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下表选择或输入词牌名: 注:资料引用自《钦定词谱》。
卜算子词谱
卜算子 元高拭词注:仙吕调。苏轼词,有“缺月挂疏桐”句,名《缺月挂疏桐》;秦湛词,有“极目烟中百尺楼”句,名《百尺楼》;僧皎词,有“目断楚天遥”句,名《楚天遥》;无名氏词,有“蹙破眉峰碧”句,名《眉峰碧》。

卜算子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 苏 轼

  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中中中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中中中仄平平仄

  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中中中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中中仄仄平平仄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若石词之多押两韵,徐、黄、张、杜四词之添字,皆变体也。 苏词别首,前段第二句“长忆吴山好”,长字平声,谱内据之。其余可平可仄,悉参下词。

又一体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 石孝友

  见也如何暮 别也如何遽 别也应难见也难 后会难凭据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去也如何去 住也如何住 住也应难去也难 此际难分付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此与苏词同,惟前后段两起句各用韵异。

又一体 双调四十五字,前段四句两仄韵,后段四句三仄韵 徐 俯

  胸中千种愁 挂在斜阳树 绿叶阴阴自得春 草满莺啼处 
  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不见凌波步 空想如簧语 门外重重叠叠山 遮不断 愁来路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此亦苏词体,惟后段起句用韵,结句添一字,作折腰句法异。《古杭杂纪》无名氏词,前结“把定纤纤手”,后结“瞒不得、桥头柳”,正与此同。

又一体 双调四十五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 黄公度

  薄宦各东西 往事随风雨 先是骊歌不忍闻 又何况 春将暮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

  愁共落花多 人逐征鸿去 君向潇湘我向秦 后会知何处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北亦苏词体,惟前段结句作六字折腰句法异。《古今词话》无名氏词,前结“终不似、伊家好”,后结“满目围芳草”,正与此同。 按,黄童和此词,前段结句“奚止朝朝暮暮”,句法又异。

又一体 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两仄韵,后段四句三仄韵 张 先

  梦短寒夜长 坐待清霜晓 临镜无人为整妆 但自学 孤鸾照 
  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楼台红树杪 风月依前好 江水东流郎在西 问尺素 何由到 
  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此亦苏词体,惟前后段两结句俱六字异。杜安世“尊前一曲”词,正与此同。 按,黄庭坚此调词,前后段两起句,“要见不得见,要近不得近”,“禁止不得泪,忍管不得闷”,见字、泪字俱仄声,连用四“不得”字,皆以入替平之法,因谑词不入。

又一体 双调四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 杜安世

  深院花铺地 淡淡阴天气 水榭风亭朱明景 又别是 愁情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有情奈无计 漫惹成憔悴 欲把罗巾暗传寄 细认取 斑点泪 
  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仄


此与张词同,惟前后段起句俱用韵异。 按,《玉照新志》“蹙破眉峰”词,正与此同,但此词前后段第三句第七字仄声,各家则用平声也。

又一体 双调四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花草粹编 无名氏

  幽花带露红 湿柳拖烟翠 花柳分春各自芳 惟有人憔悴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寄与手中书 问肯归来未 正是东风料峭寒 如何独自教人睡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此词见《花草粹编》,《本清湖三塔记》,亦苏词体,惟后段结句七字,添二衬字异。
历代作品
共285,分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续上)
张炎 (1首)
徐俯 (3首)
无名氏 (6首)
晁端礼 (1首)
曹冠 (1首)
曹组 (1首)
曾觌 (1首)
朱敦儒 (7首)
朱淑真 (1首)
李之仪 (1首)
李石 (1首)
杜安世 (2首)
杨无咎 (3首)
欧阳修 (1首)
汪元量 (1首)
卜算子(宋·张炎)

雅淡浅深黄,顾影攲秋雨。

碧带犹皴笋指痕,不解擎芳醑。

休唱古阳关,如把相思铸。

却忆铜盘露已乾,愁在倾心处。


卜算子(宋·徐俯)

清池过雨凉,暗有清香度。

缥缈娉婷绝代歌,翠袖风中举。

忽敛双眉去。总是关情处。

一段江山一片云,又下阳台雨。


卜算子(宋·徐俯)

天生百种愁,挂在斜阳树。

绿叶阴阴占得春,草满莺啼处。

不见生尘步。空忆如簧语。

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


卜算子(宋·徐俯)

胸月千种愁,插在斜阳树。

绿叶阴阴自得春,草满莺啼处。

不见凌波步,空想如簧语。

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


卜算子(宋·无名氏)

烟髻绾层巅,云叶生寒树。

斜日行人窈窕村,愁阵纵横处。

细细写蛮笺,道寄相思语。

会倩春风展柳眉,回马章台路。


卜算子(宋·无名氏)

我有一枝花,斟我些儿酒。

唯愿花心似我心,岁岁长相守。

满满泛金杯。重把花来嗅。

不愿花枝在我旁,付与他人手。


卜算子(宋·无名氏)

