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刘蹶嬴颠 火轮


《全唐诗》卷三百三十八〈桃源图〉
神仙有无何渺茫,桃源之说诚荒唐。流水盘回山百转,生绡数幅垂中堂。武陵太守好事者,题封远寄南宫下。南宫先生忻得之,波涛入笔驱文辞。文工画妙各臻极,异境恍惚移于斯。架岩凿谷开宫室,接屋连墙千万日。嬴颠刘蹶了不闻,地坼天分非所恤。种桃处处惟开花,川原近远蒸红霞【川原近远烝红霞】。初来犹自念乡邑,岁久此地还成家。渔舟之子来何所,物色相猜更问语。大蛇中断丧前王,群马南渡开新主。听终辞绝共凄然,自说经今六百年。当时万事皆眼见,不知几许犹流传。争持酒食来相馈,礼数不同樽俎异。月明伴宿玉堂空,骨冷魂清无梦寐。夜半金鸡啁哳鸣,火轮飞出客心惊。人间有累不可住,依然离别难为情。船开棹进一回顾,万里苍苍烟水暮。世俗宁知伪与真,至今传者武陵人。

词语解释:火轮  拼音:huǒ lún
(1).指太阳。 唐 韩愈 《桃源图》诗:“夜半金鸡啁哳鸣,火轮飞出客心惊。” 宋 杨万里 《三辰砚屏歌》:“君不见八月十五夜向晨,东方亭亭升火轮。” 清 黄景仁 《苦暑行》:“火轮杲杲悬中天,下鑠大地生青烟。”
(2).神话传说中形似车轮的团火。亦指燃烧着火的轮子。 元 无名氏 《锁魔镜》第三折:“火轮起金蛇乱走,鞭梢动骤损驊騮。”《四游记·秦王请祷玄女》:“喷一口法水,化成火轮火箭。”
(3).汽轮的旧称。 茅盾 《子夜》一:“过了北河南路口上海总商会以西的一段,俗名唤作‘铁马路’,是行驶内河的小火轮的汇集处。” 张天翼 《欢迎会》:“﹝女师校长﹞派全校的童子军去放步哨:打小火轮码头起,一直到男子师范校门口。”
(4).即火车。《中国歌谣资料·铁路造到苏州城》:“铁路造好能通商……坐火轮一刻到 上海 。”参见“ 火车 ”。
词语解释:火车  拼音:huǒ chē
(1).古代有火攻装备的战车。《南齐书·高帝纪上》:“俄顷,贼马步奄至,又推火车数道,攻战相持移日。”《旧唐书·马燧传》:“ 燧 乃令推火车以焚其栅。” 明 刘若愚 《酌中志·逆贤羽翼纪略》:“ 谦 任监督时,所造火车銃礮不如法。”
(2).佛教语。运载罪人入地狱的能发烈火的车。车上有鬼卒押解罪人。《法苑珠林》卷四九:“欲因礼佛以中伤佛,欲去未到於 王舍 ,城中地自然破裂,火车来迎,生入地狱。”后用为典故,泛指神话中能发火的车。《四游记·众臣表奏捉华光》:“他不晓我这车是个火车,待他坐上,我便唸出咒来,火光大发,即将 华光 烧死。”
(3).一种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因铁路上最初使用蒸汽机车,以火力(指煤燃烧时的热能)产生牵引动力,故名。《官场现形记》第四六回:“为甚么不坐火车到 天津 ,再换轮船到 上海 ,岂不快些?” 刘半农 《扬鞭集·晓》:“火车--永远是这么快--向前飞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