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柏台 

同源典故御史府中乌 御史乌 宪乌 朝夕乌 柏林 柏乌 柏署 柏台 栖乌还得府 乌府 乌府客 乌台 台柏 台乌


《汉书》卷八十三〈薛宣朱博传·朱博〉~3405~
是时御史府吏舍百余区井水皆竭;又其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晨去暮来,号曰「朝夕乌」,乌去不来者数月,长老异之。后二岁余,朱博为大司空,奏言「帝王之道不必相袭,各繇时务。高皇帝以圣德受命,建立鸿业,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历载二百年,天下安宁。


典故简释
乌府客喻指御史。唐武元衡《酬元十二》:“偶寻乌府客,同醉习家池。”

作者诗题诗句
丁仙芝戏赠姚侍御繁霜晓幕鸣柏乌,待子兽炭然金炉。
刘商送林侍御东阳秩满赴上都几年乌府内,何处逐凫归。
刘商送杨闲侍御拜命赴上都骢马朝天疾,台乌向日飞。
刘长卿落第赠杨侍御兼拜员外仍充安大夫判官赴范阳肃穆乌台上,雍容粉署中。
包何和苗员外寓直中书贞为台里柏,芳作省中兰。
姚合和门下李相钱西蜀相公乌台情已洽,凤阁分弥浓。
姚合洛下夜会寄贾岛乌府偶为吏,沧江长在心。
孟浩然闻裴侍御朏自襄州司户除豫州司户因以投寄故人荆府掾,尚有柏台威。
孟浩然陪李侍御访聪上人禅居欣逢柏台友,共谒聪公禅。
岑参西亭送蒋侍御还京为报乌台客,须怜白发催。
岑参送裴侍御赴岁入京台寒柏树绿,江暖柳条黄。
崔元范李尚书命妓歌钱有作奉酬独向柏台为老吏,可怜林木响余声。
崔道融寄李左司柏台兰省共清风,鸣玉朝联夜被同。
张九龄酬赵二侍御使西军赠两省旧僚之作气清蒲海曲,声满柏台中。
张说奉和圣制送宇文融安辑户口应制柏台简行李,兰殿锡朝衣。
李德裕雨中自秘书省访王三侍御知早入朝便入集贤侍御任集贤校书及升柏台又与秘阁相对同院张学士亦余特厚故以诗赠之应令柏台长对户,别来相望独寥寥。
李群玉长沙陪裴大夫夜宴冷冷玉漏初三滴,金觞已半酡。共向柏台窥雅量,澄波万顷见天和。
李频送许浑侍御赴润州祖席离乌府,归帆转蜃楼。
杜甫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群乌自朝夕,白马休横行。
杜甫哭长孙侍御(一作杜诵诗以下四首。他集互见。)唯余旧台柏,萧瑟九原中。
杜甫夏日杨长宁宅送崔侍御常正字入京乌台俯麟阁,长夏白头吟。
林宽寄省中知己门掩清曹晚,静将乌府邻。
权德舆送黔中裴中丞阁老赴任宴语暌兰室,辉荣亚柏台。
武元衡台中题壁柏台年未老,蓬鬓忽苍苍。
武元衡酬元十二偶寻乌府客,同醉习家池。
无可冬夜姚侍御宅送李廓少府独吟多暇日,应寄柏台书。
王昌龄宿灞上寄侍御玙第茅山就一徵,柏署起三载。
王起和李校书雨中自秘省见访知早入朝便入集贤不遇诗忆昨谬官在乌府,喜君对门讨鱼鲁。
皎然同卢使君幼平郊外送阎侍御归台柏台今上客,竹使旧朝班。
皎然因游支硎寺寄邢端公仁为桂江雨,威是柏台霜。
皎然送路少府使京兼觐侍御兄伫瞻双阙凤,思见柏台乌。
皎然酬崔侍御见赠五湖游不厌,柏署迹如遗。
卢溵和李尚书命妓钱崔侍御乌台上客紫髯公,共捧天书静境中。
窦巩江陵遇元九李六二侍御纪事书情呈十二韵肯滞荆州掾,犹香柏署衣。
羊士谔和窦吏部雪中寓直谁问乌台客,家山忆桂丛。
苑咸送大理正摄御史判凉州别驾垂银棘庭印,持斧柏台纲。
