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管辂

相关人物管辂


《三国志》卷二十九《魏书·方技传·管辂传》
「管辂字公明,平原人也。容貌粗丑,无威仪而嗜酒,饮食言戏,不择非类,故人多爱之而不敬也。」南朝宋·裴松之注引《辂别传》曰:「辂年八九岁,便喜仰视星辰,得人辄问其名,夜不肯寐。父母常禁之,犹不可止。自言『我年虽小,然眼中喜视天文。』常云:『家鸡野鹄,犹尚知时,况于人乎?』与邻比儿共戏土壤中,辄画地作天文及日月星辰。每答言说事,语皆不常,宿学耆人不能折之,皆知其当有大异之才。及成人,果明周易,仰观、风角、占、相之道,无不精微。……于是发声徐州,号之神童。」


作者诗题诗句
杜甫上韦左相二十韵聪明过管辂,尺牍倒陈遵。
杜甫哭李尚书修文将管辂,奉使失张骞。
词语解释:管辂  拼音:guǎn lù
三国 魏 术士。字 公明 , 平原 (今 山东 平原 西南)人。应 清河 太守 华表 召为文学掾,官至少府丞。幼年好天文,及长,精通《易》与占卜。相传其自知寿不过四十七八,年四十八果卒。后人以为才高、不寿,且无贵仕的典型。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臣观 管輅 天才英伟,珪璋特秀……而官止少府,年终四十八,天之报施,何其寡与!” 唐 杨炯 《从甥梁錡墓志铭》:“孩笑之时,见者知其孝友;能言之际,听者许其聪明。审 清河 管輅 之天文,对 夏江 黄 童之日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