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下表选择或输入词牌名: 注:资料引用自《钦定词谱》。
念奴娇词谱
念奴娇 《碧鸡漫志》云:大石调,又转入道调宫,又转入高宫大石调。姜夔词注:双调;元高拭词注:大石调,又大吕调。苏轼“赤壁怀古”词,有“大江东去,一樽还酹江月”句,因名《大江东去》,又名《酹江月》,又名《赤壁词》,又名《酹月》;曾觌词,名《壶中天慢》;戴复古词,有“大江西上”句,名《大江西上曲》;姚述尧词,有“太平无事,欢娱时节”句,名《太平欢》;韩淲词,有“年年眉寿,坐对南枝”句,名《寿南枝》,又名《古梅曲》;姜夔词,名《湘月》,自注即《念奴娇》鬲指声;张辑词,有“柳花淮甸春冷”句,名《淮甸春》;米友仁词,名《白雪词》;张翥词,名《百字令》,又名《百字谣》;丘长春词,名《无俗念》;游文仲词,名《千秋岁》;《翰墨全书》词,名《庆长春》,又名《杏花天》。 此调有平韵、仄韵二体,凡句读参差、大同小异者,谱内各以类列。

念奴娇 双调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韵 苏 轼

  凭空眺远 见长空万里 云无留迹 桂魄飞来光射处 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琼楼 乘鸾来去 
  中平中仄仄中平中仄中中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中平平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

人在清凉国 江山如画 望中烟树历历 
中仄平平仄中平平仄仄平平仄中仄

  我醉拍手狂歌 举杯邀月 对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风露下 今夕不知何夕 便欲乘风 翻然归去 
  中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中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中平平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

何用骑鹏翼 水晶宫里 一声吹断横笛 
中仄平平仄中平平仄中平平仄平仄


此调仄韵词,以此词为正体,若苏词别首“大江东去”词、姜夔“五湖旧约”词,句读参差;姜夔“闹红一舸”词、张炎“行行且止”词,多押一韵;张炎“长流万里”词,多押两韵;及张辑、赵长卿词之添字,皆变体也。 此词前段第二句五字,后段第二句四字,第八句五字,前后段第四句皆七字,宋、元人多如此填。 按,辛弃疾词,前段第二、三句“问阿谁堪比,太真颜色”,阿字、太字俱仄声;张元幹词,第六句“荷芰波生”,荷字平声;赵师侠词,后段第四句“回首重城天样远”,回字平声;第五句“独拥闲衾展转”,独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余参所采仄韵诸词。若沈公述词,前段第五句“难托春心脉脉”,上脉字入声;黄庭坚词,第八句“驾此一轮玉”,一字入声;赵师侠词,第九句“蜂闲蝶怨”,蝶字入声;赵长卿词,后段起句“竹外孤袅一枝”,一字入声;赵师侠词,第五句“只管声声历历”,上历字入声;第九句“愁遮不断”,不字入声;张词,第十句“翠楼空锁十二”,十字入声;及谱内所采张炎词,前段第三句“平分一水”,一字入声;姜词,前结“画桡不点清镜”,后结“旧家乐事谁省”,不字、乐字俱入声。此俱以入作平,故不注可仄。 又,本词前结中上历字,亦是以入替平,填者勿混用上、去声字。

又一体 双调一百字,前段九句四仄韵,后段十句五仄韵 苏 轼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处 樯艣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

早生华发 人间如寄 一尊还酹江月 
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此词前段第二句三字,第三句六字,后段第二句五字,第三句四字,前后段第四句俱四字,第五句俱九字,与前词异。宋、元人如此填者甚少,故以前词作谱。 《容斋随笔》载此词云:“大江东去,浪声沈、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孙吴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掠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处、樯艣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是、笑我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词综》云,他本是“浪声沈”作“浪淘尽”,与调未协;“孙吴”作“周郎”,犯下“公瑾”;“崩云”作“穿空”,“掠岸”作“拍岸”,又“多情应是、笑我生华发”作“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益非;而“小乔初嫁”宜绝句,以“了”字属下句乃合。按,《容斋》洪迈,南渡词家,去苏轼不远,又本黄鲁直手书,必非伪托。《词综》所论,最为谛当,但此词传诵已久,采之以备一体。