苏味道使岭南闻崔马二御史并拜台郎故林怀柏悦,新幄阻兰薰。
钱起清泥驿迎献王侍御鹪鹩无羽翼,愿假宪乌翔。
陶雍和兵部侍郎省中四松诗岂羡兰依省,犹嫌柏占台。
韦庄和集贤侯学士分司丁侍御秋日雨霁之作席上客知蓬岛路,坐中寒有柏台霜。
高适东平旅游奉赠薛太守二十四韵鹓鸾粉署起,鹰隼柏台秋。
齐己闻王员外新恩有寄青袍早许淹花幕,霜简方闻谢柏台。
词语解释:宪乌  拼音:xiàn wū
御史台的别称。因御史台又称乌台、宪台,故以“宪乌”称之。《西游记》第六四回:“ 孤直公 亦顶针道:‘夫因侧叶称梁栋,臺为横柯作宪乌。’”参见“ 宪臺 ”、“ 乌臺 ”。
词语解释:朝夕乌  拼音:zhāo xī wū
朝去暮归的乌鸦。《汉书·朱博传》:“是时御史府吏舍百餘区井水皆竭;又其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晨去暮来,号曰‘朝夕乌’。”一说,“乌”为“鸟”之误。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汉书》御史府中列柏树,常有野鸟数千栖宿其上,晨去暮来,号‘朝夕鸟’。而文士往往误作乌鳶用之。”
词语解释:柏台  拼音:bǎi tái
(1).御史台的别称。 汉 御史府中列植柏树,常有野鸟数千栖其上。事见《汉书·朱博传》。后因以柏台称御史台。 清 时亦称按察使(臬台)为柏台。 唐 宋之问 《和姚给事寓直之作》:“柏臺迁鸟茂,兰署得人芳。” 宋 陆游 《贺蒋尚书出知婺州启》:“未移桑荫之淹,入总柏臺之峻。” 清 赵翼 《芷塘南回谒我于扬州喜赠》诗:“改官柏臺笔如帚,白简威声震朝右。”参阅 元 黄溍 《日损斋笔记·杂辨》
(2). 柏梁台 的省称。 南朝 梁 江淹 《奏记南徐州新安王》:“ 齐 石即抚,无待 巴 人之唱; 柏臺 已构,寧俟不才之。” 唐 李峤 《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今日联章处,犹疑上 柏臺 。”
词语解释:柏林  拼音:bó lín
德国中东部、施普雷河注入韦尔河口处的城市,重要国际交通枢纽之一;面积833平方公里,人口343.3万(1990)
词语解释:柏乌  拼音:bǎi wū
栖宿于柏树上的乌鸦。 唐 丁仙芝 《戏赠姚侍御》诗:“繁霜晓幕鸣柏乌,待子兽炭然金炉。”参见“ 柏臺 ”。
词语解释:柏台  拼音:bǎi tái
(1).御史台的别称。 汉 御史府中列植柏树,常有野鸟数千栖其上。事见《汉书·朱博传》。后因以柏台称御史台。 清 时亦称按察使(臬台)为柏台。 唐 宋之问 《和姚给事寓直之作》:“柏臺迁鸟茂,兰署得人芳。” 宋 陆游 《贺蒋尚书出知婺州启》:“未移桑荫之淹,入总柏臺之峻。” 清 赵翼 《芷塘南回谒我于扬州喜赠》诗:“改官柏臺笔如帚,白简威声震朝右。”参阅 元 黄溍 《日损斋笔记·杂辨》
(2). 柏梁台 的省称。 南朝 梁 江淹 《奏记南徐州新安王》:“ 齐 石即抚,无待 巴 人之唱; 柏臺 已构,寧俟不才之。” 唐 李峤 《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今日联章处,犹疑上 柏臺 。”
词语解释:柏署  拼音:bǎi shǔ
