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下表选择或输入词牌名: 注:资料引用自《钦定词谱》。
清平乐词谱
清平乐 《宋史·乐志》:属大石调。《乐章集注》:越调。《碧鸡漫志》云:欧阳炯称李白有应制《清平乐》四首,此其一也,在越调,又有黄钟宫、黄钟商两音。《花庵词选》名《清平乐令》。张辑词有“忆著故山萝月”句,名《忆萝月》。张翥词有“明朝来醉东风”句,句《醉东风》。

清平乐 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平韵 李 白

  禁闱清夜  月探金窗罅 玉帐鸳鸯喷兰麝 时落银灯香灺 
  中中中仄中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

  女伴莫话孤眠  六宫罗绮三千 一笑皆生百媚 宸游教在谁边 
  中仄中仄平平中中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中中仄平平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若赵词之前结句法小异,李词之或押仄韵,皆变体也。但此调亦有填单遍者。宋施岳词,“水遥花暝,隔岸炊烟冷。十里垂杨摇嫩影,宿酒和愁多醒”。又,元张肯词“孤村虽小,几簇人家绕。菰叶纤纤波渺渺,摘得菰根多少”,即此前段也。注明不列。 韦庄词,前段起句“何处游女”,处字仄声;第二句“金线飘千缕”,金字平声;第三句“门外马嘶郎欲别”,门字平声,马字仄声;第四句“惆怅香闺暗老”,暗字仄声,又“燕拂画帘金额”,燕字、画字俱仄声;换头句“尽日相望王孙”,相字平声;第二句“尘满衣上泪痕”,尘字平声,满字、泪字俱仄声,又“含羞待月秋千”,待字仄声;第四句“扫即郎去归迟”,即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余参赵词。

又一体 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平韵 赵长卿

  鸿来燕去  又是秋光暮 冉冉流年嗟暗度 这心事 还无据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中仄平平仄

  寒窗露冷风清  旅魂幽梦频惊 何日利名俱赛 为予笑下愁城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此词前结六字折腰。 柳永词前段结句“那特地柔肠断”,特字仄声。

又一体 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仄韵 李 白

  画堂晨起 来报雪花坠 高卷帘栊看佳瑞 皓色远迷庭砌 
  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盛气光引炉烟 素影寒生玉佩 应是天仙狂醉 乱把白云揉碎 
  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此词全用仄韵,与前词前仄后平者不同。
历代作品
共548,分16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续上)
宋褧 (2首)
张翥 (4首)
白朴 (6首)
邵亨贞 (2首)
杨基 (1首)
文廷式 (4首)
朱彝尊 (1首)
王夫之 (1首)
纳兰性德 (7首)
陈维嵩 (1首)
项鸿祚 (1首)
近现代
弘一 (1首)
清平乐(元·宋褧)

武陵客舍小酌,与田夫相对酬酢,闻农师子喜诸人方饮他所,欢甚

花台竹坞。对雨罗尊俎。

邂逅田翁同笑语。问讯村墟禾黍。

酒徒咫尺高阳。粉营狎坐飞觞。

一种曲生风味,不知谁弱谁强。


清平乐 车厩道中(元·宋褧)

青松乌柏。寒日来车厩。

满目山明仍水秀。忍听玉骢驰骤。

画桥掩映山庄。酒旗摇曳林塘。

好在莺湖春色,笑人不暇飞觞。


清平乐(元·张翥)

先生醉也。甚矣吾衰也。

万物不如归去也。陶令真吾师也。

篱边菊蕊初黄。为花准备携觞。

只恐不如人意,风风雨雨重阳。


清平乐 酒后二首(元·张翥)

先生醉矣。

是事忘之矣。

欲友古贤谁可矣。

严子真其人矣。

问渠辛苦征鞍。

何如自在渔竿。

终办一丘隐计、西湖鸥鹭平安。


清平乐 寄山居道人约看杏花(元·张翥)

东风阵阵。第几番春信。

呆李痴桃消息近。写取鸾笺试问。

君家杨柳墙东。杏花初吐生红。

好唤一床金雁,明朝来醉春风。


清平乐 盛子昭花下欠伸美人图(元·张翥)

阶前昼永。绕石芭蕉影。

半亸云鬟慵不整。寂寞朝酲乍醒。

湘裙翠被风流。背人无限娇羞。

玉腕一双跳脱,欠伸浑是春愁。


清平乐(元·白朴)

同施景悦赌双陆,不胜戏作。

闲寻博奕。饱饭消长日。

自笑家储无甔石。百万都教一掷。

平生酒圣诗豪。韦娘局上相嘲。

今日风流磨折,翠裘输与絁袍。


清平乐 李仁山槛中蟠桃梅(元·白朴)

前村潇洒。雪径人回驾。

一槛谁移春造化。郁郁香浮月下。

青绫半护冰姿。宛然临水开时。

说与绿毛幺凤,不妨倒挂虬枝。


清平乐 咏木樨花(元·白朴)

碧云叶底。万点黄金蕊。

更看蔷薇清露洗。泽国秋光如水。

余生牢落江南。幽香鼻观曾参。

见说小山招隐,梦魂夜夜云岚。


清平乐 咏水仙花(元·白朴)

