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蔓草

相关人物祭仲 郑庄公


《春秋左传·隐公元年》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作者诗题诗句
岑参骊姬墓下作此事成蔓草,我来逢古丘。
词语解释:蔓草  拼音:màn cǎo
生有长茎能缠绕攀缘的杂草。泛指蔓生的野草。《诗·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左传·隐公元年》:“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试望平原,蔓草縈骨。” 元 萨都剌 《和张仲举清溪夜行》:“蔓草古陵神道没,枫林夜火鬼祠灵。” 清 陈梦雷 《西郊杂咏》之八:“残碑沉蔓草,石几卧青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