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下表选择或输入词牌名: 注:资料引用自《钦定词谱》。
西江月词谱
西江月 唐教坊曲名。《乐章集》注:中吕宫。欧阳炯词,有“两岸苹香暗起”句,名《白苹香》;程珌词,名《步虚词》;王行词,名《江月令》。

西江月 双调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一叶韵 柳 永

  凤额绣帘高卷 兽钚朱户频摇 两竿红日上花梢 春睡恹恹难觉 
  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

  好梦枉随飞絮 闲愁浓胜香醪 不成雨暮与云朝 又是韶光过了 
  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


此调始于南唐欧阳炯,前后段两起句,俱叶仄韵,自宋苏轼、辛弃疾外,填者绝少,故此词必以柳词为正体。沈伯时《乐府指迷》云:《西江月》第二句平声韵,第四句就平声切去押仄韵,如平声押“东”字,仄声须押“董、冻”字韵,不可随意押入他韵。其说正与柳词体合。若吴词之两段各韵,欧词之添字,赵词之不叶韵,皆变体也。 前段第四句,晏几道词“晓镜心情更懒”,更字仄声;后段第三句,司马光词“笙歌散后酒微醒”,笙字平声;末句,欧阳炯词“犹占凤楼春色”,凤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之,余参下词。

又一体 双调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两叶韵 苏 轼

  点点楼头细雨 重重江外平湖 当年戏马会东徐 今日凄凉南浦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

  莫恨黄花未吐 且教红粉相扶 酒阑不必看茱萸 俯仰人间今古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此词两起句俱叶仄韵,欧阳炯“水上鸳鸯”词、辛弃疾“贪数明朝”词,即此体也,其可平可仄,与柳词同,故不复注。 按,欧阳韵,以“力、色”叶“衣、眉、期、枝”,盖遵古韵“陌、锡、职”通“寘、未”,以四支无入声也,不若苏词韵之“虞、麌、遇”本部三声者为合法,故采苏词为谱。

又一体 双调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一叶韵 吴文英

  枝袅一痕雪在 叶藏几豆春浓 玉奴最晚嫁春风 来结梨花幽梦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

  香力添熏罗被 瘦肌犹怯冰绡  绿阴青子老溪桥 羞见东邻娇小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


此与柳词同,惟前后段各韵异。周紫芝“池面风翻”词,正与之合。

又一体 双调五十一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两仄韵 欧阳炯

  月映长江秋水  分明冷浸星河  浅沙汀上白云多 雪散几丛芦苇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扁舟倒映寒潭里  烟光远罩轻波  笛声何处响渔歌 两岸苹香暗起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此见《尊前集》,换头句较“水上鸳鸯”词多一字,但此词押韵,又与诸家不同。按,古韵从无“五歌”通“四寘”之例,此盖以“苇、起”押“水、里”,“多、歌”押“河、波”也。唐人有间押之法,采以备体。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 赵以仁

  夜半沙痕依约 雨余天气溟蒙 起行微月遍池东 水影浮花 花影动帘栊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量减难追醉白 恨长莫尽题红 雁声能到画楼中 也要玉人 知道有秋风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此词两结句,不叶仄韵,又各添三字,作九字句,见周密《绝妙好词》选本。宋、元人无填此者,采之以备一体。
历代作品
共731,分2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续上)
张孝忠 (1首)
张师师 (1首)
张抡 (11首)
张生2 (1首)
张纲 (1首)
张继先 (1首)
张良臣 (1首)
徐俨夫 (1首)
惠洪 (3首)
方信孺 (1首)
曹希蕴 (1首)
曾揆 (1首)
朱熹 (2首)
李壁 (1首)
李处全 (3首)
李昴英 (1首)
西江月(宋·张孝忠)

堂上簪缨交错,花间帘幕高张。

与君一咏一飞觞。莫笑诗狂饮畅。

满路光风转蕙,吟边宫柳斜行。

新词妙绝动宫墙。紫诰黄麻天上。


西江月(宋·张师师)

一种何其轻薄,三眠情意偏多。

飞花舞絮弄春和。全没些儿定个。

踪迹岂容收拾,风流无处消磨。

依依接取手亲挼。永结同心向我。


西江月(宋·张抡)

一梦浮生未觉,三冬短晷堪惊。

天高谁解挽长绳。系住流年光景。

须信阴阳有定,非关岁月无情。

若教心地湛然清。日在壶中自永。


西江月(宋·张抡)

剪就碧云闹叶,刻成紫玉芳心。

浅春不怕峭寒侵。暧彻薰笼瑞锦。

花里清芬独步,尊前胜韵难禁。

飞香直到玉杯深。消得厌厌痛饮。


西江月(宋·张抡)

仙道于人不□,□□□□□□。

坎离□□□无穷。不信浮生若梦。

君看□□窨雪,寻常见睍消熔。

能令新旧再相逢。此是如何作用。


西江月(宋·张抡)

独坐闲观瑞雪,方知造化无偏。

不论林木与山川。白玉一时装遍。

梁苑休寻赋客,山阴莫上溪船。

三杯醉□意陶然。梦后瑶台阆苑。


西江月(宋·张抡)

四序常如转毂,百年须待春风。

江梅何事向严冬。早有清香浮动。

只为六阴极处,一阳已肇黄宫。

阴阳迭用事何穷。此是乾坤妙用。


西江月(宋·张抡)