玉肌消瘦。彻骨熏香透。

不是银台金盏酒。愁杀天寒翠袖。

遗珠怅望江皋。饮浆梦到蓝桥。

露下风清月惨,相思魂断谁招。


清平乐 题阙(元·白朴)

朱颜渐老。白发添多少。

桃李春风浑过了。留得桑榆残照。

江南地迥无尘。老天一片闲云。

恋杀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


清平乐 题阙(元·白朴)

箜篌朱字。梦觉参差是。

不种仙家白玉子。着甚消□好事。

桃花门外重重。一言半语相通。

萦损题诗崔护,几回南陌春风。


清平乐 梨花(元·邵亨贞)

绿房深窈。疏雨黄昏悄。

门掩东风春又老。琪树生香缥缈。

一枝晴雪初乾。几回惆怅东阑。

料得和云入梦,翠衾夜夜生寒。


清平乐 碧桃(元·邵亨贞)

瑶笙吹罢。月满仙台下。

歌扇半攲羞淡冶。一点芳尘不惹。

临溪更洗残妆。低回玉洞春光。

换却当时脂脸,从教恼杀刘郎。


清平乐(明·杨基)

欺烟困雨,拂拂愁千缕。

曾把腰枝羞舞女,赢得轻盈如许。

犹寒未暖时光,将昏渐晓池塘。

记取春来杨柳,风流全在轻黄。


清平乐(清·文廷式)

春人婀娜。春恨吟难妥。

一缕酿香熏意可。独倚云屏闲坐。

林间百种莺啼。玉阶撩乱花飞。

生怕袜罗尘涴,黄昏深下犀帷。


清平乐 巴陵有二乔墓殆不足据喜其亭槛轩朗草树幽秀聊为题之(清·文廷式)

佩环声杳。日暮巴陵道。

眉样君山青未了。一例湘娥缥缈。

当年夫婿英雄。而今荒草吴宫。

休问香魂在否,年年点缀春风。


清平乐 有忆(清·文廷式)

画罗双凤。素舸曾相送。

一夕梨云无好梦。帘外月明如汞。

桃根桃叶谁怜。江南好暮秋天。

赢得楼头指点,木兰可是郎船。


清平乐 儗唐人(清·文廷式)

沈思梦里。一枕娇云腻。

似醉如矜眠又起。的的可郎心意。

征衫别泪千行。不浣为惜余香。

夜放相思无寐,罗帏况值初凉。


清平乐(清·朱彝尊)

齐心藕意,下九同嬉戏。

两翅蝉云梳未起,一十二三年纪。

春愁不上眉山,日长慵倚雕阑。

走近蔷薇架底,生擒蝴蝶花间。


清平乐 咏雨(清·王夫之)

归禽响暝。

隔断南枝径。

不管垂杨珠泪迸。

滴碎荷声千顷。

随波赚杀鱼儿。

浮萍乍满清池,谁信碧云深处,夕阳仍在天涯。


清平乐(清·纳兰性德)

将愁不去,秋色行难住。

六曲屏山深院宇,日日风风雨雨。

雨晴篱菊初香,人言此日重阳。

回首凉云暮叶,黄昏无限思量。


清平乐(清·纳兰性德)

风鬟雨鬓。偏是来无准。

倦倚玉阑看月晕。容易语低香近。

软风吹透窗纱。心期便隔天涯。

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


清平乐(清·纳兰性德)

凄凄切切,惨淡黄花节。

梦里砧声浑未歇,那更乱蛩悲咽。

尘生燕子空楼,抛残弦索床头。

一样晓风残月,而今触绪添愁。


清平乐(清·纳兰性德)

泠泠彻夜,谁是知音者,如梦前朝何处也,一曲边愁难写。

极天关塞云中,人随雁落西风。

唤取红巾翠袖,莫教泪洒英雄。


清平乐(清·纳兰性德)

烟轻雨小,望里青难了。

一缕断虹垂树杪,又是乱山残照。

凭高目断征途,暮云千里平芜。

日夜河流东下,锦书应托双鱼。


清平乐 忆梁汾(清·纳兰性德)

才听夜雨,便觉秋如许。

绕砌蛩螀人不语,有梦转愁无据。

乱山千叠横江,忆君游倦何方。

知否小窗红烛。照人此夜凄凉。


清平乐 发汉儿村题壁(清·纳兰性德)

参横月落,客绪从谁托。

望里家山云漠漠,似有红楼一角。

不如意事年年,消磨绝塞风烟。

输与五陵公子,此时梦绕花前。


清平乐·夜饮友人别馆,听年少弹三弦(清·陈维嵩)

帘前雨罢,一阵凄凉话。

城上老乌啼哑哑,街鼓已经三打。

漫劳醉墨纱笼,且娱别馆歌钟。

怪底烛花怒裂,小楼吼起霜风。


清平乐 池上纳凉(清·项鸿祚)

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

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

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

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


清平乐 赠许幻园(近现代·弘一)

城南小住。情适闲居赋。

文采风流合倾慕。闭户著书自足。

阳春常驻山家。金樽酒进胡麻。

篱畔菊花未老,岭头又放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