又一体 双调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韵 姜 夔

  五湖旧约 问经年底事 长负清景 暝入西山 渐唤我 一叶夷犹乘兴 倦网都收 归禽时度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月上汀洲冷 中流容与 画桡不点清镜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

  谁解唤起湘灵 烟鬟雾鬓 理哀弦鸿阵 玉麈谈玄 叹坐客 多少风流名胜 暗柳萧萧 飞萤冉冉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夜久知秋信 鲈鱼应好 旧家乐事谁省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


此与“凭空眺远”词同,惟前后段第四句四字,第五句九字异。 按,此词第四、五句句读,即“大江东去”词体,因姜夔自注《念奴娇》之鬲指声,转入双调,采以备体。

又一体 双调一百字,前段十句四仄韵,后段十一句五仄韵 姜 夔

  闹红一舸 记来时 尝与鸳鸯为侣 三十六陂人未到 水佩风裳无数 翠叶吹凉 玉容消酒 
  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更洒菰蒲雨 嫣然摇动 冷香飞上诗句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日暮 青盖亭亭 情人不见 争忍凌波去 只恐舞衣寒易落 愁入西风南浦 高柳垂阴 老鱼吹浪 
  仄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留我花间住 田田多少 几回沙际归路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此亦与“凭空眺远”词同,惟前段第二、三句,仍照“大江东去”词体,及换头句押短韵异。 按,刘克庄“老夫白首”词,后段起句“尝试,铨次群芳,梅花差可,伯仲之间耳”,正与此同。

又一体 双调一百字,前段九句五仄韵,后段十句四仄韵 张 炎

  行行且止 把乾坤 收入篷窗深里 星散白鸥三四点 数笔横塘秋意 岸嘴冲波 篱根受月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野径通村市 疏风迎面 湿衣原是空翠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堪叹敲雪门荒 争棋墅冷 苦竹鸣山鬼 纵使如今犹有晋 无复清游如此 落日黄沙 远天云淡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弄影芦花外 几时归去 剪取一半烟水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


此亦与“凭空眺远”词同,惟前段起句,即用韵异。 按,刘儗词,“西风何事,为行人、扫荡襟烦如洗”;黄机词,“春愁几许,似春云霭霭,连空无数”;方岳词,“花风初逗,喜边亭依旧,春闲营柳”,俱与此同。

又一体 双调一百字,前段十句五仄韵,后段十一句五仄韵 张 炎

  长流万里 与沈沈沧海 平分一水 孤白争流蟾不没 影落潜蛟腾起 莹玉悬秋 绿房迎晓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楼观光凝洗 紫箫声袅 四檐吹下清气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遥睇 浪击空明 古愁休问 消长盈虚理 风入芦花歌忽断 知有渔舟闲檥 露已沾衣 沤犹栖草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一片潇湘意 人方酣梦 长翁元自如此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


此亦与“凭空眺远”词同,惟前段起句用韵,后段起句藏短韵异。

又一体 双调一百一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韵 张 辑

  嫩凉生晓 怪得今朝 湖上秋风无迹 古寺桂香山色外 肠断幽丛金碧 骤雨俄来 苍烟不见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苔径孤吟屐 系船高柳 晚蝉嘶破愁寂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且约携酒高歌 与鸥相好 分坐渔矶石 算只藕花知我意 犹把红芳留客 楼阁空濛 管弦清润 
  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一水盈盈隔 不如休去 月悬良夜千尺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此亦与“凭空眺远”词,惟前段第二句添一衬字异。

又一体 双调一百二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韵 赵长卿

  银蟾光满 弄余辉 冷浸江梅无力 缓引柔条浮素蕊 横在闲窗虚壁 染纸挥毫 粉涂墨晕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

不似今端的 天然造化 别是一般 清瘦踪迹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今夜翠葆堂深 梦回风定 因月才相识 先自离愁 那更被 晓角残更催逼 曙色将分 轻阴移尽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过眼难寻觅 江南图上 画工应为描得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此亦与“凭空眺远”词同,惟前段结句添二衬字,作四字两句异。

又一体 双调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四平韵 陈允平

  汉江露冷 是谁将瑶瑟 弹向云中 一曲清泠声渐杳 月高人在珠宫 晕额黄轻 涂腮粉艳 
  中平中仄仄平平平仄中中平平中仄平平平仄仄中中平仄平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

