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黄绶


《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上》
凡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银印青绶,光禄大夫无。秩比六百石以上,皆铜印黑绶,大夫、博士、御史、谒者、郎无。其仆射、御史治书尚符玺者,有印绶。比二百石以上,皆铜印黄绶。


作者诗题诗句
严维送舍弟早称眉最白,何事绶仍黄。
权德舆送三十叔赴任晋陵黄绶轻装去,青门芳草深。
独孤及送何员外使湖南夙昔皆黄绶,差池复琐闱。
皇甫冉送从弟豫贬远州名嗟黄绶系,才是白眉良。
卢纶寄郑七纲他日吴公如记问,愿将黄绶比青毡。
耿湋得替后书怀上第五相公黄绶名空罢,青春鬓又衰。
邹象先寄萧颖士补正字尔时黄绶屈,别后青云致。
钱起李四劝为尉氏尉李七勉为开封尉黄绶俄三载,青云未九迁。
钱起清泥驿迎献王侍御仰视骢花白,多惭绶色黄。
钱起登玉山诸峰偶至悟真寺紫芝每相引,黄绶不能绁。
钱起送修武元少府自今黄绶采兰时,不厌丹墀芳草色。
钱起送孙十尉温县不惜芸香染黄绶,惟怜鸿羽下青霄。
钱起送毕侍御谪居自怜黄绶老婴身,妻子朝来劝隐沦。
钱起送兴平王少府游梁黄绶罢来多远客,青山何处不愁人。
钱起题玉山村叟屋壁却思黄绶事,辜负紫芝心。
陈子昂同宋参军之问梦赵六赠卢陈二子之作奈何苍生望,卒为黄绶欺。
词语解释:黄绶  拼音:huáng shòu
(1).古代官员系官印的黄色丝带。《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比二百石以上,皆铜印黄綬。” 唐 刘长卿 《送从弟贬袁州》诗:“名羞黄綬繫,身是白眉郎。”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印章制度》:“ 建武 元年,詔诸侯王金印綟綬,公侯金印紫綬,中二千石以上银印青綬,千石至四百石以下铜印黑綬及黄綬。”
(2).借指官吏或官位。 唐 陈子昂 《同宋参军之问梦赵六赠卢陈二子之作》诗:“奈何苍生望,卒为黄綬欺。”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李颀》:“惜其伟才,只到黄綬,故其论家,往往高於众作。” 明 徐渭 《龛山凯歌》之二:“县尉卑官禄米微,教辞黄綬着戎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