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四十九年非 

同源典故三十九年非 五十九年非 五十知非 伯玉年 伯玉知非 伯玉能觉 四十九 四十始知非 悟前非 慕蘧瑗 知六十二年非 知非 蘧玉知非 蘧瑗知非 蘧瑷知非 蘧非

相关人物蘧瑷


《淮南子》卷一〈原道训〉~25~
凡人中寿七十岁,然而趋舍指凑,日以月悔也,以至于死,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汉·高诱注:「伯玉,卫大夫璩瑗也。今年则行是也,则还顾知去年之所行非也。岁岁悔之,以至于死,故有四十九年非,所谓月悔朔,日悔昨也。」

《庄子集释》卷八下〈杂篇·则阳〉~905~
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未尝不始于是之而卒诎之以非也,未知今之所谓是之非五十九非也。


典故简释
伯玉知非指不断改过或表示往事不堪回首。宋陆游《累日文符沓至怅然有感》之二:“白首逢人只累欷,今虽未是昨真非。”

作者诗题诗句
刘禹锡答柳子厚年方伯玉早,恨比四愁多。
李咸用和友人喜相遇十首之八年纪少他蘧伯玉,幸因多难早知非。
李谅苏州元日郡斋感怀寄越州元相公杭州白舍人(时长庆四年也)首开三百六旬日,新知四十九年非。
杨巨源和令狐郎中自禀道情龆龀异,不同蘧玉学知非。
权德舆刘绍相访夜话因书即事不待蘧生年,从此知昔非。
武元衡西亭题壁寄中书李相公廉颇不觉老,蘧瑗始知非。
黄滔寓言非通非介人,谁论四十九。贤哉蘧伯玉,清风独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