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下表选择或输入词牌名: 注:资料引用自《钦定词谱》。
乌夜啼词谱
乌夜啼 唐教坊曲名。《太和正音谱》注:南吕宫,又大石调。宋欧阳修词名《圣无忧》,赵令畤词名《锦堂春》。 按,郭茂倩《乐府诗集》有清商曲《乌夜啼》,乃六朝及唐人古今诗体,与此不同,此盖借旧曲名,另翻新声也。

乌夜啼 双调四十七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南唐 李煜

  昨夜风兼雨 帘帏飒飒秋声 烛残漏断频敧枕 起坐不能平 
  仄仄平平仄中平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仄平平

  世事漫随流水 算来一梦浮生 醉乡路稳宜频到 此外不堪行 
  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仄平平


此词前段起句五字,欧阳修《圣无忧》词及权无染词,正与此同。 欧词,前段第二句“十年一别须臾”,十字仄声;权词,后段第三句“与君高却看花眼”,高字平声。谱内据此,余参下词。

又一体 双调四十八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 赵令畤

  楼上萦帘弱絮 墙头碍月低花 年年春事关心事 肠断欲栖鸦 
  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中中中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舞镜鸾衾翠减 啼珠凤蜡红斜 重门不锁相思梦 随意绕天涯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中中中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按,此调五字起者,或名《圣无忧》;六字起者,或名《锦堂春》。宋人俱填《锦堂春》体,其实始于南唐李煜,本名《乌夜啼》也。《词律》反以《乌夜啼》为别名者误。惟《相见欢》一词,乃别名《乌夜啼》,与此无涉。 此调前段起句六字,宋人皆同,惟苏轼词,前后段第三句“若见故人须细问”、“更有鲈鱼堪切鲙”,平仄独异。 前段第一句,卢祖皋词“柳色津头泫绿”,柳字仄声;刘迎词“离恨远萦杨柳”,远字仄声,杨字平声。谱内据此,余参前词。

又一体 双调五十字,前后段各五句,两平韵 程 垓

  墙外雨肥梅子 阶前水绕荷花 阴阴庭户薰风洒 冰纹簟 怯菱芽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春尽难凭燕语 日长惟有蜂衙 沈香火冷珠帘暮 个人在 碧窗纱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此词前后段结句,作三字两句异。汲古阁本《书舟词》误刻《西江月》,《词律》犹沿其误。今从《词纬》改定,至《词律》收程珌词,乃《锦帐春》,与《锦堂春》迥别,另编不列。
历代作品
共39,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刘迎 (4首)
吴存 (1首)
杨维桢 (1首)
蔡松年 (1首)
乌夜啼(元·刘迎)
  押麻韵

离恨远萦杨柳,梦魂长绕梨花。

青衫记得章台月,归路玉鞭斜。

翠镜啼痕印袖,红墙醉墨笼纱。

相逢不尽平生事,春思入琵琶。


乌夜啼(元·刘迎)

菱鉴玉篦秋月,蕙炉银叶朝云。

宿酲人困屏山梦,烟树小江村。

翠甲未消兰恨,粉香不断梅魂。

离愁分付残春雨,花外泣黄昏。


锦堂春(元·刘迎)
  押支韵

墙角含霜树静,楼头作雪云垂。

钩帘鹊噪空庭晚,坐看月来时。

异域书迷雁足,幽闺镜掩虫丝。

一宵两地肠千转,惟有梦魂知。


锦堂春 西湖(元·刘迎)

水漫汀洲新绿,云开崦嶂微青。

残红不见成阴后,鶗鴂寂无声。

笑傲坡公一梦,风流杜牧三生。

西湖依旧人中意,来去竟难凭。


锦堂春 迎周明翁治中(元·吴存)

万里槎浮碧汉,十年鹄立红云。

龙墀乞得故乡身,风月许平分。

魏国归时已老,会稽仕日犹贫。

世间无此锦堂春,富贵少年人。


乌夜啼(元·杨维桢)

茏葱高树青门西,夜夜栖乌来上啼。

报君凶,报君喜,愿君高树成连理。

啼乌夜夜八九子,莫使君家高树移。

乌生八九乌散飞。


乌夜啼 留别赵粹文(元·蔡松年)
  押元韵

一段江山秀气,风流故国王孙。

三年不惯冰天雪,白璧借春温。

宦路常难聚首,别期先已销魂。

与君两鬓犹青在,梅竹老夷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