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太公望


《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
「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或封于申,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后苗裔也。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渔钓奸周西伯。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于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与语大说,曰:『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曰『太公望』,载与俱归,立为师。」唐·司马贞《史记索隐》:「谯周曰:姓姜,名牙。炎帝之裔,伯夷之后,掌四岳有功,封之于吕,子孙从其封姓,尚其后也。」


作者诗题诗句
贾至自蜀奉册命往朔方途中呈韦左相文部房尚书门下崔侍郎岂惟太公望,往昔逢周文。
词语解释:太公望  拼音:tài gōng wàng
周 初人。 姜 姓, 吕 氏,名 尚 。俗称 姜太公 。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载, 尚 穷困年老,钓于 渭 滨。 文王 出猎,遇之,与语大悦,曰:“吾太公望子久矣。”故称 太公望 。载与俱归,立为师。后佐 武王 灭 殷 ,封于 齐 。《孟子·尽心下》:“若 太公望 、 散宜生 ,则见而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