半破玉梅春,小簇金莲炬。

结裹风流倬底郎,直入阳台去。

休诧鹊桥仙,说甚缑山侣。

便合齐眉八百年,个是真仙子。


卜算子(宋·无名氏)
  押皓韵

垂螺近额时,只怕莺声老。

尽日贪花斗草忙,不信有闲烦恼。

凤鬓已胜钗,恨别王孙早。

若把芳心说与伊,道绿遍、池塘草。


卜算子(宋·无名氏)

曾约再来时,花暗春风树。

今日人来花未开,春未知人处。

坐客有疏狂,彩笔题新语。

浑为玉人颓玉山,忘了阳关路。


眉峰碧/卜算子(宋·无名氏)

蹙破眉峰碧。纤手还重执。

镇日相看未足时,忍便使、鸳鸯只。

薄暮投村驿。风雨愁通夕。

窗外芭蕉窗里人,分明叶上心头滴。


卜算子(宋·晁端礼)

恩义重如山,情意深如海。

假使黄金北斗高,这一分、何由买。

领家看取彩。莫要胡厮赖。

堂印旁边更碧油,但管取、无人赛。


卜算子(宋·曹冠)

午枕梦游仙,身到蓬莱境。

何事莺声啭绿杨,刚把人惊醒。

乘兴对琴尊,寄傲吟光景。

绕舍清阴映远岑,香篆槐堂静。


卜算子(宋·曹组)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

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

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

著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卜算子(宋·曾觌)

数尽万般花,不比梅花韵。

雪压风欺恁地寒,划地清喷香。

半醉折归来,插向乌云鬓。

不是愁人闷带花,花带愁人闷。


卜算子(宋·朱敦儒)
  押皓韵

灼灼一枝桃,粉艳天然好。

只被春风摆撼多,颜色凋零早。

结子未为迟,悔恨随芳草。

不下山来不出溪,待守刘郎老。


卜算子(宋·朱敦儒)

江上见新年,年夜听春雨。

有个人人领略春,粉澹红轻注。

深劝玉东西,低唱黄金缕。

拈底梅花总是愁,酒尽人归去。


卜算子(宋·朱敦儒)

山晓鹧鸪啼,云暗泷州路。

榕叶阴浓荔子青,百尺桄榔树。

尽日不逢人,猛地风吹雨。

惨黯蛮溪鬼峒寒,隐隐闻铜鼓。


卜算子(宋·朱敦儒)

陌上雪销初,才得江梅信。

剪彩盘金院落香,便觉烧灯近。

乐事眼前多,春酒今年胜。

好趁迎梅接柳时,满引金杯饮。


卜算子(宋·朱敦儒)
  押哿韵

古涧一枝梅,免被园林锁。

路远山深不怕寒,似共春相躲。

幽思有谁知,托契都难可。

独自风流独自香,明月来寻我。


卜算子(宋·朱敦儒)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初失。

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

鸥鹭苦难亲,矰缴忧相逼。

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


卜算子(宋·朱敦儒)

碧瓦小红楼,芳草江南岸。

雨后纱窗几阵寒,零落梨花晚。

看到水如云,送尽鸦成点。

南北东西处处愁,独倚阑干遍。


卜算子(宋·朱淑真)

竹里一枝斜,映带林逾静。

雨后清奇画不成,浅水横疏影。

吹彻小单于,心事思重剩。

拂拂风前度暗香,月色侵花冷。


卜算子(宋·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思量意。


卜算子(宋·李石)

密叶蜡蜂房,花下频来往。

不知辛苦为谁甜,山月梅花上。

玉质紫金衣,香雪随风荡。

人间唤作返魂梅,仍是蜂儿样。


卜算子(宋·杜安世)

尊前一曲歌。

歌里千重意,才欲歌时泪已流,恨应更、多于泪。

试问缘何事。

不语如痴醉。

我亦情多不忍闻,怕和我、成憔悴。


卜算子(宋·杜安世)

深院花铺地。淡淡阴天气。

水榭风亭朱明景,又别是、愁情味。

有情奈无计。漫惹成憔悴。

欲把罗巾暗传寄。细认取、斑点泪。


卜算子(宋·杨无咎)

昨夜月初圆,今日春才半。

自是元君并旦生,岂在称遐算。

花诰看加封,玉斝休辞满。

绮席来年谁与同,笑揖麻姑伴。


卜算子(宋·杨无咎)

平分月殿香,碎点金盘露。

占断秋光独自芳,端称觞飞羽。

谢了却重开,若个花同侣。

谁识灵心一点通,手拈空无语。


卜算子(宋·杨无咎)

婆娑月里枝,隐约空中露。

拟访嫦娥高处看,一夜心生羽。

仙种落人间,群艳难俦侣。

恼乱骚人有底香,欲赋无奇语。


卜算子(宋·欧阳修)

极得醉中眠,迤逦翻成病。

莫是前生负你来,今世里、教孤冷。

言约全无定。是谁先薄幸。

不惯孤眠惯成双,奈奴子、心肠硬。


卜算子(宋·汪元量)

我向河南来,伊向河西去。

客里相逢只片时,无计留伊住。

去住总由伊,莫把眉头聚。

安得并州快剪刀,割断相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