罗带织青葱 天香吹散 佩环犹自丁东 
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中中中仄平平

  回首杜若汀洲 金钿玉镜 何日得相逢 独立飘飘烟浪远 罗袜羞溅春红 渺渺予怀 迢迢良夜 
  平中中仄平平平平中仄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平仄仄中仄平仄平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

三十六陂风 九嶷何处 断云飞度千峰 
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仄平中仄平平


此调平韵词,以此词为正体。若张词、叶词之句读参差,又换头句押韵,曹词之前后段第六句押韵,皆变体也。 此词有陈词、叶词别首可校。按,陈词别首,前段第三句“荻絮初残”,荻字仄声;第七句“水融沙甃”,水字仄声;第九句“风灯渐暗”,渐字仄声,叶词别首,“酒阑歌罢”,酒字仄声;后段第四句“闲踏轻澌来荐菊”,闲字平声;第五句“半潭新涨微澜”,半字仄声;第六、七句“红叶无情,黄花有恨”,红字平声,有字仄声;第九句“归心如醉”,归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余参所采三词。

又一体 双调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四平韵 张元幹

  吴淞初冷 记垂虹南望 残日西沈 秋入青冥三万顷 蟾影吞尽湖阴 玉斧为谁 冰轮如许 
  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宫阙想寒深 人间奇观 古今豪士悲吟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苍髯丹颊仙翁 淮山风露底 曾赋幽寻 老去专城仍好客 时拥歌吹登临 坐揖龙江 举杯相属 
  平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桂子落波心 一声猿啸 醉来虚籁千林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此与陈词同,惟后段第二句五字,第三句四字异。

又一体 双调一百字,前段十句四平韵,后段十句五平韵 叶梦得

  故山渐近 念渊明归意 萧然谁论 归去来兮 秋已老 松菊三径犹存 稚子欢迎 飘飘风袂 
  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依约旧衡门 琴书萧散 更欣有酒盈尊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惆怅萍梗无根 天涯行已遍 空负田园 去矣何之 窗户小 容膝聊倚南轩 倦鸟知还 晚云遥映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山气欲黄昏 此中真意 故应欲辨忘言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此亦与陈词同,惟后段第二句五字,第三句四字,又前后段第四句四字,第五句九字,换头句押韵异。

又一体 双调一百字,前段九句五平韵,后段十句六平韵 曹 勋

  半阴未雨 洞房深 门掩清润芳晨 古鼎金炉 烟细细 飞起一缕轻云 罗绮娇春 争拢翠袖 
  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

笑语惹兰芬 歌筵初罢 最宜斗帐黄昏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楼上念远佳人 心随沈水 学兰灺俱焚 事与人非 争似此 些子香气常存 记得临分 罗巾余赠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尽日把浓熏 一回开看 一回肠断重闻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此亦与陈词同,惟前段第二、三句,作九字一句,前后段第四句四字,第五句九字,又前后段第六句及换头句,俱押韵异。
历代作品
共819,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续上)
张抡 (1首)
张纲 (2首)
张绍文 (2首)
张镃 (1首)
徐经孙 (1首)
徐鹿卿 (2首)
文天祥 (4首)
曾协 (2首)
曾惇 (1首)
朱元夫 (1首)
朱熹 (1首)
李久善 (1首)
李亿 (1首)
李仲光 (1首)
李光 (1首)
李处全 (1首)
李好古 (2首)
李昴英 (2首)
李曾伯 (4首)
壶中天慢/念奴娇(宋·张抡)

洞天深处赏娇红,轻玉高张云幕。

国艳天香相竞秀,琼苑风光如昨。

露洗妖妍,风传馥郁,云雨巫山约。

春浓如酒,五云台榭楼阁。

圣代道洽功成,一尘不动,四境无鸣柝。

屡有丰年天助顺,基业增隆山岳。

两世明君,千秋万岁,永享升平乐。

东皇呈瑞,更无一片花落。


念奴娇(宋·张纲)

多情宋玉,值西风摇落,悲秋时节。

赖有幽芳深解意,的皪枝头争发。

欲语含羞,敛容微笑,心事如何说。

暗香时度,卷帘留伴霜月。

谁为赋写仙姿,挥毫落纸,有尊前词客。

独倚阑干须信道,消得孤吟愁绝。

补阙骚经,拾遗香传,顿许居前列。

品题多谢,一枝当为君折。


念奴娇(宋·张纲)

