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骨鲠


《史记》卷五十六〈陈丞相世家〉~2055~
顾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眛、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

《汉书》卷七十二〈王贡两龚鲍列传·鲍宣传〉~3087~
窃见孝成皇帝时,外亲持权,人人牵引所私以充塞朝廷,妨贤人路,浊乱天下,奢泰亡度,穷困百姓,是以日蚀且十,彗星四起。危亡之徵,陛下所亲见也,今柰何反覆剧于前乎!朝臣亡有大儒骨鲠,白首耆艾,魁垒之士。;论议通古今,喟然动众心,忧国如饥渴者,臣未见也。敦外亲小童及幸臣董贤等在公门省户下,陛下欲与此共承天地,安海内,甚难。今世俗谓不智者为能,谓智者为不能。昔尧放四罪而天下服,今除一吏而众皆惑;古刑人尚服,今赏人反惑。请寄为奸,群小日进。国家空虚,用度不足。民流亡,去城郭,盗贼并起,吏为残贼,岁增于前。


作者诗题诗句
杜甫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年未三十忠义俱,骨鲠绝代无。
蒋冽台中书怀披书唯骨鲠,循迹少闲和。
韩愈送进士刘师服东归由来骨鲠材,喜被软弱吞。
词语解释:骨鲠  拼音:gǔ gěng
亦作“ 骨骾 ”。
(1).鱼、肉等的小骨。亦专指鱼骨、鱼刺。《仪礼·公食大夫礼》“鱼七缩俎寝右” 汉 郑玄 注:“乾鱼近腴多骨鯁。” 贾公彦 疏:“ 郑 云‘乾鱼近腴多骨鯁’,故不欲以腴乡賔,取脊少骨鯁者乡賔。”
(2).骨干;骨骼。比喻诗文的主旨或风格。 晋 葛洪 《抱朴子·辞义》:“属笔之家,亦各有病……其浅者,则患乎妍而无据。证援不给,皮肤鲜泽而骨骾迥弱也。”《晋书·曹志传》:“干植不强,枝叶不茂;骨鯁不存,皮肤不充。”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观其骨鯁所树,肌肤所附,虽取鎔经旨,亦自铸伟辞。”
(3).比喻刚直。《史记·吴太伯世家》:“方今 吴 外困於 楚 ,而内空无骨鯁之臣,是无奈我何。”《南史·徐勉传》:“ 勉 虽骨鯁不及 范云 ,亦不阿意苟合。” 明 屠隆 《昙花记·奸相造谋》:“自负先朝老臣,粗立名检,强项骨骾,不肯顺从。” 郭沫若 《今昔集·钓鱼城访古(四)》:“他是我们 四川 乃至全 中国 有数的历史学专家,而且是很有骨鲠之气的一位学者。”
(4).比喻刚直的人。 唐 皇甫湜 《对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策》:“任贤而勿贰,招諫而必行;屏近习之纤佞,进周行之骨鯁,斯明目达聪之道也。”《新唐书·李栖筠李鄘传赞》:“刚者天德,故 孔子 称‘刚近仁’。骨彊四支,故君有忠臣,谓之骨骾。”
(5).指刚直之气。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然落拓之子,无骨骾而好随俗者,以通此者为亲密,距此者为不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