雪似琼花铺地,月如宝鉴当空。

光辉上下两相通。千古谁窥妙用。

若悟珠生蚌腹,方知非异非同。

阴阳相感有无中。恍惚已萌真种。


西江月(宋·张抡)
  押歌韵

有限光阴过隙,无情日月飞梭。

春花秋月暗消磨。一岁相看又过。

逢酒须成痛饮,临风莫厌高歌。

虚名微利两如何。识破方知恁么。


西江月(宋·张抡)

雅士常多雅□,□□□□□怀。

雪溪□□□舟来。兴尽何须见戴。

恰似□云出岫,岂拘宇内形骸。

超然物外远尘埃。到此方为自在。


西江月(宋·张抡)

冬至一阳初动,鼎炉光满帘帏。

五行造化太幽微。颠倒难穷妙理。

遇此急须进火,速修犹恐迟迟。

茫茫何处问天机。要悟须凭师指。


西江月(宋·张抡)

密布同云万里,六飞玉糁琼铺。

清歌妙舞拥红炉。犹恨寒侵尊俎。

谁念山林路险,独行跣足樵夫。

莫惊苦乐□殊途。阳□皆由阴注。


西江月(宋·张抡)

卷地朔风凛凛,漫天瑞雪霏霏。

园林万木变枯枝。因甚松篁独翠。

只为春花竞发,却教秋叶争飞。

若无荣盛便无衰。悟此方名达理。


西江月(宋·张生2)

一望朱楼巧小,四边绣幕低垂。

个人活脱似杨妃。倚遍阑干十二。

最苦两双情眼,难禁四只愁眉。

无言回首日沉西。不道一声安置。


西江月(宋·张纲)

易老方惊岁晚,难禁又报生朝。

从他华发转萧萧。且共尊前一笑。

为具随宜饾饤,烘堂不用笙箫。

只烦欢伯散无憀。醉里追回年少。


西江月(宋·张继先)

蓬户横开岑寂,寒窗侧映清晖。

竹风偷入五香帏。还有好音相惠。

须信毫芒可入,明珠胎里忘机。

宵征夜宴是和非。月府仙人无愧。


西江月(宋·张良臣)

四壁空围恨玉,十香浅捻啼绡。

殷云度雨井桐凋。雁雁无书又到。

别后钗分燕股,病余镜减鸾腰。

蛮江豆蔻影连梢。不道参横易晓。


西江月(宋·徐俨夫)

曲折迷春院宇,参差近水楼台。

吹箫人去燕归来。空有落梅香在。

花底三更过雨,酒阑一枕惊雷。

明朝飞梦隔天涯。肠断流莺声碎。


西江月(宋·惠洪)

十指嫩抽春笋,纤纤玉软红柔。

人前欲展强娇羞。微露云衣霓袖。

最好洞天春晚,黄庭卷罢清幽。

凡心无计奈闲愁。试拈花枝频嗅。


西江月(宋·惠洪)

入骨风流国色,透尘种性真香。

为谁风鬓涴新妆。半树入村春暗。

雪压枝低篱落,月高影动池塘。

高情数笔寄微茫。小寝初开雾帐。


西江月(宋·惠洪)

大厦吞风吐月,小舟坐水眠空。

雾窗春晓翠如葱。睡起云涛正涌。

往事回头笑处,此生弹指声中。

玉笺佳句敏惊鸿。闻道衡阳价重。


西江月(宋·方信孺)

碧洞青崖著雨,红泉白石生寒。

朅来十月九湖山。人笑元郎太漫。

绝壑偏宜叠鼓,夕阳休唤归鞍。

兹游未必胜骖鸾。聊作湖南公案。


西江月(宋·曹希蕴)

零落不因春雨,吹嘘何假东风。

纱窗一点自然红。费尽工夫怎种。

有艳难寻腻粉,无香不惹游蜂。

更阑人静画堂中。相伴玉人春梦。


西江月(宋·曾揆)

檐雨轻敲夜夜,墙云低度朝朝。

日长天气已无聊。何况洞房人悄。

眉共新荷不展,心随垂柳频摇。

午眠仿佛见金翘。惊觉数声啼鸟。


西江月(宋·朱熹)

堂下水浮新绿,门前树长交枝。

晚凉快写一篇诗。不说人间忧喜。

身老心闲益壮,形癯道胜还肥。

软轮加璧未应迟。莫道前非今是。


西江月(宋·朱熹)

睡处林风瑟瑟,觉来山月团团。

身心无累久轻安。况有清池凉馆。

句稳翻嫌白俗,情高却笑郊寒。

兰膏元自少陵残。好处金章不换。


西江月(宋·李壁)

又送鹏程轩翥,几看驹隙推移。

多端时事只天知。不饮沈忧如醉。

白首已甘蓬艾,苍生正倚丞疑。

楚台风转一帆吹。朝列问君来未。


西江月(宋·李处全)

南国一分春色,东窗八面光风。

女兄欢笑酒尊同。满眼儿孙群从。

但愿年逾百岁,何妨时醉千钟。

朱颜绿发照青铜。要看如龙如凤。


西江月(宋·李处全)

窗户风薰端午,楼台月满中秋。

阴晴寒暑总无忧。几事不如重九。

落帽何羞种种,看山都付悠悠。

黄花已作醉乡游。梦觉黄花在手。


西江月(宋·李处全)

婥婥妆楼红袖,亭亭将阃青油。

东皇天巧世无俦。定有司花妙手。

十里香风晓霁,千家绮陌春游。

竹西路转古扬州。歌吹只应如旧。


西江月(宋·李昴英)

小鹢载池心月,长虹夸水中天。

主人情重客留连。便欲乘风寒殿。

霜竹且传秋信,镜蕖不作春妍。

夜凉正好倒金船。朔饮而今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