论思厌久,动莼鲈清兴,轻辞丹极。

佩玉腰金归故里,光照湖山秋色。

八座仪刑,九重尊宠,才大今词伯。

汉家豪俊,一时谁是勍敌。

三径旧日家声,华堂深稳处,频开瑶席。

春在壶中真自有,一境珠宫仙掖。

谭程挥风,罚筹如猬,数因尊前客。

故应元放,举杯狂醉轻掷。


壶中天/念奴娇(宋·张绍文)

丹台仙伯,记踪迹当年、琼楼金阙。

底事来游人世界,为爱风云水月。

结屋南园,境随人胜,不是溪山别。

今朝初度,碧莲千顷齐发。

况是鸳侣新偕,凤雏才长,占人间欢悦,且尽壶天终夕醉,听取妙歌千阙。

待得西风,鹗书飞上,更复青毡物。

功成名遂,赤松还伴高洁。


酹江月/念奴娇 淮城感兴(宋·张绍文)

举杯呼月,问神京何在,淮山隐隐。

抚剑频看勋业事,惟有孤忠挺挺。

宫阙腥膻,衣冠沦没,天地凭谁整。

一枰棋坏,救时著数宜紧。

虽是幕府文书,玉关烽火,暂送平安信。

满地干戈犹未戢,毕竟中原谁定。

便欲凌空,飘然直上,拂拭山河影。

倚风长啸,夜深霜露凄冷。


念奴娇(宋·张镃)

东吴名胜,有高楼直在,浮云齐处。

十二阑干邀远望,历历斜阳烟树。

香径人稀,屧廊山绕,往事今何许。

一天和气,为谁吹散疏雨。

知是兰省星郎,朱轮森戟,与风光为主。

暇日登携多雅致,容我追随临赋。

小宴重开,晚寒初劲,还下危梯去。

烛花红坠,瑞堂犹按歌舞。


百字令/念奴娇(宋·徐经孙)

八旬加二,荷君天垂祐,扶持老拙。

目送新来檐外燕,手拣好花轻折。

比似去年,十分强健,日看朱诗说。

篇三百五,岁前尽有披阅。

天教两子供官,一男留养,左右相娱悦。

五见孙枝三弄授,童冠参差袍笏。

四侍鳌峰,拿舟在即,次五今圆月。

曾孙淳老,想能随叔嬉劣。


酹江月/念奴娇(宋·徐鹿卿)

雪销平野,正云开天宇,灯辉花市。

明灭吐吞无尽藏,巧斗飞桥激水。

铁马响冰,牙旗穿夜,箫鼓声歌沸。

丰年欢笑,酿成千里和气。

相欢交□游嬉,卖薪买酒,歌舞升平里。

记得前年随玉辇,吹下天香扑鼻。

璧月腾辉,仙球稳缒,归有传柑遗。

来年此夜,通明仍许归侍。


酹江月/念奴娇(宋·徐鹿卿)

薰风有意,还年年吹下,九天纶绋。

庾岭高哉知几仞,不隔清名突兀。

明月扁舟,图书之外,所载无南物。

襄公往矣,辽辽直到今日。

南来北地开藩,甘棠好在,一夜春光入。

父老欢迎相告语,依旧朱颜绿发。

四海无波,四江无讼,是先生清德。

岭梅迎笑,和羹□□消息。


南康军和苏东坡《酹江月》(宋·文天祥)

庐山依旧,凄凉处,无限江南风物。

空翠晴岚,浮汗漫,还障天东半壁。

雁过孤峰,猿归老嶂,风急波翻雪。

乾坤未歇,地灵尚有人杰。

堪嗟飘泊孤舟,河倾斗落,客梦催明发。

南浦闲云连草树,回首旌旗明灭。

三十年来,十年一过,空有星星发。

夜深愁听,清笳吹寒月。


酹江月 驿中言别(宋·文天祥)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

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

铜雀春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

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

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

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

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酹江月/念奴娇(宋·文天祥)

庐山依旧,凄凉处、无限江南风物。

空翠晴岚浮汗漫,还障天东半壁。

雁过孤峰,猿归危嶂,风急波翻雪。

乾坤未老,地灵尚有人杰。

堪嗟漂泊孤舟,河倾斗落,客梦催明发。

南浦闲云连草树,回首旌旗明灭。

三十年来,十年一过,空有星星发。

夜深愁听,胡笳吹彻寒月。


酹江月/念奴娇 和友〈驿中言别〉(宋·文天祥)

