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避风台

同源典故因风去 舞罢随风去 舞台风 

相关人物刘骜(汉成帝) 赵飞燕


《太平广记》卷二百三十六〈奢侈一·沙棠舟〉~80~
汉成帝常以三秋暇日,与飞燕游戏太液池。以沙棠为舟,贵其不沉也。以云母饰于鹢首,一名云舟。又刻大桐木为虬龙,雕饰如真象,以夹云舟而行,以紫文桂为柂枻。每观云棹水,玩撷菱渠,则忧轻荡以惊飞燕。命佽飞之士,乃以金锁缆云舟,使佽飞于水底引之。值轻风时至,飞燕殆以风飘摇,随风入水。帝以翠缨结飞燕之裾,游倦乃返。飞燕后渐见疏,常怨恚曰:「以妾微,何时复预缨裾之游,漾云舟于波上耶。」帝为之怃然。今液池中尚有成帝避风台、飞燕结裾处。

《拾遗记》卷六
帝常以三秋闲日,与飞燕戏于太液池……每轻风时至,飞燕殆欲随风入水。帝以翠缨结飞燕之裙,游倦乃返。飞燕后渐见疏,常怨曰:「妾微贱,何复得预缨裙之游?」今太液池尚有避风台,即飞燕结裙之处。


作者诗题诗句
杜牧寄远向春罗袖薄,谁念舞台风。
贾至赠薛瑶英方知汉成帝,虚筑避风台。
词语解释:避风台  拼音:bì fēng tái
相传 汉 赵飞燕 身轻不胜风, 成帝 为筑七宝避风台。 晋 王嘉 《拾遗记·前汉下》:“今 太液池 尚有避风臺,即 飞燕 结裙之处。” 唐 贾至 《赠薛瑶英》诗:“方知 汉成帝 ,虚筑避风臺。” 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上》:“ 汉成帝 获 飞燕 ,身轻欲不胜风。恐其飘翥,帝为造水晶盘,令宫人掌之而歌舞。又製七宝避风臺,间以诸香,安於上,恐其四肢不禁也。” 宋 刘克庄 《清平乐·赠陈参议师文侍儿》词:“宫腰束素,只怕能轻举,好筑避风臺护取,莫遣惊鸿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