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萱草

同源典故忘忧 


《诗经·国风·伯兮》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汉·毛氏传:「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

《述异记》卷下
萱草一名紫草,又呼忘忧草。


作者诗题诗句
孟郊百忧萱草女儿花,不解壮士忧。
孟郊游子慈亲倚门望,不见萱草花。
张九龄酬王履震游园林见贻乐因南涧藻,忧岂北堂萱。
张九龄题画山水障萱草忧可树,合欢忿益蠲。
晁采雨中忆夫何事玉郎久离别,忘忧总对岂忘忧。
沈颂卫中作总使榴花能一醉,终须萱草暂忘忧。
白居易别萱桂桂有留人名,萱无忘忧用。
卢纶玩春为寄冯卫二补阙戏呈李益萱草丛丛尔何物,等闲穿破绿莓苔。
窦群北地诗人亦何意,树草欲忘忧。
胡曾赠渔者自为钓竿能遣闷,不因萱草解销忧。
邵谒送从弟长安下第南归觐亲心醉岂因酒,愁多徒见萱。
钱起送李谏议归荆州归舟同不系,纤草剩忘忧。
钱起送郎四补阙东归徒言树萱草,何处慰离人。
陈子昂魏氏园林人赋一物得秋亭萱草忘忧谁见赏,空此北堂中。
词语解释:忘忧  拼音:wàng yōu
(1).忘却忧愁。《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夫酒忘忧,故能消之也。” 唐 张说 《喜度岭》诗:“见花便独笑,见草即忘忧。”
(2).萱草的别名。 唐 陈子昂 《魏氏园林人赋一物得秋亭萱草》诗:“忘忧谁见赏,空此北堂中。”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四:“《本草经》云:萱,一名忘忧。” 元 钱抱素 《琐窗寒·题玉山草堂》词:“书带生香,忘忧弄色,四窗虚悄。” 清 黄宗羲 《小园记》:“因买瓦盆百餘,以植草花:水僊、艾人……忘忧、含笑。”
词语解释:萱草  拼音:xuān cǎo
(1).植物名。俗称金针菜、黄花菜、多年生宿根草本,其根肥大。叶丛生,狭长,背面有棱脊。花漏斗状,橘黄色或桔红色,无香气,可作蔬菜,或供观赏。根可入药。古人以为种植此草,可以使人忘忧,因称忘忧草。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对萱草兮忧不忘,弹鸣琴兮情何伤。” 唐 万楚 《五日观妓》诗:“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 明 张时彻 《采葛篇》:“愿留枯根株,化作萱草枝。”
(2).借指母亲。 明 刘基 《发安溪至青田戎事急不得留有感》诗:“朝原思脊令,夜船梦萱草。” 明 何景明 《为李秀才寿母》诗:“梅花似白髮,萱草亦朱颜。”参见“ 萱堂 ”。
词语解释:萱堂  拼音:xuān táng
《诗·卫风·伯兮》:“焉得諼草,言树之背。” 毛 传:“諼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 陆德明 释文:“諼,本又作萱。”谓北堂树萱,可以令人忘忧。古制,北堂为主妇之居室。后因以“萱堂”指母亲的居室,并借以指母亲。 宋 叶梦得 《再任后遣模归按视石林》诗之二:“白髮萱堂上,孩儿更共怀。” 元 耶律楚材 《祝忘忧居士寿》诗:“玉佩丁东照兰省,斑衣摇曳悦萱堂。” 清 李渔 《奈何天·误相》:“怎当他,前有萱堂,后有 红娘 ;便道是,做 张生 全要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