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

风雨牢愁无著处,那更寒虫四壁。

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

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

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

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

去去龙沙,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

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酹江月/念奴娇(宋·曾协)

苕溪古岸,有朱门初建,落成华屋。

对启园林随杖履,迤逦柳蹊相属。

好是危亭,片峰迎面,独立清溪曲。

芜城低远,一尘不碍游目。

公子豪饮方酣,夜堂深静,隐隐鸣丝竹。

却尽春寒宾满座,深酌葡萄新绿。

密户储香,广庭留月,待得清欢足。

纷纷沾醉,四筵倒尽群玉。


酹江月/念奴娇(宋·曾协)

一年好处,是霜轻尘敛,山川如洗。

晚菊留花供燕赏,金缕宝衣销地。

旧观初还,层楼相望,重见升平际。

小春时节,绮罗丛里人醉。

此日武帐贤侯,六年仁政,浃长淮千里。

欲入鹓行仍缓带,聊抚竹西歌吹。

紫塞烟清,玉关人老,宜趣朝天骑。

香尘归路,旧游回首应记。


念奴娇(宋·曾惇)

绣衣直指,问凌风一笑,翩然何许。

诏出层霄持汉节,千里秋风淮浦。

鉴远江山,竹西歌吹,曾被腥膻污。

须君椽笔,为渠一洗尘土。

休厌共倒金荷,翠眉重为唱,渭城朝雨。

看即扬鞭归骑稳,还指郁葱深处。

宝带兼金,华鞯新绣,直上云霄去。

回头莫忘,玉霄今夜风露。


壶中天/念奴娇(宋·朱元夫)

人生有酒,得闲处、便合开怀随意。

况对寿、龟仙鹤舞,犹直壶天一醉。

蚕麦江村,梅霖院落,立夏明朝是。

樽前回首,去年四月十二。

依旧洛里吟窝,华台书隐,心事无怀氏。

偃鼠醯鸡空扰扰,海月天风谁寄。

珠璧祯祥,斗牛光景,预可占斯世。

先生出否,明年方六十岁。


念奴娇(宋·朱熹)

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

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山头仙客。

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

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

应笑俗李粗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

争似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

画角吹残,瑶台梦断,直下成休歇。

绿阴青子,莫教容易波折。


念奴娇(宋·李久善)

东君试手,向南枝著意,争先时节。

纵有丹青谁便忍,轻点肌肤冰雪。

色借琼瑰,香分兰麝,元自标孤洁。

冲寒独秀,误他多少蜂蝶。

缟练不染缁尘,算来□合是,广寒宫阙。

未问阳和先占取,前村一溪风月。

留取清芬,主张真态,驿使休轻折。

梢头青子,异时风味甚别。


念奴娇(宋·李亿)

镜鸾分影,望天涯肠断,悄无红叶。

几度秋风吹翠被,一缕幽香难灭。

燕卜新梁,花移别槛,回首春如客。

欢情何在,绿杨空销愁色。

可是今古风流,小乔姝丽,只许周郎得。

金谷珠帘空百尺,不碍梦魂飞入。

钗股盟深,旧缘未断,月有重圆日。

蓝桥路近,乘云先问消息。


百字令/念奴娇(宋·李仲光)

小红开也,问韶华、今年何事春早。

尽道福星临照久,勾引东风仙岛。

一点恩光,列城生意,万物无枯槁。

圜扉深处,也应满地芳草。

却怪有脚阳春,如何移向崆峒了。

父老牵衣留不住,只有攀援遮道。

翠柏杯中,蟠桃花下,君看朱颜好。

路人遥指,他年黄阁元老。


念奴娇(宋·李光)

榕林叶暗,见一枝独放,霜华争白。

写我精神惟赖有,萧洒西湖词客。

玉骨清羸,冰容冷落,似恨关山隔。

蛮烟侵妒,未应减动肌雪。

幽梦时绕芳枝,夜寒谁见我,身为蝴蝶。

抱蕊窥丛惊睡觉,窗影横斜和月。

谢馆池边,松风亭下,忍使香消歇。

多情饶恨,算应天解磨折。


念奴娇(宋·李处全)

