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商山翁 

同源典故商山 商山四皓 商山四老 商山皓 商山紫芝 商山老 商山芝 商岩 商岭四翁 商皓 商翁 商老 商颜 四皓 四翁 四老 四老人 园公 园绮 夏季 歌紫芝 甪绮园黄 甪里 紫芝 紫芝侣 紫芝叟 紫芝客 紫芝曲 紫芝歌 紫芝翁 绮园 绮园浪出 绮季 绮皓 绮里 赋紫芝 黄公 黄绮

相关人物刘邦(汉高祖) 夏黄公 东园公 甪里先生 绮里季

参考典故羽翼


《汉书》卷七十二〈王贡两龚鲍传〉~3056~
汉兴有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此四人者,当秦之世,避而入商雒深山,以待天下之定也。自高祖闻而召之,不至。其后吕后用留侯计,使皇太子卑辞束帛致礼,安车迎而致之。四人既至,从太子见,高祖客而敬焉,太子得以为重,遂用自安。语在留侯传。

《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
上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大臣多谏争,未能得坚决者也。吕后恐,不知所为。人或谓吕后曰:「留侯善画计筴,上信用之。」吕后乃使建成侯吕泽劫留侯,曰:「君常为上谋臣,今上欲易太子,君安得高枕而卧乎?」留侯曰:「始上数在困急之中,幸用臣筴。今天下安定,以爱欲易太子,骨肉之闲,虽臣等百余人何益。」吕泽强要曰:「为我画计。」留侯曰:「此难以口舌争也。顾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四人者年老矣,皆以为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义不为汉臣。然上高此四人。今公诚能无爱金玉璧帛,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辩士固请,宜来。来,以为客,时时从入朝,令上见之,则必异而问之。问之,上知此四人贤,则一助也。」于是吕后令吕泽使人奉太子书,卑辞厚礼,迎此四人。四人至,客建成侯所。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四人,四皓也,谓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按:陈留志云「园公姓庾,字宣明,居园中,因以为号。夏黄公姓崔名广,字少通,齐人,隐居夏里修道,故号曰夏黄公。甪里先生,河内轵人,太伯之后,姓周名术,字元道,京师号曰霸上先生,一曰甪里先生」。又孔安国秘记作「禄里」。此皆王劭据崔氏、周氏系谱及陶元亮四八目而为此说。

《遵生八笺·尘外遐举笺·历代高隐姓氏·四皓》
四皓者,皆河内轵人也,或在汲。一曰东园公,二曰甪里先生,三曰绮里季,四曰夏黄公,皆修道洁己,非义不动。秦始皇时,见秦政虐,乃退入蓝田山,而作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世远,吾将何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富贵之畏人,不如贫贱之肆志。」乃共入商雒,隐地肺山,以待天下定。及秦败,汉高闻而征之,不至。深自匿终南山,不能屈己。


典故简释
四老称美年高德劭者。唐张说《赠崔公》:“我闻西汉日,四老南山幽。”

