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下表选择或输入词牌名: 注:资料引用自《钦定词谱》。
感皇恩词谱
感皇恩 唐教坊曲名。陈旸《乐书》:祥符中,诸工请增龟兹部如教坊,其曲有双调《感皇恩》。《金词》注:大石调;《中原音韵》注:南吕宫。党怀英词,名《叠萝花》。

感皇恩 双调六十七字,前后段各七句,四仄韵 毛 滂

  绿水小河亭 朱阑碧甃 江月娟娟上高柳 画楼缥缈 尽挂窗纱帘绣 月明知我意 来相就 
  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平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平仄中平平仄仄平平仄

  银字吹笙 金貂取酒 小小微风弄襟袖 宝熏浓炷 人共博山烟瘦 露凉钗燕冷 更深后 
  中仄中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中仄中仄中平平仄中平中仄中中中仄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若晁词、贺词之偷声,周词之添字,赵词、汪词之减字,皆变体也。 按,此调前后段第三句,宋词例作拗体,俱平仄平平仄平仄,惟程大昌词,“老幼欢迎僮婢喜”、“文字流传曾贵纸”,僮字、曾字俱平声,婢字、贵字俱仄声;又,前后段第六、七句,宋词俱作仄平平仄仄,平平仄,或仄仄仄,惟陆敦信词,“风头日脚下,人空老”、“而今酒兴减,诗情少”,日字、酒字俱仄声,刘镇词,“儿孙列两行,莱衣戏”、“十分才一分,那里暨”,行字、分字俱平声。至前段第二句,毛词别首云,“饮少辄醉”,饮少二字俱仄声;后段第一、二句,晁补之词云,“凭谁向道,流水一瞬”,谁字平声,向道二字俱仄声,别首云,“繁枝高荫,疏枝低绕”,低字平声,晁冲之词云,“熟睡起来,宿酲微带”,熟字、宿字俱仄声。赵企词云,“千里断肠,关山古道”,周紫芝词云,“此去常恨,相从无路”,《梅苑》词云,“堪赏占断,三春先手”,平仄各自不同,填者审择一体,庶不混淆,故详注不取参校,其余可平可仄,悉参谱内六词。至周词换头句“洞房见说”,平仄全异,亦不校注。

又一体 双调六十七字,前后段各八句,五仄韵 晁冲之

  蝴蝶满西园 啼莺无数 水阁桥南路 凝伫 两行烟柳 吹落一池飞絮 秋千斜挂起 人何处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把酒劝君 闲愁莫诉 留取笙歌住 休去 几多春色 怎禁许多风雨 海棠花谢也 君知否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此与毛词同,惟前后段第三句各藏短韵。 按,沈伯时《乐府指迷》,所谓句中韵,歌时应拍,不可不押者也。

又一体 双调六十七字,前后段各八句,六仄韵 贺 铸

  兰芷满汀洲 游丝横路 罗袜尘生步 回顾 整鬟颦黛 脉脉多情难诉 细风吹柳絮 人南渡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回首旧游 山无重数 花底深朱户 何处 半黄梅子 向晚一帘疏雨 断魂分付与 春归去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此亦与毛词同,惟前后段第三句藏短韵,第六句又各多押一韵异。

又一体 双调六十八字,前后段各七句,四仄韵 周邦彦

  露柳好风标 娇莺能语 独占春光最多处 浅颦轻笑 未肯等闲分付 为谁心子里 长长苦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洞房见说 云深无路 凭仗青鸾道情素 酒空歌断 又被江涛催度 怎奈何 言不尽 愁无数 
  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此亦与毛词同,惟后段第六句添一字异。

又一体 双调六十八字,前后段各七句,四仄韵 周紫芝

  无事小神仙 世人谁会 著甚来由自萦系 人生须是 做些闲中活计 百年能几许 无多子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近日谢天 与片闲田地 作个茅堂待打睡 酒儿熟也 赢取山中一醉 人间如意事 只此是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


