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圭窦


《礼记·儒行》
「筚门圭窬,蓬户瓮牖。」东汉·郑玄注:「圭窬,门旁窬也,穿墙为之,如圭矣。」

《文苑英华》卷三五一
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七契》:「筚门鸟宿,圭窦狐潜。」(据《文苑英华》卷三五一引)


作者诗题诗句
皮日休二游诗任诗此时一圭窦,不肯饶阊阖。
薛能送李倍秀才家园枣熟归圭窦,会府槐疏试射弓。
陆龟蒙丁隐君歌(并序)满城奔迸翰之闲,只把枯松塞圭窦。
陆龟蒙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之销夏湾昔予守圭窦,过于回禄囚。
词语解释:圭窦  拼音:guī dòu
(1).形状如圭的墙洞。亦借指微贱之家的门户。《左传·襄公十年》:“篳门圭竇之人,而皆陵其上,其难为上矣!” 杜预 注:“圭竇,小户,穿壁为户,上鋭下方,状如圭也。” 南朝 梁 萧统 《七契》:“蓽门鸟宿,圭竇狐潜。风来室摇,雾下窓霑。” 宋 苏辙 《喜雪呈李公择》诗:“孤村掩圭竇,深逕没芒屩。”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杜翁》:“俄见诸女入一圭竇,心识为 王氏 卖酒者之家。”
(2).借指寒微之家。《三国志·魏志·公孙渊传》“诱呼 鲜卑 ,侵扰北方” 裴松之 注引《魏书》:“臣等生於荒裔之土,出於圭竇之中。” 唐 陆龟蒙 《读〈襄阳耆旧传〉因作五百言寄皮袭美》诗:“伊余抱沉疾,顦顇守圭竇。” 明 郑若庸 《玉玦记·标题》:“阻风云,困圭竇,閒将五色胸中线,杂组悬河辩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