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旱魃


《山海经·大荒北经》
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

《神异经·南荒经》
南方有人,长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顶上,走行如风,名曰魃,所之国大旱,一名格子,善行市朝。众中遇之者,投著厕中乃死,旱灾消。诗曰:「旱魃为虐。」或曰:「生捕得杀之,祸去福来。」


作者诗题诗句
杜甫七月三日亭午已后较热退晚加小凉稳睡有诗因论壮年乐事戏呈元二十一曹长退藏恨雨师,健步闻旱魃。
袁郊楚甸尝闻旱魃侵,从龙应合解为霖。
词语解释:旱魃  拼音:hàn bá
传说中引起旱灾的怪物。《诗·大雅·云汉》:“旱魃为虐,如惔如焚。” 孔颖达 疏:“《神异经》曰:‘南方有人,长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顶上,走行如风,名曰魃,所见之国大旱,赤地千里,一名旱母。’” 唐 杜甫 《七月三日》诗:“退藏恨雨师,健步闻旱魃。” 石灵 《捕蝗者》:“本来大家商议要刨旱魃,后来 袁大爹 着人来叫抬龙王,不要刨旱魃,才改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