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下表选择或输入词牌名: 注:资料引用自《钦定词谱》。
清平乐词谱
清平乐 《宋史·乐志》:属大石调。《乐章集注》:越调。《碧鸡漫志》云:欧阳炯称李白有应制《清平乐》四首,此其一也,在越调,又有黄钟宫、黄钟商两音。《花庵词选》名《清平乐令》。张辑词有“忆著故山萝月”句,名《忆萝月》。张翥词有“明朝来醉东风”句,句《醉东风》。

清平乐 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平韵 李 白

  禁闱清夜  月探金窗罅 玉帐鸳鸯喷兰麝 时落银灯香灺 
  中中中仄中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

  女伴莫话孤眠  六宫罗绮三千 一笑皆生百媚 宸游教在谁边 
  中仄中仄平平中中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中中仄平平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若赵词之前结句法小异,李词之或押仄韵,皆变体也。但此调亦有填单遍者。宋施岳词,“水遥花暝,隔岸炊烟冷。十里垂杨摇嫩影,宿酒和愁多醒”。又,元张肯词“孤村虽小,几簇人家绕。菰叶纤纤波渺渺,摘得菰根多少”,即此前段也。注明不列。 韦庄词,前段起句“何处游女”,处字仄声;第二句“金线飘千缕”,金字平声;第三句“门外马嘶郎欲别”,门字平声,马字仄声;第四句“惆怅香闺暗老”,暗字仄声,又“燕拂画帘金额”,燕字、画字俱仄声;换头句“尽日相望王孙”,相字平声;第二句“尘满衣上泪痕”,尘字平声,满字、泪字俱仄声,又“含羞待月秋千”,待字仄声;第四句“扫即郎去归迟”,即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余参赵词。

又一体 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平韵 赵长卿

  鸿来燕去  又是秋光暮 冉冉流年嗟暗度 这心事 还无据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中仄平平仄

  寒窗露冷风清  旅魂幽梦频惊 何日利名俱赛 为予笑下愁城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此词前结六字折腰。 柳永词前段结句“那特地柔肠断”,特字仄声。

又一体 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仄韵 李 白

  画堂晨起 来报雪花坠 高卷帘栊看佳瑞 皓色远迷庭砌 
  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盛气光引炉烟 素影寒生玉佩 应是天仙狂醉 乱把白云揉碎 
  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此词全用仄韵,与前词前仄后平者不同。
历代作品
共548,分1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续上)
王炎2 (3首)
王质 (3首)
石正伦 (1首)
程武 (1首)
程节斋 (1首)
管鉴 (1首)
罗椅 (1首)
许棐 (1首)
贾逋 (1首)
赵与仁 (1首)
赵善括 (1首)
赵崇嶓 (2首)
赵汝迕 (1首)
连久道 (1首)
邵某 (1首)
陈克 (1首)
陈师道 (5首)
陈德武 (11首)
清平乐(宋·王炎2)

儿曹耳语。借问何处去。

家在翠微深处住。生计一犁春雨。

客中且恁浮游。莫将事挂心头。

纵使人生满百,算来更几春秋。


清平乐(宋·王炎2)

呢喃燕语。共诉春归去。

春去从他留不住。落尽枝头红雨。

老翁袖手优游。闲愁不到眉头。

过了麦黄椹紫,归期只在新秋。


清平乐(宋·王炎2)

一杯椒醑。惜饮难成醉。

爆竹声中人未睡。共道今宵守岁。

不如且就衾裯。谁能细数更筹。

三百六旬过了,明朝却是年头。


清平乐(宋·王质)

断桥流水。香满扶疏里。

忽见一枝明眼底。人在山腰水尾。

梨花应梦纷纷。征鸿叫断行云。

不见绿毛么凤,一方明月中庭。


清平乐(宋·王质)

从来清瘦。更被春僝僽。

瘦得花身无可有。莫放隔帘风透。

一枝相映孤灯。灯明不似花明。

细看横斜影下,如闻溪水泠泠。


清平乐(宋·王质)

江沙带湿。莎露和烟泣。

落日欲低红未入。悄悄暮峰凝立。

疏林秀色荒寒。频频驻骑回看。

应是梧桐影下,秋风蹙碎眉山。


清平乐(宋·石正伦)

香摇穗碧。梅巧红酥滴。

云涴宝钗蝉坠翼。娇小争禁酒力。

绣窗芳思迟迟。无端又敛双眉。

贪把兰亭学字,一冬忘了弹棋。


清平乐(宋·程武)

曳云摇玉。裙蹙秋绡幅。

学得琵琶依约熟。贪按雁沙新曲。

曲终满院春闲。清颦移上眉山。

心事怕人猜破,折花背插云环。


清平乐(宋·程节斋)

吾家三母。先后相为寿。

管领诸郎尽明秀。都是婺女星宿。

华筵今日居先。适逾甲子周天。

敬以庄椿为祝,举觞我愿年年。


清平乐(宋·管鉴)

未春先暖。天与梅花便。

点检枝头开已遍。一一檀心粉面。

巡檐索笑题诗。老怀不似当时。

犹有惜花心在,等闲羌管休吹。


清平乐(宋·罗椅)

明虹收雨。两桨能吴语。

人在江南荷叶浦。采得苹花无数。

梦中舞燕栖鸾。起来烟渚风湾。

一点愁眉天末,凭谁刬却春山。


清平乐(宋·许棐)

凤双鸾偶。天上人间有。

檐玉无声花影瘦。夜浅春浓时候。

别来几度寒宵。六桥风月迢迢。

灯下有谁相伴,一方红湿鲛绡。


清平乐(宋·贾逋)

