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熊轩  拼音:xióng xuān
熊车。 唐  刘祎之 《酬郑沁州》诗:“ 麒阁 一代良,熊轩千里躅。” 唐  杜牧 《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曾经触蠆尾,犹得凭熊轩。”参见“ 熊车 ”。
词语解释:熊车  拼音:xióng chē
有伏熊形横轼的车。 汉 时为公,列侯所用。 南朝  梁元帝 《玄览赋》:“应鸣鞞於龙角,覆缇幕於熊车。”后亦用以指代地方官。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湖赏》:“ 子瞻 既已深居鵷禁,因何反謫熊车?”词语解释:熊轼  拼音:xióng shì
(1).伏熊形的车前横木。因以指代有熊轼的车。古时为显宦所乘。 南朝  陈  徐陵 《司空章昭达墓志》:“前軨熊軾,后乘龙轜。” 唐  许浑 《酬邢杜二员外》诗:“熊軾并驱因雀噪,隼旟齐驻是鸿冥。” 明  申时行 《题〈清秋出塞图〉诗》:“帝授节鉞临 玄菟 ,高凭熊軾佩虎符。”
(2).借指太守。 唐  钱起 《江宁春夜裴使君席送萧员外》诗:“主人熊軾任,归客雉门车。”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诗案》:“夺却鸞堤史职,謫为熊軾守臣。”词语解释:画熊  拼音:huà xióng
《后汉书·舆服志上》:“诸车之文……公、列侯,倚鹿伏熊,黑轓,朱班轮,鹿文飞軨,九斿降龙。” 汉 制,公与列侯之车轼画熊为饰,后因以“画熊”为咏公卿及地方长官之典。 唐  王维 《河南严尹弟见宿弊庐访别人赋十韵》:“冠上方簪豸,车边已画熊。” 赵殿成 笺注:“ 刘昭 《后汉书·舆服志》註:‘《古今註》曰: 武帝  天汉 四年,令诸侯王大国朱轮,特虎居前,左兕右麋。小国朱轮,画特熊居前,寝麋居左右,卿车者也。’” 唐  杜甫 《奉送蜀州柏二别驾将中丞命赴江陵起居卫尚书太夫人》诗:“中丞问俗画熊频,爱弟传书彩鷁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