作者诗题诗句
于邺斜谷道独忆紫芝叟,临风歌旧歌。
于鹄题南峰(一作终南)褚道士(一作尊师)得道南山久,曾教四皓棋。
令狐楚将赴洛下旅次汉南献上相公二十兄言怀八韵许随黄绮辈,闲唱紫芝歌。
令狐楚赋山商老深寻,谢公远攀。
储光羲效古二首之一旷哉远此忧,冥冥商山皓。
刘禹锡刑部白侍郎谢病长告改宾客分司以诗赠别九霄路上辞朝客,四皓丛中作少年。
刘禹锡和仆射牛相公追感韦裴六相登庸皆四十余未五十薨殁岂早荣早枯之义犹怜绮季深山里,唯有松风与石田。
刘禹锡和河南裴尹侍郎宿斋天平寺诣九龙祠祈雨二十韵商山有病客,言贺舒庞眉。
刘禹锡和留守令狐相公答白宾客麦陇和风吹树枝,商山逸客出关时。
刘禹锡郡斋书怀寄江南白尹兼简分司崔宾客绮季衣冠称鬓面,吴公政事副词华。
刘禹锡酬令狐相公见寄身在行台为仆射,书来甪里访先生。
刘禹锡酬宣州崔大夫见寄再入龙楼称绮季,应缘狗监说相如。
司空图漫书五首四翁识势保安闲,须为生灵暂出山。
吉皎七老诗会借问商山贤四皓,不如此后更何如。
吴融宪丞裴公上洛退居有寄二首之一鸿在冥冥已自由,紫芝峰下更高秋。
吴融送于员外归隐蓝田若遇秦时雪髯客,紫芝兼可备朝餐。
姚合送别友人独向山中觅紫芝,山人勾引住多时。
孟浩然上巳日涧南园期王山人陈七诸公不至在山怀绮季,临汉忆荀陈。
宋之问春日山家悠然紫芝曲,昼掩白云扉。
崔备使院忆山中道侣兼怀李约阮巷惭交绝,商岩愧迹疏。
张九龄商洛山行怀古园绮值秦末,嘉遁此山阿。
张九龄商洛山行怀古长怀赤松意,复忆紫芝歌。
张九龄骊山下逍遥公旧居游集遗子后黄金,作歌先紫芝。
张光朝获塘西庄赠房元垂忆昔炎汉时,乃知绮季贤。静默不能仕,养老终南山。
张志和渔父翻嫌四皓曾多事,出为储皇定是非。
张说奉和同皇太子过慈恩寺应制二首至乐三灵会,深仁四皓归。
张说赠崔公我闻西汉日,四老南山幽。
徐夤闻司空侍郎讣音园绮生虽逢汉室,巢由死不谒尧阶。
方干赠中岩王处士商于避世堪同日,渭曲逢时必有年。
李商隐商于割地张仪诈,谋身绮季长。
李商隐送丰都李尉固难寻绮季,可得信张仪。
李德裕伊川晚眺汉储何假终南客,甪里先生在谷中。
李德裕余所居平泉村舍近蒙韦常侍大尹特改嘉名因寄诗以谢闲谣紫芝曲,归梦赤松村。
李德裕忆药苗味掩商山芝,英逾首阳蕨。
李德裕早入中书行公主册礼事毕登集贤阁成咏遥羡商山翁,闲歌紫芝秀。
李德裕访韦楚老不遇昔日徵黄绮,余惭在凤池。
李德裕题寄商山石紫芝呈几曲,红藓閟千春。
李德裕题寄商山石绮皓岩中石,尝经伴隐沦。
李洞赠徐山人徐生何代降坤维,曾伴园公采紫芝。
李涉寄河阳从事杨潜南山四皓不敢语,渭上钓人何足云。
李白别韦少府欲寻商山皓,犹恋汉皇恩。
李白山人劝酒苍苍云松,落落绮皓。
李白张相公出镇荆州寻除太子詹事余时流夜郎行至与张公去千里公因太府丞王昔使车寄罗衣二事及五月五日赠余诗余答此诗荣乐一如此,商山老紫芝。
李白东武吟书此谢知己,吾寻黄绮翁。
李白赠潘侍御论钱少阳眉如松雪齐四皓,调笑可以安储皇。
李群玉自澧浦东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员外从公虞高风动商洛,绮皓无馨香。
李华咏史十一首高卧三十年,相看成四皓。
杜光庭怀古今君不见四皓避秦峨峨恋商岭,君不见二疏辞汉飘飘归故林。
杜牧题青云馆四皓有芝轻汉祖,张仪无地与怀王。
杜牧丹顶西施颊,霜毛四皓须。