一天春意,趁东皇幽赏,重飞端叶。

造物有心成伟观,来伴红蕖开彻。

桂魄初圆,梅腮全放,节物俱奇绝。

冷官门巷,望中北固楼堞。

遐想蓬底高人,拥衾无寐,九曲长增结。

我亦低窗翻蠹纸,失喜瑶花盈尺。

拥鼻孤吟,搔头危坐,所欠惟佳客。

须君来此,脸纹相对生缬。


酹江月/念奴娇(宋·李好古)

平生英气,叹年来、都付山林泉石。

不作云霄轩冕梦,只拟纶竿蓑笠。

见说湖阴,飞飞鸥鹭,半是君曾识。

梅花时节,试来相与寻觅。

休谩汨没尘埃,浮生能几,镜里催华发。

趁取尊前强健在,莫负花前倾碧。

自遣长须,亲题短句,去约萧闲客。

休教惆怅,梅花飞尽寒食。


酹江月/念奴娇(宋·李好古)

西风横荡,渐霜余黄落,空山乔木。

照水依然冰雪在,耿耿梅花幽独。

抖擞征尘,扶携短策,步绕沧浪曲。

怅然心事,浮生翻覆陵谷。

试向商乐亭前,冷风台上,把酒招黄鹄。

四十男儿当富贵,谁念漂零南北。

百亩春耕,三间云卧,此计何时卜。

功名休问,卖书归买黄犊。


念奴娇(宋·李昴英)

瑶池高会,见云香凤背,风柔鹤膝。

天遣月卿来拜舞,新拜玺书增秩。

有母能贤,生儿如此,总是前生佛。

孙曾戏彩,慈颜一笑闲逸。

曾向浑尺轩中,共评今古,手写王言绋。

个里乃翁棠荫在,映得梅仙山碧。

人爱黄堂,祝萱堂寿,拍拍欢声溢。

明年宣劝,蟠桃火枣庭实。


念奴娇(宋·李昴英)

麦秋时候,薄阴罩炎日,山行乘兴。

筇屐追随多胜侣,青佩黄冠方领。

坐石谈玄,听泉濯暑,直上千山顶。

倚风长啸,籁鸣林谷相应。

忽涌云气漫空。

海吹急雨,觉冰綀微冷。

洗尽人间名利障,便是蓬莱仙境。

半日偷闲,一生清福,岂在荣钟鼎。

青灯深夜,陶然独妙清圣。


念奴娇(宋·李曾伯)

云胡不喜。

得抽脚篮中,安身局外。

世路风涛都历遍,几度眉攒心碎。

八尺藤床,二升粟饭,方寸恢余地。

翻云覆雨,从伊造物儿戏。

不见刻木牵丝,鸡皮鹤发,弄罢寂无事。

随分风光堪领略,聊放疏狂些子。

刘项雌雄,蹠颜修短,无彼亦无此。

茅檐高卧,不知春到花底。


念奴娇(宋·李曾伯)

浮生如寄,叹征尘驱我,担簦西去。

烟障云屏相迎送,几幅鹅溪缣素。

挥汗流金,饮冰漱玉,桃叶呼前渡。

若将有意,道傍一鹭延伫。

细读壁上龙蛇,太丘笔在,更著茶玻句。

樽酒十年今白发,不改江流东注。

胜概难逢,旅怀易动,信美非吾土。

恨无六翮,长风万里高举。


念奴娇(宋·李曾伯)

平生宦海,是几番风雨,几番霜雪。

绿野来归身强健,镜里微添华发。

剑束床头,书寻架上,富贵轻于叶。

南坡石竹,年来尤更清绝。

好是梅坞松关,对湘溪一曲,翠屏千叠。

柱杖篮舆诗卷里,尚小东山勋业。

只恐鸥盟,难望鹤怨,未是闲时节。

片云收却,照人依旧明月。


念奴娇(宋·李曾伯)

黄梅过雨,望隔林、一缕长烟浮碧。

亟拥征鞍寻午梦,卧看青山排闼。

扫户风清,拂檐云淡,爽气生萧发。

黄粱惊觉,子规枝上啼彻。

堪羡麦熟蚕成,酒香鸡嫩,风味农家别。

幸有住山供活计,何苦江湖南北。

菊老陶园,瓜荒邵圃,空负干时策。

洛阳三顷,胜如金印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