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三窟 

同源典故兔三窟 兔藏三窟 失三窟 夷甫三窟 营三窟 狡兔三穴 狡兔三窟 狡兔汁 狡兔窟 狡兔迷窟 谋三窟

相关人物田文(孟尝君) 冯谖(冯欢)


《战国策》卷十一〈齐四·齐人有冯谖者〉~399~
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于梁,谓惠王曰:「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谢孟尝君曰:「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寡人不足为也。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冯谖诫孟尝君曰:「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庙成,还报孟尝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

《晋书》卷四十三〈王戎列传·王衍〉
衍虽居宰辅之重,不以经国为念,而思自全之计。说东海王越曰:「中国已乱,当赖方伯,宜得文武兼资以任之。」乃以弟澄为荆州,族弟敦为青州。因谓澄、敦曰:「荆州有江汉之固,青州有负海之险,卿二人在外,而吾留此,足以为三窟矣。」识者鄙之。


典故简释
兔藏三窟喻指谋求避祸之道。唐杜甫《见王监兵马使说近山有白黑二鹰赋诗二首》之一:“鹏碍九天须却避,兔藏三窟莫深忧。”

作者诗题诗句
唐彦谦梅亭世事徒三窟,儿曹且一经。
李白送薛九被谗去鲁孟尝习狡兔,三窟赖冯谖。
杜甫见王监兵马使说近山有白黑二鹰罗者久取竟未能得王以为毛骨有异他鹰恐腊后春生骞飞避暖劲翮思秋之甚眇不可见请余赋诗鹏碍九天须却避,兔藏三穴莫深忧。
罗隐贵池晓望计疏狡兔无三窟,羁甚宾鸿欲一生。
苏颋御箭连中双兔狡兔初迷窟,纤骊讵著鞭。
鲍溶蔡平喜遇河阳马判官话别看寻狡兔翻三窟,见射妖星落九天。
词语解释:三窟  拼音:sān kū
三个洞穴。《战国策·齐策四》:“ 冯諼 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復凿二窟。’”后以喻多种图安避祸的方法。 三国 魏 吴质 《答东阿王书》:“深蒙 薛公 折节之礼,而无 冯諼 三窟之效。” 宋 苏轼 《再用前韵寄莘老》:“君不见 夷甫 开三窟,不如 长康 号痴絶。” 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但他得救之后,无非以为占了便宜,何尝改悔;并且因为是早已营就三窟,又善于钻谋的,所以不多时,也就依然声势赫奕,作恶又如先前一样。”
词语解释:兔三窟  拼音:tù sān kū
“狡兔三窟”之省。比喻藏身的地方多,易于避祸。 宋 苏轼 《过岭》诗之一:“平生不作兔三窟,今古何殊貉一丘。”
词语解释:狡兔三穴  拼音:jiǎo tù sān xué
见“ 狡兔三窟 ”。
词语解释:狡兔三窟  拼音:jiǎo tù sān kū
《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復凿二窟。”后以“狡兔三窟”喻藏身处多,便于避祸。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邵九娘》:“汝狡兔三窟,何归为?” 续范亭 《寄山西土皇帝阎锡山的一封五千言书》:“至于‘狡兔三窟’的政策,那是你自己‘唯中论’‘唯我论’哲学的传统。”亦作“ 狡兔三穴 ”。《宋史·河渠志三》:“乃是狡兔三穴,自为潜身之计。”
词语解释:狡兔三窟  拼音:jiǎo tù sān kū
《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復凿二窟。”后以“狡兔三窟”喻藏身处多,便于避祸。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邵九娘》:“汝狡兔三窟,何归为?” 续范亭 《寄山西土皇帝阎锡山的一封五千言书》:“至于‘狡兔三窟’的政策,那是你自己‘唯中论’‘唯我论’哲学的传统。”亦作“ 狡兔三穴 ”。《宋史·河渠志三》:“乃是狡兔三穴,自为潜身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