此亦与毛词同,惟后段第二句添一字异。 此词前后段第五句,“活”字、“一”字俱入声,此即《乐府指迷》所谓以入替平之法,不可以上去声字替。填者审之。

又一体 双调六十五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 赵长卿

  景物一番新 熙熙时候 小院融和渐长昼 东君有意 为怜纤腰消瘦 软风吹破眉间皱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袅袅枝头 轻黄微透 舞到春深转清秀 锦囊多感 又更新来伤酒 断肠无语凭阑久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此亦与毛词同,惟前后结两句各减一字,俱作七字一句异。

又一体 双调六十六字,前后段各七句,四仄韵 汪 莘

  年少寻芳 早春时节 飞去飞来似胡蝶 如今老大 懒趁五陵豪侠 梦中时听得 秦箫咽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割断人间 柳枝桃叶 海上书来恨离别 旧游还在 空锁云霞万叠 举杯相忆处 青天月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此亦与毛词同,惟前段第一句减一字异。按,《中州乐府》党怀英词,前起二句“碧玉撚条,蓝袍裁叶”,正与此同。至后段第五句第五字,诸家例用平声,周紫芝用以入替平之法,此词独用去声,偶然不同,恐非定格也。
历代作品
共170,分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续上)
邹应博 (1首)
陆蕴 (1首)
马子严 (1首)
魏了翁 (1首)
黄人杰 (1首)
黄升 (1首)
丘崇 (1首)
刘镇 (1首)
吴潜 (1首)
周紫芝 (5首)
周邦彦 (1首)
康与之 (1首)
张先 (3首)
无名氏 (5首)
晁冲之 (2首)
晁端礼 (1首)
晁补之 (2首)
曾觌 (1首)
朱敦儒 (3首)
感皇恩(宋·邹应博)

觅得个州儿,稍供彩戏。

多谢天公为排备。

一轮明月,酝作清廉滋味。

倾入寿杯里,何妨醉。

我有禄书,呈母年万计。

八十三那里暨。

便和儿算,恰一百四十地。

这九千余岁,长随侍。


感皇恩(宋·陆蕴)

残角两三声,催登古道。

远水长山又重到。

水声山色,看尽轮蹄昏晓。

风头日脚下,人空老。

匹马旧时,西征谈笑。

绿鬓朱颜正年少。

旗亭斗酒,任是十千倾倒。

面今酒兴减,诗情少。


感皇恩(宋·马子严)

深约海棠开,一庭儿女。

共插满头笑相语。

入春准备了,到今朝团聚。

近来都不怕,风和雨。

一个一杯,君山绿醑。

何必贪多似彭祖。

但须看遍,子生孙孙生子。

便年年拼一醉,花前舞。


感皇恩(宋·魏了翁)

三峡打头风,吹回荆步。

坎止流行谩随遇。

须臾风静,重踏西来旧武。

世间忧喜地,分明觑。

喜事虽新,忧端依旧,徒为岷峨且欢舞。

阴云掩映,天末扣阍无路。

一鞭归去也,鸥为侣。


感皇恩(宋·黄人杰)

秋色满西湖,雨添新绿。

一派烟光望中足。

清香十里,画舸去来相逐。

酒酣时听得,渔家曲。

人道似郎,郎还第六。

云水相逢未谙熟。

晚来风静,闲浸几枝红玉。

水神应不禁,江妃浴。


感皇恩(宋·黄升)

骑鹤上扬州,腰缠十万。

拈起诗人旧公案。

看山看水,此去胜游须遍。

烦君收拾取,归吟卷。

少日风流,暮年萧散。

佳处何妨小留款。

沙河塘上,落日绣帘争卷。

也须拂拭起,看花眼。


感皇恩(宋·丘崇)

时节近中秋,桂花天气。

忆得熊罴梦呈瑞。

向来三度,恨被一官萦系。

今朝称寿,也休辞醉。

斑衣戏彩,薄罗初试。

华发双亲剩欢喜。

功名荣贵,未要匆匆深计。

一杯先要祝,千百岁。


感皇恩(宋·刘镇)

八十最风流,那谁不喜。

况是精神可人意。

太公当日,未必荣华如此。

儿孙列两行,莱衣戏。

好景良辰,满堂和气。

唱个新词管教美。

愿同彭祖,尚有八百来岁。

十分才一分,那里暨。


感皇恩(宋·吴潜)

