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下表选择或输入词牌名: 注:资料引用自《钦定词谱》。
太常引词谱
太常引 《太和正音谱》注:仙吕宫。一名《太清引》。韩淲词有“小春时候腊前梅”句,名《腊前梅》。

太常引 双调四十九字,前段四句四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 辛弃疾

  仙机似欲织纤罗 仿佛度金梭 无奈玉纤何 却弹作 清商恨多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平

  珠帘影里 如花半面 绝胜隔帘歌 世路苦风波 且痛饮 公无渡河 
  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中仄仄平平中中仄平平仄平


此词只此二体,所异者,前段第二句,或五字,或六字耳,俱有宋、元人词可校。此词前段第二句五字,别首前段第二、三句,“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飞字平声,把字仄声;许有壬词,后段第三句“双桧插天青”,双字平声;辛词别首,第五句“人道是清光更多”,人字平声,张埜词“趁秋满天香桂枝”,秋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余参高词。

又一体 双调五十字,前段四句四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 高观国

  玉肌亲衬碧霞衣 似争驾 翠鸾飞 羞问武陵溪 笑女伴 东风醉时 
  仄平平仄仄平平中中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不飘红雨 不贪青子 冷淡却相宜 春晚涌金池 问一片 将愁寄谁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此词前段第二句六字,如韩淲词之“还知道为谁开”,《梅苑》词之“梅梢上又春归”,沈端节词之“都知解送人行”,韩玉词之“几曾放梦魂闲”,陈孚词之“记生母在今朝”,俱与此词同,但平仄小异耳,谱内参之,余与辛词无异。
历代作品
共133,分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续上)
许有孚 (4首)
许桢 (4首)
陈孚 (2首)
马熙 (4首)
马需庵 (1首)
魏初 (1首)
倪瓒 (2首)
元好问 (8首)
刘因 (3首)
刘秉忠 (6首)
太常引(元·许有孚)

靓妆仙子谢纤秾。

独立水云红。

绰约画阑东。

似姑射、冰肌雪容。

翠盘承月,玉杯擎露,粲粲蕊珠宫。

真赏有邻翁。

画添入、霓裳曲中。


太常引(元·许有孚)

藕花无数半开时。

池上客来稀。

杖屦独徘徊。

忽翠盖、因风尽攲。

天工妆景,水神输供,陶写费新诗。

身外杳难期。

笑士价、才堪五皮。


太常引(元·许有孚)
  押真韵

水文湘簟织霜筠。

座客句清新。

何物是红尘。

更着个、渔舟写真。

赵公琴鹤,谢家丝竹,漉酒又陶巾。

不独太平民。

好凤阁、鸾坡旧人。


太常引(元·许有孚)

绿衣持节拥亭亭。

玉立万娉娉。

一见寸心倾。

任诗画、无声有声。

新篁摇葆,苍梧张盖,山色入帘青。

云淡午风轻。

看树影、西窗又横。


太常引(元·许桢)

西池池上好新亭。

红翠斗娉婷。

翠盖几翻倾。

听水上、红妆笑声。

归来乡社,不关尘事,活计问樵青。

世事一毫轻。

看西泠、晴云暮横。


太常引(元·许桢)
  押真韵

藕花香里有丛筠。

照水绿梢新。

清洁出风尘。

似特与、幽人写真。

门无俗客,地多清兴,羽扇白纶巾。

甘作太平民。

故自谓、羲皇上人。


太常引(元·许桢)

淡妆素服更纤浓。

清致不须红。

伫目画桥东。

一扫尽、人间冶容。

麻姑何在,嫦娥昨夜,飞出广寒宫。

天亦为诗翁。

把好景、都移此中。


太常引 和(元·许桢)