御史官署的别称。 唐 王昌龄 《宿灞上寄侍御璵弟》诗:“ 茅山 就一徵,柏署起三载。” 唐 钱起 《送河南陆少府》诗:“朝夕詔书还柏署,行看飞隼集高枝。”参见“ 柏臺 ”。
词语解释:柏台  拼音:bǎi tái
(1).御史台的别称。 汉 御史府中列植柏树,常有野鸟数千栖其上。事见《汉书·朱博传》。后因以柏台称御史台。 清 时亦称按察使(臬台)为柏台。 唐 宋之问 《和姚给事寓直之作》:“柏臺迁鸟茂,兰署得人芳。” 宋 陆游 《贺蒋尚书出知婺州启》:“未移桑荫之淹,入总柏臺之峻。” 清 赵翼 《芷塘南回谒我于扬州喜赠》诗:“改官柏臺笔如帚,白简威声震朝右。”参阅 元 黄溍 《日损斋笔记·杂辨》
(2). 柏梁台 的省称。 南朝 梁 江淹 《奏记南徐州新安王》:“ 齐 石即抚,无待 巴 人之唱; 柏臺 已构,寧俟不才之。” 唐 李峤 《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今日联章处,犹疑上 柏臺 。”
词语解释:柏台  拼音:bǎi tái
(1).御史台的别称。 汉 御史府中列植柏树,常有野鸟数千栖其上。事见《汉书·朱博传》。后因以柏台称御史台。 清 时亦称按察使(臬台)为柏台。 唐 宋之问 《和姚给事寓直之作》:“柏臺迁鸟茂,兰署得人芳。” 宋 陆游 《贺蒋尚书出知婺州启》:“未移桑荫之淹,入总柏臺之峻。” 清 赵翼 《芷塘南回谒我于扬州喜赠》诗:“改官柏臺笔如帚,白简威声震朝右。”参阅 元 黄溍 《日损斋笔记·杂辨》
(2). 柏梁台 的省称。 南朝 梁 江淹 《奏记南徐州新安王》:“ 齐 石即抚,无待 巴 人之唱; 柏臺 已构,寧俟不才之。” 唐 李峤 《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今日联章处,犹疑上 柏臺 。”
词语解释:乌府  拼音:wū fǔ
《汉书·朱博传》:“是时御史府吏舍百餘区,井水皆竭;又其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晨去暮来,号曰‘朝夕乌’。”后因称御史府为“乌府”。 唐 林宽 《寄省中知己》诗:“门掩清曹晚,静将乌府邻。” 宋 苏轼 《钱安道席上令歌者道服》诗:“乌府先生铁作肝,霜风捲地不知寒。” 清 顾炎武 《哭李侍御灌溪先生模》诗:“落照辞乌府,秋风散赤墀。”
词语解释:乌台  拼音:wū tái
指御史台。 唐 姚合 《和门下李相饯西蜀相公》:“乌臺情已洽,凤阁分弥浓。” 金 郭宣道 《送同舍张耀卿补掾中台》诗:“关心 雁塔 功名晚,试手乌臺岁月忙。”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八八:“怪道乌臺牙放早,几人怒马出 长安 。”参见“ 乌府 ”。
词语解释:乌府  拼音:wū fǔ
《汉书·朱博传》:“是时御史府吏舍百餘区,井水皆竭;又其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晨去暮来,号曰‘朝夕乌’。”后因称御史府为“乌府”。 唐 林宽 《寄省中知己》诗:“门掩清曹晚,静将乌府邻。” 宋 苏轼 《钱安道席上令歌者道服》诗:“乌府先生铁作肝,霜风捲地不知寒。” 清 顾炎武 《哭李侍御灌溪先生模》诗:“落照辞乌府,秋风散赤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