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吞舟


《庄子》杂篇·卷八上《庚桑楚》
「庚桑子曰:『小子来!夫函车之兽,介而离山,则不免于罔罟之患;吞舟之鱼,砀而失水,则蚁能苦之。』」


作者诗题诗句
李群玉洞庭驿楼雪夜宴集奉赠前湘州张员外所期波涛助,燀赫呈吞舟。
韩愈海水海有吞舟鲸,邓有垂天鹏。苟非鳞羽大,荡薄不可能。
词语解释:吞舟  拼音:tūn zhōu
吞舟之鱼的略语。常以喻人事之大者。《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彼埳井之潢污,固不容夫吞舟。”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征伐》:“褒秋毫之善,解吞舟之网。” 元 周德清 《沉醉东风·有所思》曲之四:“藏剑心肠利己,吞舟度量容谁?” 清 钱大昕 《过安阳有感韩平原事》诗:“如何一卷姦臣传,却漏吞舟 史太师 。”参见“ 吞舟之鱼 ”。
词语解释:吞舟之鱼  拼音:tūn zhōu zhī yú
能吞舟的大鱼。常以喻人事之大者。《庄子·庚桑楚》:“吞舟之鱼,碭而失水,则蚁能苦之。”《列子·杨朱》:“吞舟之鱼,不游枝流;鸿鵠高飞,不集污池。”《汉书·酷吏传序》:“ 汉 兴,破觚而为圜,斲琱而为朴,号为罔漏吞舟之鱼。” 严复 《论世变之亟》:“吾顿八紘之网以收之,即或漏吞舟之鱼,而已暴鳃断鰭,頽然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