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辟寒金 避寒钿


《拾遗记》卷七〈魏〉
昆明国贡嗽金鸟。国人云:「其地去燃洲九千里,出此鸟,形如雀而色黄,羽毛柔密,常翱翔海上,罗者得之,以为至祥。闻大魏之德……来献大国。」帝得此鸟,畜于灵禽之圃,始以真珠,饮以龟脑。鸟常吐金屑如粟,铸之可以为器……此鸟畏霜雪,乃起小屋处之,名曰「辟寒台」……宫人争以鸟吐之金用饰钗佩,谓之「辟寒金」。故宫人相嘲曰:「不服辟寒金,那得帝王心。」

词语解释:辟寒金  拼音:pì hán jīn
相传 三国 魏明帝 时, 昆明国 进贡嗽金鸟,鸟吐金屑如粟。宫人争以鸟吐之金饰钗珮,谓之“辟寒金”。见 晋 王嘉 《拾遗记·魏》。 唐 许浑 《赠萧炼师》诗:“还磨照宝镜,犹插辟寒金。” 宋 李清照 《浣溪沙》词:“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鬆,醒时空对烛花红。” 明 陈与郊 《昭君出塞》:“守宫砂点臂犹红,衬阶苔履痕空緑,辟寒金照腕徒黄。”一说,嗽金鸟居于避寒台,故鸟所吐之金谓之“辟寒金”。参阅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下。一说,鸟不畏寒,故称。见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羽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