老去最难禁,流光如水。

甲子徒头试□指。

年年生日,怕被旁人拈起。

若攀儿额,颓龄犹未。

方丈瀛洲,蓝溪碧沚。

转眼鲈莼便秋意。

君主定许,整顿江头行李。

角巾归去也,休里第。


感皇恩(宋·周紫芝)

玉箸点椒花,年华又杪。

绛蜡烧残暗催晓。

小窗醒处,梦断月斜江悄。

故山春欲动,归程杳。

天意不放,人生长少。

富贵应须致身早。

此宵长愿,赢取一尊娱老。

假饶真百岁,能多少。


感皇恩(宋·周紫芝)

何处是云庵,本来无住。

云共谁来共谁去。

菊篱杯酒,聊为渊明频举。

幅巾应屡湿,斜川雨。

此去常恨,相从无路。

记取孤飞水边鹭。

重来一笑,又是柳飞残絮。

梦魂飞不到,君闲处。


感皇恩(宋·周紫芝)

无事小神仙,世人谁会。

著甚来由自萦系。

人生须是,做些闲中活计。

百年能几许,无多子。

近日谢天,与片闲田地。

作个茅堂待打睡。

酒儿熟也,赢取山中一醉。

人间如意事,只此是。


感皇恩(宋·周紫芝)

江上一山横,偶来同住。

山北山南共来去。

今朝何事,目送征鸿轻举。

可堪吹不断,梨花雨。

千里莫厌,重霄云路。

飞下彤庭伴鹓鹭。

紫骝乌帽,看尽章台风絮。

故人应问我,今何处。


感皇恩(宋·周紫芝)

残月挂征鞍,路长山绕。

独拥寒貂犯霜晓。

水边林下,孤负此生多少。

星星空满鬓,因谁有。

不如办个,短蓑长钓。

唤取轻鸥伴人老。

思量也胜,看人眉头眼脑。

世间浑是梦,何时了。


感皇恩(宋·周邦彦)

露柳好风标,娇莺能语。

独占春光最多处。

浅颦轻笑,未肯等闲分付。

为谁心子里,长长苦。

洞房见说,云深无路。

凭仗青鸾道情素。

酒空歌断,又被涛江催去。

怎奈向、言不尽,愁无数。


感皇恩(宋·康与之)

一雨一番凉,江南秋兴。

门掩苍苔锁寒径。

红尘不到,尽日鸟啼人静。

绿荷风已过,摇香柄。

澹阴未解,园林清润。

一片花飞堕红影。

残书读尽,袖手高吟清咏。

任从车马客,劳方寸。


感皇恩(宋·张先)

延寿芸香七世孙。

华轩承大对,见经纶。

溟鱼一息化天津。

袍如草,三百骑,从清尘。

玉树莹风神。

同时棠棣萼,一家春。

十年身是凤池人。

蓬莱阁,黄合主,迟谈宾。


感皇恩(宋·张先)
  押真韵

万乘靴袍御紫宸。

挥豪敷丽藻,尽经纶。

第名天陛首平津。

东堂桂,重占一枝春。

殊观耸簪绅。

蓬山仙话重,霈恩新。

暂时趋府冠谈宾。

十年外,身是凤池人。


感皇恩(宋·张先)

廊庙当时共代工。

睢陵千里远,约过从。

欲知宾主与谁同。

宗枝内,黄阁旧,有三公。

广乐起云中。

湖山看画轴,两仙翁。

武林嘉语几时穷。

元丰际,德星聚,照江东。


感皇恩(宋·无名氏)

剪玉蹙花苞,腊寒时候。

间竹横溪自清瘦。

黄昏时候,拂拂暗香微透。

寿阳妆面恨,眉频斗。

堪赏占断,三春先手。

不是东君意偏有。

百花羞尽,故教孤芳独秀。

只愁明月夜,笛声奏。


感皇恩(宋·无名氏)

暖律破寒威,春回宫柳。

晴景初曦上元候。

禁城烟火,移下一天星斗。

素娥凝碧汉,明如昼。

绣毂电转,锦鞯飞骤。

九踏笙歌按新奏。

胜游方凝,忽听晓钟银漏。

两两归去也,应回首。


感皇恩(宋·无名氏)