池亭荷净纳凉时。

四面柳依稀。

棹得酒船回。

看风里、沙巾半攲。

残霞照水,夕阳明树,天付画中诗。

应不负归期。

更谁看、桃花面皮。


太常引(元·陈孚)
  押元韵

短衣孤剑客乾坤。

奈无策,报亲恩。

三载隔晨昏。

更疏雨、寒灯断魂。

赤城霞外,西风鹤发,犹想倚柴门。

蒲醑谩盈尊。

倩谁写、青衫泪痕。


太常引 端阳日当母诞不得归(元·陈孚)
  押萧韵

彩彩堂上簇兰翘。

记生母,在今朝。

无地捧金蕉。

奈烟水、龙沙路遥。

碧天迢递,白云何处,风急雨潇潇。

万里梦魂消。

待飞逐、钱唐夜潮。


太常引(元·马熙)

园中风物水中亭。

消得两娉娉。

浊酒卷荷倾。

早洗尽、筝声笛声。

四堤晴柳,一天花气,付与晚山青。

飞絮挟云轻。

任膝上、瑶琴自横。


太常引(元·马熙)

露桃云杏不胜秾。

合让水花红。

别种出林东。

为冰雪、相看改容。

洹堂双瓮,此时千叶,愁绝閟珠宫。

贮酒待吟翁。

念畴昔、时来一中。


太常引(元·马熙)
  押真韵

迟红酣日照修筠。

光景一时新。

万物却游尘。

看出浴、温泉太真。

榜上龙虎,班头鹓鹭,无复困冠巾。

花亦识天民。

问身到、黄扉几人。


太常引 补和可翁四首(元·马熙)

园池多在魏公时。

盛极自然稀。

天遣可翁回。

要扶起、台倾榭攲。

圭塘如此,藕花无数,一笑领翁诗。

帝里不须期。

怕韡似、三司面皮。


太常引 寄保下郝遂初(元·马需庵)

人生能得几相逢。

漫中夜,忆元龙。

白发调儿童。

问百巧、谁教百穷。

几时携手,浮香亭上,一醉发春红。

天地醉乡中。

放长袖、婆娑晚风。


太常引(元·魏初)

党氏园亭红梅,次徐子方韵

亭亭清瘦阿谁邻。

合占了、百花春。

蜂蝶漫成群。

只山月、淡烟最亲。

旧家窗户,精神好在,红簇麝香新。

有酒到吾唇。

更拚作、花边醉人。


太常引 伤逝(元·倪瓒)
  押麻韵

门前杨柳密藏鸦。

春事到桐花。

敲火试新茶。

想月佩、云衣故家。

苔生雨馆,尘凝锦瑟,寂寞听鸣蛙。

芳草际天涯。

蝶栩栩、春晖梦华。


太常引 寿彝斋(元·倪瓒)

柳阴濯足水侵矶。

香度野蔷薇。

芳草绿萋萋。

问何事、王孙未归。

一壶浊酒,一声清唱,帘幕燕双飞。

风暖试轻衣。

介眉寿、遥瞻翠微。


太常引(元·元好问)
  押真韵

寄酒泉帅张奥子明,子明鄠阳关去酒泉百里而远,故云

田园松菊自由身。

鞍马老红尘。

鹅鸭恼比邻。

算未羡、凌烟写真。

花时风雨,长年哀乐,白发为谁新。

休唱渭城春。

怕忆着、西州故人。


太常引(元·元好问)
  押先韵

予年廿许,时自秦州侍下,还太原,路出乡绛阳。适郡人为观察判官祖道道傍。少年有与红袖泣别者,少焉车马相及,知其为观察之孙振之也。所别即琴姬阿莲,予尝以诗道其事。今二十五年,岁辛巳,振之因过予,语及旧游,恍如隔世,感念今昔,殆无以为怀,因为赋此

渚莲寂寞倚秋烟。

发幽思、入哀弦。

高树记离筵。

似昨日、邮亭道边。

白头青鬓,旧游新梦,相对两凄然。

骄马弄金鞭。

也曾是、长安少年。


太常引(元·元好问)

