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国钧


《诗经·小雅·节南山》
尹氏大师,维周之氏。秉国之均,四方是维。天子是毗,俾民不迷。

《汉书》卷二十一上《律历志上》
「《诗》云:『尹氏大师,秉国之钧,四方是维,天子是毗,俾民不迷。』」唐·颜师古注:「《小雅·节南山》之诗也。言尹氏居太师之官,执持国之权量,维制四方,辅翼天子,使下无迷惑也。」


作者诗题诗句
李隆基左丞相说右丞相璟太子少傅乾曜同日上官命宴东堂赐诗由来丞相重,分掌国之钧。
白居易赠樊著作卒使不仁者,不得秉国钧。
词语解释:国钧  拼音:guó jūn
犹国柄。 晋 王羲之 《遗殷浩书》:“任国钧者引咎责躬,深自贬降,以谢百姓。” 唐 白居易 《去岁罢杭州今春领吴郡寄三相公》诗:“为问三丞相,如何秉国钧?”《旧唐书·李德裕传》:“﹝ 李德裕 ﹞以父再秉国钧,避嫌不仕臺省,累辟诸府从事。” 郑观应 《盛世危言·传教》:“夫贬异端,即所以崇政体;泯嫌疑,即所以重邦交。秉国钧者,其熟思而审处之。”参见“ 国均 ”。
词语解释:国均  拼音:guó jūn
(1).国家政务的权柄。均,同“ 钧 ”,制陶器模子下面的圆盘,引申为权柄。《诗·小雅·节南山》:“ 尹氏 大师,维 周 之氐,秉国之均,四方是维,天子是毗,俾民不迷。” 毛 传:“均,平。” 陈奂 传疏:“均,《汉书·律历志》《诗》作‘钧’。均、钧同。”《北史·隋纪下·炀帝》:“强臣豪族,咸执国均,朋党比周,以之成俗。” 唐 任希古 《和左仆射燕公春日端居述怀》:“礼闈通政本,文昌总国均。”
(2).国家重臣。 南朝 梁 任昉 《出郡传舍哭范仆射》诗:“已矣余何叹,輟春哀国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