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岁词谱
千秋岁
此调前段第三、四句三字者,以此词为正体,宋、元人皆照此填,若周词之多押两韵,石词之多押四韵,叶词之少押一韵,晁词之少押两韵,皆变格也。 前段第二句,黄庭坚词“记得同朝退”,记字仄声;第三、四句。石孝友词“对流景,伤沦落”,对字仄声,流字平声;第五句,李之仪词“地偏人罕到”,地字仄声;第七、八句,谢逸词“琴书倦,鹧鸪唤起南窗睡”,书字平声;后段第三句,袁虚寮词“堂堂去”,下堂字平声;第七句及结句,石孝友词“心撩乱,斜阳影在阑干角”,撩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余参类列四词。
此与秦词同,惟前后段第七句各押韵异。 后段起句“少”字、第七句“笑”字,俱以“绦”叶“有”,亦古韵也。
此与周词同,惟前后段第三句,又各押韵异。
此词前段起句不用韵,与诸家异。
此词前后段起句,俱不用韵。
此调前段第三句七字者,以此词及叶词为正体,宋、元人皆照此填,若无名氏词之少押一韵,乃变格也。 按,李之仪词,前段第一句“深帘静昼”,深字平声,静字仄声;第三句“鲜衣楚制非文绣”,鲜字平声,又“怎生图画如何绣”,图字平声;第四句“宜推萧史伴”,宜字平声;张仲幹词,结句“泰阶已应升平象”,泰字仄声;李词,后段第二句“歌断青青柳”,歌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余参类列二词。
此与欧词同,惟后段第七句押韵异。
此亦与欧词同,惟前段第六句、后段起句不押韵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