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五老  拼音:wǔ lǎo
(1).神话传说中的五星之精。《竹书纪年》卷上:“率 舜 等升 首山 ,遵河渚,有五老游焉,盖五星之精也。” 唐  骆宾王 《为齐州父老请陪封禅表》:“故得河浮五老,启赤文於帝期。” 清  吴伟业 《戏赠》诗:“仙家五老话驂鸞,素女图经掌上看。”
(2). 宋  杜衍 、 冯平 、 王涣 、 毕世长 、 朱贯 等五位老人的合称。 清  钱谦益 《崇祯庚午中秋日敬次杜正献公原韵》:“旧德至今传五老,丰碑何用视三桓。”参见“ 五老会 ”。
(3).见“ 五老峰 ”。
词语解释:五老会  拼音:wǔ lǎo huì
宋  庆历 末 杜衍  王涣 等五人告老退居 南京 (今 河南  商丘 ),为诗酒之会,时称“五老会”。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高逸》:“ 庆歷 末, 杜祁公 告老退居 南京 ( 河南  商丘 ),与太子宾客致仕 王涣 、光禄卿致仕 毕世长 、兵部郎中分司 朱贯 、尚书郎致仕 冯平 为五老会。吟醉相欢,士大夫高之……五人年皆八十餘,康寧爽健,相得甚欢。”
词语解释:五老峰  拼音:wǔ lǎo fēng
江西省  庐山 东南部名峰。五峰形如五老人并肩耸立,故称。峰下 九迭屏 为 李白 读书处;东南有白鹿洞书院遗址,为 朱熹 讲学处。 唐  李白 《登庐山五老峰》诗:“ 庐山 东南 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庐山日记》:“遍歷 五老峰 ,始知是山之阴,一冈连属。” 清  赵翼 《新春小集》诗:“一笑 五老峰 ,突起樽俎地。”亦省作“ 五老 ”。 唐  李端 《寄庐山真上人》诗:“ 青草湖 中看 五老 , 白云山 上宿双林。” 康有为 《庐山谣》:“ 五老 拄杖碧云中,子孙诸峰咸侍丛。”词语解释:阶蓂  拼音:jiē mì
即蓂荚。瑞草名,夹阶而生,故名。《竹书纪年》卷上:“﹝ 帝尧 ﹞在位七十年……又有草荚阶而生,月朔始生一荚,月半而生十五荚,十六日以后日落一荚,及晦而尽,月小则一荚焦而不落,名曰蓂荚。” 唐  赵彦昭 《奉和人日清暉阁宴群臣遇雪应制》:“庭树千花发,阶蓂七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