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班女 

同源典故婕妤 班姬

相关人物班倢妤


《汉书》卷九十七下《外戚传下·孝成班婕妤传》
孝成班倢妤,帝初即位选入后宫。始为少使,俄而大幸,为倢妤,居增成舍,……鸿嘉三年,赵飞燕谮告许皇后、班倢妤挟媚道,祝诅后宫,詈及主上。许皇后坐废。……赵氏姊弟骄妒,倢妤恐久见危,求共养太后长信宫,上许焉。


作者诗题诗句
刘驾皎皎词班姬入后宫,飞燕舞东风。青娥中夜起,长叹月明里。
崔颢七夕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李廷璧愁诗潘岳愁丝生鬓里,婕妤悲色上眉头。
沈佺期凤箫曲飞燕侍寝昭阳殿,班姬饮恨长信宫。
王湮后庭怨甄妃为妒出层宫,班女因猜下长信。
王维早朝方朔金门侍,班姬玉辇迎。
窦常过宋氏五女旧居谢庭风韵婕妤才,天纵斯文去不回。
邵谒汉宫井辘轳声绝离宫静,班姬几度照金井。
陆龟蒙秋热总如南国候,无复婕妤悲。
齐己病起见秋扇念予当咽绝,得尔致清凉。不同婕妤咏,托意怨君王。
词语解释:婕妤  拼音:jié yú
(1).宫中女官名。 汉武帝 时始置,位视上卿,秩比列侯。自 魏 晋 至 明 多沿设。《史记·外戚世家》:“ 武帝 时,幸夫人 尹婕妤 。”《旧唐书·徐坚传》:“ 坚 长姑为 太宗 充容,次姑为 高宗 婕妤,并有文藻。” 明 沉鲸 《双珠记·遗珠入宫》:“善仪形妃嬪规模,美才藻婕妤纲领。”
(2).特指 西汉 女文学家 班婕妤 。 南朝 梁 元帝 《班婕妤》诗:“ 婕妤 初选入,含媚向罗幃。何言 飞燕 宠,青苔生玉墀。” 五代 齐己 《荆州新秋病起杂题》诗之六:“不同 婕妤 咏,託意怨君王。” 明 徐渭 《芭蕉花》诗:“寄书 苏蕙 老,挟扇 婕妤 孱。” 清 赵翼 《啖荔戏书》诗:“ 赵 家姊妹将入宫, 婕妤 早避 长门 宿。”参见“ 婕妤怨 ”。
词语解释:婕妤怨  拼音:jié yú yuàn
乐府 楚 调曲名。《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八·班婕妤》 宋 郭茂倩 题解:“一曰《婕妤怨》……《乐府解题》曰:‘《婕妤怨》者,为 汉成帝 班婕妤 作也。 婕妤 , 徐令彪 之姑, 况 之女。美而能文,初为 帝 ( 成帝 )所宠爱。后幸 赵飞燕 姊弟,冠於后宫; 婕妤 自知见薄,乃退居东宫,作赋及《紈扇诗》以自伤悼。后人伤之而为《婕妤怨》也。’”又因 班婕妤 失宠后,奉养太后於 长信宫 ,故 唐 人乐府又名《长信怨》。参阅《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
词语解释:班女  拼音:bān nǚ
(1).指 汉 班倢伃 。 唐 元稹 《苦乐相倚曲》:“ 汉成 眼瞥 飞燕 时,可怜 班女 恩已衰。” 唐 鲍溶 《辞辇行》:“青娥三千奉一人, 班女 不以色事君。”参见“ 班姬 ”。
(2).指 汉 班昭 , 班固 之妹,博学高才。 固 著《汉书》未竟, 昭 续成之。入宫为皇后、诸贵人师,著《女诫》等。 唐 元稹 《郑氏封才人》:“ 郑氏 山东 令族,海内良家,每师 班女 之文,尝慕 樊姬 之德。”
词语解释:班姬  拼音:bān jī
(1).指 西汉 女文学家 班倢伃 。名不详。 成帝 时被选入宫,立为倢伃。后为 赵飞燕 所谮,退处东宫,作赋自伤。 成帝 去世后,充奉园陵。 南朝 陈 徐陵 《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 洛川 神女,尚復不惑 东阿 ;世上 班姬 ,何关君事。” 唐 刘驾 《皎皎词》:“ 班姬 入后宫, 飞燕 舞东风。” 明 高启 《秋风引》:“入 班姬 之永巷,过 襄王 之高臺。” 清 朱受新 《流萤词》:“莫入 班姬 金阁里,恐随团扇落秋风。”
(2).指 班昭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 班姬 《女戒》,足称母师也。” 唐 张说 《唐西台刺史徐府君碑》:“ 班姬 父兄,文雄 汉 室; 左思 女弟,词蔚 晋 宫。” 清 秋瑾 《赠女弟子徐小淑和韵》:“丽句天生 谢道韞 ,史才入目 汉 班姬 。”
词语解释:班姬  拼音:bān jī
(1).指 西汉 女文学家 班倢伃 。名不详。 成帝 时被选入宫,立为倢伃。后为 赵飞燕 所谮,退处东宫,作赋自伤。 成帝 去世后,充奉园陵。 南朝 陈 徐陵 《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 洛川 神女,尚復不惑 东阿 ;世上 班姬 ,何关君事。” 唐 刘驾 《皎皎词》:“ 班姬 入后宫, 飞燕 舞东风。” 明 高启 《秋风引》:“入 班姬 之永巷,过 襄王 之高臺。” 清 朱受新 《流萤词》:“莫入 班姬 金阁里,恐随团扇落秋风。”
(2).指 班昭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 班姬 《女戒》,足称母师也。” 唐 张说 《唐西台刺史徐府君碑》:“ 班姬 父兄,文雄 汉 室; 左思 女弟,词蔚 晋 宫。” 清 秋瑾 《赠女弟子徐小淑和韵》:“丽句天生 谢道韞 ,史才入目 汉 班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