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庄子集释》卷四上〈外篇·骈拇〉~37~
彼正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故合者不为骈,而枝者不为跂;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意仁义其非人情乎!彼仁人何其多忧也?唐·成玄英疏:「凫,小鸭也。鹤,鸧之类也。胫,脚也。自然之理,亭毒众形,虽复脩短不同,而形体各足称事,咸得逍遥。而惑者方欲截鹤之长续凫之短以为齐,深乖造化,违失本性,所以忧悲。」

词语解释:凫短鹤长  拼音:fú duǎn hè cháng
凫胫短鹤胫长。长短不齐。泛指馀缺不齐。 元 关汉卿 《乔牌儿》套曲:“算到天明走到黑,赤紧的是衣食。鳧短鹤长不能齐。”参见“ 鳧脛 ”。
词语解释:凫胫  拼音:fú jìng
野鸭的小腿。《庄子·骈拇》:“是故鳧脛虽短,续之则忧;鹤脛虽长,断之则悲。” 唐 刘知几 《史通·浮词》:“盖鳧脛虽短,续之则悲,史文虽约,增之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