杜甫八哀诗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空闻紫芝歌,不见杏坛丈。
杜甫喜晴千载商山芝,往者东门瓜。
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苏武先还汉,黄公岂事秦。
杜甫幽人知名未足称,局促商山芝。
杜甫收京三首之二羽翼怀商老,文思忆帝尧。
杜甫昔游商山议得失,蜀主脱嫌猜。
杜甫朝雨黄绮终辞汉,巢由不见尧。
杜甫洗兵马隐士休歌紫芝曲,词人解撰河清颂。
杜甫秋峡常怪商山老,兼存翊赞功。
杜甫闻惠二过东溪特一送柴门了无事,黄绮未称臣。
杜甫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怅望聊歌紫芝曲,时危惨澹来悲风。
权德舆送张詹事致政归嵩山旧隐闲思紫芝侣,归卧白云扃。
武元衡和杨弘微春日曲江南望商山将避汉,晋室正藩周。
段成式题商山庙无谋静国东归去,羞过商山四老祠。
沈佺期同工部李侍郎适访司马子(一本此下有先生二字)微柱下留伯阳,储闱登四皓。
温庭筠春日访李十四处士花深桥转水潺潺,甪里先生自闭关。
牛僧孺李苏州遗太湖石奇状绝伦因题二十韵奉呈梦得乐天媲人当绮皓,视秩即公卿。
王维送李太守赴上洛若见西山爽,应知黄绮心。
王维送陆员外行当对侯归,肯访商山翁。
王绩赠李徵君大寿副君迎绮季,天子送严光。
白居易冬初酒熟二首之二人间老黄绮,地上散松乔。
白居易题岐王旧山池石壁黄绮更归何处去,洛阳城内有商山。
皇甫曾送商州杜中丞赴任绮皓清风千古在,因君一为谢岩居。
窦牟酬舍弟庠罢举从州辟书舍弟未应丝作鬓,园公不用印随身。
罗隐武牢关由来四皓须神伏,大抵秦皇谩气强。
耿湋春寻柳先生言是商山老,尘心莫问年。
蒋防题杜宾客新丰里幽居应嗤紫芝客,远就白云居。
许敬宗奉和执契静三边应诏昔托游河乘,再备商山皓。
许浑亡题商岭采芝寻四老,紫阳收术访三茅。
许浑旌儒庙庙前亦有商山路,不学老翁歌紫芝。
许浑濡东题司马郊园更欲寻芝术,商山便寄家。
许浑赠茅山高拾遗谏猎归来绮季歌,大茅峰影满秋波。
许浑送陆拾遗东归东归自是缘清兴,莫比商山咏紫芝。
护国归山作纵然在朝市,终不忘林峦。四皓将拂衣,二疏能挂冠。
贯休送卢舍人三首之二二曰:劝君登商山,不用觅商山皓。
贯休遇道者寻常藜杖九衢里,莫是商山一皓无。
贾曾奉和春日出苑瞩目应令招贤已得商山老,托乘还徵邺下才。
贾至寓言二首之一悠哉千里心,欲采商山芝。
贾至赠裴九侍御昌江草堂弹琴怅望黄绮心,白云若在眼。
钱起仲春晚寻覆釜山碧洞志忘归,紫芝行可搴。
钱起哭常徵君如何丹灶术,能误紫芝焚。
钱起登刘宾客高斋林间客散孙弘阁,城上山宜绮季家。
钱起登玉山诸峰偶至悟真寺紫芝每相引,黄绶不能绁。
钱起登覆釜山遇道人二首之二欲骖白蜺去,且为紫芝留。
钱起省中春暮酬嵩阳焦道士见招如何紫芝客,相忆白云深。
钱起题玉山村叟屋壁却思黄绶事,辜负紫芝心。
陈子昂题居延古城赠乔十二知之闻君东山意,宿昔紫芝荣。
陈子昂题田洗马游岩桔槔望苑长为客,商山遂不归。
骆宾王畴昔篇谁能局迹依三辅,会就商山访四翁。
骆宾王秋日山行简梁大官不如从四皓,丘中鸣一弦。
黄滔遇罗员外衮绮园难贮林栖意,班马须持笔削权。
齐己寄梁先辈陈琳笔砚甘前席,甪里烟霞待共眠。
齐己过商山何能寻四皓,过尽见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