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乘杯  拼音:chéng bēi
谓乘坐木杯渡水。 南朝  梁  惠皎 《高僧传·神异下·杯度》:“ 杯度 者,不知姓名。常乘木杯度水,因而为目。”后泛指乘船。 唐  杨炯 《送并州旻上人》诗序:“水上乘杯,更似神仙之别。” 唐  李白 《赠僧崖公》诗:“何日更携手,乘杯向 蓬  瀛 ?” 清  赵翼 《题王摩诘渡水罗汉图》诗:“乘杯过河驶往还,踏芦渡江狎澔涆。”词语解释:杯渡  拼音:bēi dù
晋  宋 时僧人,不知姓名。传说其常乘木杯渡水,故以 杯渡 为名。事见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神异下·杯渡》。后因以称僧人出行。 唐  杜甫 《题玄武禅师屋壁》诗:“锡飞常近鹤,杯渡不惊鸥。” 明  黄淳耀 《李龙眠画罗汉记》:“后世所谓高僧,犹云锡飞杯渡,而为渡江艰辛乃尔,殊可怪也。”词语解释:浮杯  拼音:fú bēi
(1).古代每逢三月上旬的巳日集会水渠旁,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飘浮,停在谁的面前,谁即取饮,叫做“浮杯”,也叫“流觴”。 唐  孟浩然 《上巳日涧南园期王山人陈七诸公不至》诗:“上巳期三月,浮杯兴十旬。” 五代  齐己 《答无愿上人书》诗:“必有南游山水兴, 汉江 平稳好浮杯。”
(2).罚饮满杯酒;满饮。《文选·潘岳〈闲居赋〉》:“浮杯乐饮,丝竹駢罗。” 李善 注:“《説苑》曰:‘ 公承不仁 举大白浮君。’《广雅》曰:‘浮,罚也。’” 唐  恒超 《辞郡守李公恩命》诗:“虚著褐衣老,浮杯道不成。” 宋  王禹偁 《寄赞宁上人》诗:“若念重瞳欲相见,未妨西上一浮杯。”词语解释:渡杯  拼音:dù bēi
释 杯渡 (亦作 杯度 ), 晋  宋 时僧人,不知姓名。相传其常乘一木杯渡河,因号曰 杯渡 。见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神异·杯渡》。后以“渡杯”泛指僧人云游所携之物。 唐  苏味道 《和武三思于天中寺寻复礼上人之作》:“企躅瞻飞盖,攀游想渡杯。” 唐  刘长卿 《自道林寺西入石路至麓山寺过法崇禅师故居》诗:“惆悵 湘江 水,何人更渡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