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悬衡 拼音:xuán héng
(1).挂起秤。《淮南子·说林训》:“循绳而斲则不过,悬衡而量则不差。”
(2).即天平。 唐 刘禹锡 《相和歌辞·贾客词》:“心计析秋毫,捶鉤侔悬衡。”参见“ 天平 ”。
(3).谓轻重相等,势均力敌。 五代 齐己 《酬西蜀广济大师兄见寄》诗:“ 楚 外已甘推絶唱, 蜀 中谁敢共悬衡。”
(4).公布法度。《汉书·邹阳传》:“臣闻 秦 倚 曲臺 之宫,悬衡天下,画地而不犯。”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言其悬法度於其上也。”
(5).指对法度的严格执行。 唐 元稹 《令狐楚等加阶制》:“端慎严恪,夙夜在公,按度悬衡,守而不失。”
(6).比喻一统。 清 姚鼐 《咏古》:“ 秦皇 服 胡 越 ,六合归悬衡。”
词语解释:天平 拼音:tiān píng
(1).衡器。杠杆两头悬以盘,一盘置所称物,一盘置砝码,以称物体。现代天平灵敏度甚高,多用于实验室等。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一折:“拿来上天平弹着,少少少,你这银子则十四两。”《儒林外史》第三二回:“而今这银子在这里,拿天平来请少爷当面兑。”
(2).泛指衡量的标准、尺度。 艾青 《〈艾青诗选〉自序》:“人人心中都有一架衡量语言的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