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典故、词汇
词牌
韵典(诗韵全璧)
词林正韵
简繁体互转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用典分析
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1024个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检
按人物分检
典故
九原可作
九原起
相关人物
叔向 赵文子(赵武)
《国语》卷十四〈晋语八·赵文子称贤随武子〉~47~
赵文子与叔向游于九原,曰:「死者若可作也,吾谁与归?」叔向曰:「其阳子乎!」
典故
简释
九原可作
喻死者再生。唐杜牧《长安杂题长句六首》之四:“九原可作吾谁与,师友琅玡邴曼容。”
作者
诗题
诗句
杜牧
长安杂题长句六首
九原可作吾谁与,师友琅玡邴曼容。
罗隐
箧中得故王郎中书
九原自此无因见,反复遗踪泪万行。
罗隐
咏史
九原郝泚何由起,虚误西蕃八尺金。
词语解释:九原可作 拼音:jiǔ yuán kě zuò
《国语·晋语八》
:“ 赵文子 与 叔向 游於 九原 曰:‘死者若可作也,吾谁与归?’”后谓设想已死的人再生为“九原可作”。 唐 杨炯
《益州新都县学碑》
:“若使九原可作,大君得廊庙之才。” 唐 杜牧
《长安杂题长句》
之四:“九原可作吾谁与,师友 琅琊 邴曼容 。” 清 钱谦益
《父友竹赠徵仕郎兵科给事中》
:“九原可作,斯无愧於典型。”参见“ 九原 ”。参阅
《礼记·檀弓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