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四愁 

同源典故七字当琼浆 吟青案 四愁人 四愁诗 报君无玉案 报珠 平子四愁 平子诗 平子赋愁 张衡四愁 张衡四愁诗 张衡愁 愁心系平子 明珠青玉 每人错刀投 珠玑兼绣段 绣段诒 貂襜褕 遗四愁 酬锦绣 金刀绣段 金错赠 锦绣段 锦绣赠 错刀赠 青玉案

相关人物张衡


《昭明文选》卷二十九〈诗己·杂诗上·四愁诗四首〉~356~
序:「张衡不乐久处机密,阳嘉中,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法度,又多豪右并兼之家。衡下车,治威严,能内察属县,奸滑行巧劫,皆密知名,下吏收捕,尽服摛。诸豪侠游客,悉惶惧逃出境。郡中大治,争讼息,狱无系囚。时天下渐毙,郁郁不得志,为四愁诗。屈原以美人为君子,以珍宝为仁义,以水深雪雰为小人。思以道术相报,贻于时君,而惧谗邪不得以通。其辞曰:一思曰: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二思曰: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之湘水深。侧身南望涕沾襟。美人赠我金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路远莫致倚惆怅,何为怀忧心烦伤?三思曰:我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阪长。侧身西望涕沾裳。美人赠我貂襜褕,何以报之明月珠?路远莫致倚踟躅,何为怀忧心烦纡?四思曰。我所思兮在雁门。欲往从之雪雰雰。侧身北望涕沾巾。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路远莫致倚增叹。何为怀忧心烦惋。」


典故简释
四愁咏愁思。唐孟郊《百忧》:“智士日千虑,愚夫唯四愁。”

作者诗题诗句
刘复出三城留别幕中三判官愧无青玉案,缄佩永不泯。
刘禹锡答柳子厚年方伯玉早,恨比四愁多。
吴融离霅溪感事献郑员外云沉鸟去回头否,平子才多好赋愁。
孟郊百忧智士日千虑,愚夫唯四愁。
崔峒虔州见郑表新诗因以寄赠平子四愁今莫比,休文八咏自同时。
李商隐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张衡愁浩浩,沈约瘦愔愔。
李商隐韩同年新居饯韩西迎家室戏赠南朝禁脔无人近,瘦尽琼枝咏四愁。
李嘉祐暮秋迁客增思寄京华宋玉怨三秋,张衡复四愁。
李白张相公出镇荆州寻除太子詹事余时流夜郎行至江夏与张公去千里公因太府丞王昔使车寄罗衣二事及五月五日赠余诗余答以此诗张衡殊不乐,应有四愁诗。
李益宿冯翊夜雨赠主人赖君时一笑,方能解四愁。
李群玉洞庭驿楼雪夜宴集奉赠前湘州张员外(第十二句下缺八字)路指云汉津,谁能吟四愁。
杜甫又示宗武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
杜甫寄韦有夏郎中饮子频通汗,怀君想报珠。
独孤及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一作亭)重阳宴集作骋望傲千古,当歌遗四愁。
王维赋得秋日悬清光宋玉登高怨,张衡望远愁。
王铎和于兴宗登越王楼诗恨无青玉案,何以报高情。
皇甫冉刘方平西斋对雪自然堪访戴,无复四愁诗。
皎然送李季良北归北望雁门雪,空吟平子诗。
窦庠冬夜寓怀寄王翰林一作翰林王补阙满地霜芜叶下枝,几回吟断四愁诗。
章孝标次韵和光禄钱卿二首方嗟三覆役,又喜四愁来。
护国别盛安欲除豺虎论三略,莫对云山咏四愁。
韦承庆凌朝浮江旅思(一作马周诗)羁望伤千里,长歌遣四愁。
高骈途次内黄马病寄僧舍呈诸友人官闲马病客深秋,肯学张衡咏四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