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薛涛笺


《丽情集》
元和初,薛涛好制小诗,惜其幅大,乃狭小之,皆以为便,减诸笺皆小,名曰「薛涛笺」。

《牧竖闲谈》
成都薛涛者,营妓中尤物也。元微之治蜀,屡陪宴。元公后于松花纸上寄诗曰:「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薛于浣花溪种菖蒲,故有是句。蜀中松花纸、金沙纸、流沙纸、彩霞纸、金粉纸、龙凤纸近年皆废,惟十色笺尚在。

《遵生八笺·燕闲清赏笺·论纸》~597~
高子曰:上古无纸,用汗青者,以火炙竹,令汗出取青,易于作书。至汉蔡伦始制纸,为万世利也。初捣鱼网为纸,曰网纸;以布作者,曰麻纸;以树皮作者,曰榖纸。蜀有凝光纸,云蓝笺,花叶纸,十色薛涛笺,名曰蜀笺。

词语解释:薛涛笺  拼音:xuē tāo jiān
亦作“ 薛陶牋 ”。亦作“ 薛涛牋 ”。 笺纸名。 唐 女诗人 薛涛 ,晚年寓居 成都 浣花溪 ,自制深红小彩笺写诗,时人称为“薛涛笺”。旧时八行红笺犹沿此称。 唐 李匡乂 《资暇集》卷下:“松花牋其来旧矣。 元和 初, 薛陶 尚斯色,而好製小诗,惜其幅大,不欲长,乃命匠人狭小之。 蜀 中才子既以为便,后减诸牋亦如是,特名曰‘薛陶牋’。今 蜀 纸有小样者皆是也,非独松花一色。” 宋 张元干 《小重山》词:“薛涛牋上 楚 妃吟,空凝睇,归去梦中寻。” 明 唐寅 《黄莺儿》曲:“緑窗前,挥毫未写,泪洒薛涛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