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握兰


《汉官仪》
尚书郎怀香握兰,趋走丹墀。(据《汉学堂丛》本)


作者诗题诗句
李群玉送秦炼师归岑公山北省谏书藏旧草,南宫郎署握新兰。
杜牧中秋日拜起居表晨渡天津桥即事十六韵献居守相国崔公兼呈工部刘公南省兰先握,东堂桂早攀。
权德舆伏蒙十六叔寄示喜庆感怀三十韵因献之握兰中台并,折桂东堂春。
王传和襄阳徐相公商贺徐副使加章绶仙府色饶攀桂侣,莲花光让握兰身。
郑谷恩门小谏雨中乞菊栽握兰将满岁,栽菊伴吟诗。
郑谷春夕伴同年礼部赵员外省直视草即应归属望,握兰知道暂经过。
词语解释:握兰  拼音:wò lán
(1). 汉 应劭 《汉官仪》卷上:“﹝尚书郎﹞握兰含香,趋走丹墀奏事。”兰,香草。后以“握兰”指皇帝左右处理政务的近臣。《隋书·百官志上》:“自礼闈陵替,歷兹永久,郎署备员,无取职事。糠粃文案,贵尚虚闲,空有趋墀之名,了无握兰之实。” 唐 杨炯 《常州刺史伯父东平杨公墓志铭》:“入践郎官,含香握兰。” 宋 王禹偁 《赠礼部宋员外阁老》诗:“堪笑白头 王小諫 ,握兰犹未得相亲。”
(2).古时握兰以赠别。《文选·谢灵运〈从斤竹涧越岭溪行〉诗》:“握兰勤徒结,折麻心莫展。” 李善 注:“ 灵运 《南楼中望所知迟客诗》曰‘瑶华未堪折,兰苕已屡擿,路阻莫赠问,云何慰离析?’然握兰擿苕,咸以相赠问也。”
(3).喻孝养父母。 唐 刘禹锡 《送太常萧博士弃官归养赴东都》诗:“侍膳曾调鼎,循陔更握兰。”参见“ 兰陔 ”。
词语解释:兰陔  拼音:lán gāi
《诗·小雅·南陔序》:“《南陔》,孝子相戒以养也……有其义而亡其辞。” 晋 束晳 承此旨而作《补亡》诗:“循彼南陔,言采其兰;眷恋庭闈,心不遑安。”后以“兰陔”为孝养父母之典。 唐 刘禹锡 《和州送钱侍御自宣州幕拜官便于华州觐省》诗:“兰陔行可採,莲府犹回瞪。” 宋 陆游 《贺皇太后笺》:“圣子问安,方极兰陔之养。” 清 朱彝尊 《送周赞善清原视学浙江》诗之二:“兰陔花暖日初晴,莱衣潘舆次第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