东原上清宫,同杨飞卿夜话汝梁旧游,追怀钦叔内翰。飞卿名鸿,有诗名东州

十年流水共行云。

相见重情亲。

沧海坐扬尘。

便疑是、前身后身。

风台月榭,舞裙歌扇,乐事几回新。

莫话洛阳春。

更谁似、金銮故人。


太常引(元·元好问)

为东原范尊师寿。范新得曹夫人,所画松上幽人图,上有曹道冲题诗

衣冠人物渺翩翩。

天地一臞仙。

来自范公泉。

管家在、三山洞天。

一簪华发,一篇秋水,得意已忘言。

图画看他年。

与松上、幽人并传。


太常引(元·元好问)

五云楼观日华东。

看天上、建章宫。

人海混渔龙。

比自古、中原更雄。

紫垣星月,禁阶灯火,朝马闹晨钟。

一梦转头空。

恍犹在、邯郸道中。


太常引(元·元好问)
  押寒韵

水光林影入凭阑。

花柳占春宽。

三月锦成团。

为洗尽、山阴暮寒。

玉峰诗老,为君吟啸,不醉有余欢。

人物后来看。

□画作、临流幼安。


太常引(元·元好问)

东园歌管日相娱。

佳酿出兵厨。

陶写在桑榆。

便鹤到、扬州未如。

攲红浓露,绿阴清吹,长□下楼居。

高枕即吾庐。

更何待、将宫报书。


太常引(元·元好问)
  押阳韵

官街杨柳絮飞忙。

鞍马送年芳。

诗兴更教狂。

算能醉、花前几场。

满城桃李,一枝香雪,不属富家郎。

风雨没商量。

快来与、梨化洗妆。


太常引(元·刘因)
  押歌韵

临流相唤百东坡。

君试舞,我当歌。

不乐欲如何。

看白发、今年渐多。

青天白日,斜风细雨,尽付一渔蓑。

天地作行窝。

把万物、都名太和。


太常引(元·刘因)
  押歌韵

冥鸿有意避云罗。

问何处,是行窝。

今古一渔蓑。

收揽了、闲人最多。

求田问舍,君休笑我,两鬓已成皤。

髀肉尽消磨。

浑换得、功名几何。


太常引(元·刘因)

男儿勋业古来难。

叹人世,几千般。

一梦觉邯郸。

好看得、浮生等闲。

红尘尽处,白云堆里,高卧对青山。

风味似陈抟。

休错比、当年谢安。


太常引(元·刘秉忠)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风雨不须归。

管甚做、人间是非。

两肩云衲,一枝筇杖,尽日可忘机。

之子欲何为。

归去来、山猿怪迟。


太常引(元·刘秉忠)
  押先韵

衲衣藤杖是吾缘。

好归去,旧林泉。

富贵任争先。

总不较、诸公著鞭。

雁飞汾水,鹤归华表,人事又千年。

沧海变桑田。

谁知有、壶中洞天。


太常引(元·刘秉忠)

青山憔悴锁寒云。

站路上,最伤神。

破帽鬓沾尘。

更谁是、阳关故人。

颓波世道,浮云交态,一日一番新。

无地觅松筠。

看青草、红芳斗春。


太常引(元·刘秉忠)

长安三唱晓鸡声。

谁不被,利名惊。

搅镜照星星。

都老却、当年后生。

山林苍翠,江湖烟景,归去没人争。

休望濯尘缨。

几时得、沧浪水清。


太常引 武候(元·刘秉忠)

至人视有一如无。

见义处,便相扶。

三顾出茅庐。

莫不是、先生有图。

拯危当世,觉民斯道,佩玉已心枯。

遗恨失吞吴。

真个是、男儿丈夫。


太常引 鲁仲连(元·刘秉忠)

当时六国怯强秦。

使群策,日纷纷。

谈笑却三军。

算自古、谁如此君。

一心忠义,满怀冰雪,功就便抽身。

富贵若浮云。

本是个、江湖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