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三姝媚 调见《梅溪集》。

三姝媚 双调九十九字,前段十一句五仄韵,后段十句五仄韵 史达祖

  烟光摇缥瓦 望晴檐多风 柳花如洒 锦瑟横床 想泪痕尘影 凤弦长下 倦出犀帷 频梦见 
  中平平仄仄仄中中平平中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中平平仄仄平平仄中仄中平中中仄

王孙骄马 讳道相思 偷理绡裙 自惊腰衩 
中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平平仄

  惆怅南楼遥夜 记翠箔张灯 枕肩歌罢 又入铜驼 遍旧家门巷 首询声价 可惜东风 将恨与 
  中仄平平中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中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中仄仄

闲花俱谢 记取崔徽模样 归来暗写 
中平平仄中仄平平平仄平平中仄


此调以史词为正体,如吴词之添字,薛词之句读不同,皆变体也。 按,此词前段第二句“晴檐多风”,四字俱平声,如吴文英词之“清波明眸”及“王孙重来”与“春衫啼痕”,王沂孙词之“金铃枝深”及“西窗凄凄”等句,皆然。惟张炎词,作“卸却单衣”及“雪窦高寒”,卸却、雪窦四字俱仄声。又,后段结句“归来暗写”,用去、上二字,宋词多如此填,惟詹正词,“江南烟雨”,烟字平声。 按,詹词,前段第一句“一篷儿别哭”,一字仄声;王词,第三句“瑶阶多少”,瑶字平声;第五句“漫相看华发”,相字平声;张词,第七、八句“记得小楼,听一夜、江南春雨”,小字仄声;王词,第九句“何况如今”,何字平声;詹词,第十句“舞袖笼香”,舞字仄声;吴词,后段起句“曲榭芳亭初扫”,曲字仄声,王词,“今夜山高水浅”,水字仄声;詹词,第四、五句“金屋银屏,被西风将换”,金字、西字俱平声;张词,第八句“试与问、酒家何处”,试字、酒字俱仄声;第九句“曾醉梢头双果”,曾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余参吴、薛二词。 张炎“芙蓉城畔”词,前后段第五、六句“细看来,浑似阮郎前度”、“带笑痕,来伴柳枝娇舞”,俱作三字、六字句,宋词如此等句法,往往不拘,故不复分体。 又,张炎“苍潭枯海”词,后结“待得相逢,却说巴山夜雨”,作四字一句、六字一句,与此不同,因薛词有此句法,故不复列。

又一体 双调一百一字,前后段各十一句,五仄韵 吴文英

  酣春青镜里 照晴波明眸 暮云秋思 半绿垂丝 正楚腰纤瘦 舞衣初试 燕客飘零 烟树冷 
  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青骢曾系 画馆朱桥 还把清尊 慰春憔悴 
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离苑幽芳深闭 恨浅薄东风 褪香销腻 彩箑翻歌 最赋情偏在 笑红颦翠 暗拍阑干 看散尽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

斜阳船市 付与娇莺 金衣清晓 花深未起 
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


此与史词同,惟后结添二字,作四字三句异。

又一体 双调九十九字,前段十一句五仄韵,后段十句五仄韵 薛梦桂

  蔷薇花谢去 更无情 连夜送春风雨 燕子呢喃 似念人憔悴 往来朱户 涨绿烟深 早零落 
  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点池萍絮 暗忆年华 罗帐分钗 又惊春暮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芳草凄迷征路 待去也 还将画轮留住 纵使重来 怕粉容销腻 却羞郎觑 细数盟言犹在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怅青楼何处 绾尽垂杨 争似相思寸缕 
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


此与史词同,惟后段第七句六字、第八句五字异。至前后段第二句三字、第三句六字,按詹正词“是谁家,花前月地儿女”,又“怎知道,人间匆匆今古”,正与此同。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611 612 613 614 615 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