薰梅染柳。借得东君手。

柳色梅香到樽前,摅写才华八斗。

当年占梦佳辰。今年乐事尤新。

日侍玉皇香案,钧天日月常春。


清平乐(宋·赵与仁)

柳丝摇露。不绾兰舟住。

人宿溪桥知那处。一夜风声千树。

晓楼望断天涯。过鸿影落寒沙。

可惜些儿秋意,等闲过了黄花。


清平乐(宋·赵善括)

断云漏雨。依约西山暮。

风定樯高须小住。不忍带将春去。

此行抑有求欤。青衣拟问平都。

万里一钩新月,相忘常在江湖。


清平乐(宋·赵崇嶓)

妒红欺绿。轻浪潮温玉。

鸾袖卷香金。娇怯未消寒粟。

锦衾初罢承欢。宿妆微褪香弯。

醉眼乍松还困,断云犹绕巫山。


清平乐(宋·赵崇嶓)

莺歌蝶舞。池馆春多处。

满架花云留不住。散作一川香雨。

相思夜夜情悰。青衫泪满啼红。

料想故园桃李,也应怨月愁风。


清平乐(宋·赵汝迕)

初莺细雨。杨柳低愁缕。

烟浦花桥如梦里。犹记倚楼别语。

小屏依旧围香。恨抛薄醉残妆。

判却寸心双泪,为他花月凄凉。


清平乐(宋·连久道)

阵鸿惊处。一网沈江渚。

落叶乱风和细雨。拨棹不如归去。

芦花轻泛微澜。蓬窗独自清闲。

一觉游仙好梦,任它竹冷松寒。


清平乐(宋·邵某)

阿郎去日。不道长为客。

底事桐庐无处觅。却得广州消息。

江头一支兰船。风雨湘妃庙前。

死恨无情江水,送郎一去三年。


清平乐(宋·陈克)

枕边清血。梦好离肠切。

笑倚柳条同挽结。满眼河桥烟月。

莺啼新晓珑。罗窗寂寞春空。

只许梦魂相近,此生枉是相逢。


清平乐(宋·陈师道)

秋声隐地。叶叶无留意。

冰簟流光团扇坠。惊起双栖燕子。

夜堂帘合回廊。风帏吹乱凝香。

卧看一庭名月,晓衾不耐初凉。


清平乐(宋·陈师道)

秋光烛地。帘幕生秋意。

露叶翻风惊鹊坠。暗落青林红子。

微行声断长廊。熏炉衾换生香。

灭烛却延明月,揽衣先怯微凉。


清平乐(宋·陈师道)

重重叠叠。娜娜裙千褶。

时样官黄香百叶。一岁相逢两节。

曲阑绕遍芳丛。一枝作意妍秾。

折得有谁相忆,却须还与秋风。


清平乐(宋·陈师道)

休休莫莫。更莫思量著。

记著不如浑忘著。百种寻思枉却。

绣囊锦帐吹香。雄蜂雌蝶难双。

眉上放开春色,眼前怜取新郎。


清平乐(宋·陈师道)

藏藏摸摸。好事争如莫。

背后寻思浑是错。猛与将来放著。

吹花卷絮无踪。晚妆知为谁红。

梦断阳台云雨,世间不要春风。


清平乐(宋·陈德武)

随风情性。聚散元无定。

雨过黄昏收拾尽。送出月明花影。

谁言出岫无心。腾腾飞上巫岑。

梦断不知何处,玉人鬓上斜簪。


清平乐(宋·陈德武)

娇声娇语。却似深闺女。

三叠琴心音一缕。躲在绿阴深处。

此音宁与人知。此身不与人欺。

薄暮背将斜月,噤声飞上高枝。


清平乐(宋·陈德武)

丝丝线线。惹起云根燕。

万里江山春欲遍。多在梨花庭院。

经旬一见通宵。恍如身在蓝桥。

记与巫山神女,不禁暮暮朝朝。


清平乐(宋·陈德武)

啾啾唧唧。夜夜鸣东壁。

如诉如歌如涕泣。乱我离怀似织。

画堂帘幕沈深。美人睡稳香衾。

懒妇知眠到晓,尔虫枉自劳心。


清平乐(宋·陈德武)

星星散散。绕地无人管。

一点寒光虽有烂。飞不到河西畔。

画堂花暗银釭。井阑添个双双。

欲照相思两字,藉风扶过虚窗。


清平乐(宋·陈德武)

黄梅雨住。青草池塘暮。

轻许天然乐两部。遥想周郎不顾。

生憎利口喃喃。凭谁井塞泥缄。

最是玉人枕上,几回梦断江南。


清平乐(宋·陈德武)

三三两两。夜夜教人想。

偷入霜绡斜隙帐。直到珊瑚枕上。

玉人梦绕江南。输他一饷肥甘。

莫恨我心儿毒,只因你口儿馋。


清平乐(宋·陈德武)

呼来吸去。毕竟为谁主。

软力慢扶花柳舞。禁不住颠狂处。

等闲天易凉炎。每教人爱人嫌。

最是相思病起,呼儿紧下珠帘。


清平乐(宋·陈德武)

天孙自织。经纬天南北。

明月楼台高百尺。玉手昔曾亲摘。

种榆人去何年。乘槎偶认张骞。

报道秋期近也,好将巧思相传。


清平乐(宋·陈德武)

轻姿傅粉。学得偷香俊。

百紫千红人未问。先与芳心折损。

一生天赋风流。不知节去蜂愁。

堪笑庄周老子,将身梦里追游。


清平乐(宋·陈德武)

娥眉淡伫。未约心先许。

坐待不来来又去。直到碧窗深处。

雨云偏妒妖娇。几孤三五良宵。

要见残妆新画,多应暮暮朝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