天水浴英姿,精神清彻。

偏向蕤宾奈炎热。

瑞蓂飘飘,却是生贤吉日。

凌云志气,飘飘无敌。

头角轩昂,作霖在即。

谁识功名待时立,一朝腾踏,国赖维城力。

庆萱堂齐寿,延千亿。


感皇恩(宋·无名氏)

明夜月团圆,小春霜早。

今日由来佳气好。

都城传道,翰苑称觞欢笑。

知是当年,诞生元老。

新来曾见,金莲送到。

一任芳樽频醉倒。

判花西掖,独掞春华词藻。

召归紫闼,永为师保。


感皇恩令/感皇恩(宋·无名氏)

和袖把金鞭,腰如束素。

骑介驴儿过门去。

禁街人静,一阵香风满路。

凤鞋宫样小,弯弯露。

蓦地被他,回眸一顾。

便是令人断肠处。

愿随鞭镫,又被名缰勒住。

恨身不做个,闲男女。


感皇恩(宋·晁冲之)

蝴蝶满西园,啼莺无数。

水阁桥南路。凝伫。

两行烟柳,吹落一池飞絮。

秋千斜挂起,人何处。

把酒劝君,闲愁莫诉。

留取笙歌住。休去。

几多春色,禁得许多风雨。

海棠花谢也,君知否。


感皇恩(宋·晁冲之)

小阁倚晴空,数声钟定。

斗柄寒垂暮天净。

向来残酒,尽被晓风吹醒。

眼前还认得,当时景。

旧恨与新愁,不堪重省。

自叹多情更多病。

绮窗犹在,敲遍阑干谁应。

断肠明月下,梅摇影。


感皇恩(宋·晁端礼)

蜀锦满林花,三年重到。

应被花枝笑人老。

半开微谢,占得几多时好。

便须拼痛饮、花前倒。

醉中但记,红围绿绕。

人面花光斗相照。

缭墙重院,爱惜遮藏须早。

免如攀折柳,临官道。


感皇恩(宋·晁补之)

终岁忆春回,西园行尽。

欢喜梅梢上春信。

去年携手,暗约芳时还近。

燕来莺又到,人无准。

凭谁向道,流光一瞬。

佳景闲无事衣褪。

春归何处,又对飞花难问。

旧欢都未遇,成新恨。


感皇恩(宋·晁补之)

常岁海棠时,偷闲须到。

多病寻芳懒春老。

偶来恰值,半谢妖绕犹好。

便呼诗酒伴,同倾倒。

繁枝高荫,疏枝低绕。

花底杯盘花影照。

多情一片,恨我归来不早。

断肠铺碎锦,门前道。


感皇恩(宋·曾觌)

依旧惜春心,花枝常好。

只恐尊前被花笑。

少年青鬓,耐得几番重到。

旧欢重记省,如天杳。

绮陌青门,斜阳芳草。

今古销沈送人老。

帝城春事,又是等闲来了。

乱红随过雨,莺声悄。


感皇恩(宋·朱敦儒)

一个小园儿,两三亩地。

花竹随宜旋装缀。

槿篱茅舍,便有山家风味。

等闲池上饮,林间醉。

都为自家,胸中无事。

风景争来趁游戏。

称心如意。

剩活人间几岁。

洞天谁道在,尘寰外。


感皇恩(宋·朱敦儒)

曾醉武陵溪,竹深花好。

玉佩云鬟共春笑。

主人好事,坐客雨巾风帽。

日斜青凤舞,金尊倒。

歌断渭城,月沈星晓。

海上归来故人少。

旧游重到。

但有夕阳衰草。

恍然真一梦,人空老。


感皇恩(宋·朱敦儒)

早起未梳头,小园行遍。

拄杖穿花露犹泫。

菊篱瓜畹。

最喜引枝添蔓。

先生独自笑,流莺见。

著意访寻,幽香国艳。

千里移根未为远。

浅深相间。

最要四时长看。

群芳休怪我,归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