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下表选择或输入词牌名: 注:资料引用自《钦定词谱》。
高阳台词谱
高阳台 高拭词注:商调。刘镇词,名《庆春泽慢》;王沂孙词,名《庆春宫》。

高阳台 双调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四平韵 刘 镇

  灯火烘春 楼台浸月 良宵一刻千金 锦步承莲 彩云簇仗难寻 蓬壶影动星球转 映两行 
  中仄平平中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中中仄平平中中中仄平平仄仄中平

宝珥瑶簪 恣嬉游 玉漏声催 未歇芳心 
中仄平平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

  笙歌十里夸张地 记年时行乐 憔悴而今 客里情怀 伴人闲笑闲吟 小桃未尽刘郎老 把相思 
  中平中仄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中中仄平平中中中仄平平仄仄中平

细写瑶琴 怕归来 红紫欺风 三径成阴 
中仄平平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若蒋词之换头句押韵,张炎词之前后段第八句押韵,皆变体也。 此词有吴文英、王沂孙、李彭老、李莱老、王亿之等词可校。 按,吴词,前段第二句“雪消蕙草”,雪字仄声;李彭老词,第五句“谁念减尽芳云”,念字仄声,李莱老词,“流来疑是行云”,疑字平声;张词,第六句“鬓貂飞入平原草”,鬓字仄声,飞字平声,李彭老词,“幺凤叫晚吹晴雪”,凤字仄声;吴词,后段起句“寿阳宫里愁鸾镜”,寿字仄声,宫字平声;第二、三句“解勒回玉辇,雾掩山羞”,勒字仄声;李彭老词,第四、五句“环佩无声,草暗台榭春深”,环字平声,暗字仄声;第六句“欲倩怨笛传清谱”,倩字仄声,王词,“无端枝上啼鴃唤”,枝字平声;第七句“便等闲、孤枕惊回”,孤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余参下二词。

又一体 双调一百字,前段十句四平韵,后段十句五平韵 蒋 捷

  燕卷晴丝 蜂黏落絮 天教绾住闲愁 闲里清明 忽忽粉湿红羞 灯摇缥晕茸窗冷 语未阑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娥影分收 好伤情 春也难留 人也难留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

  芳尘满目悠悠 为问萦云佩响 还绕谁楼 别酒才斟 从前心事都休 飞莺纵有风吹转 奈旧家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苑已成秋 莫思量 杨柳湾西 且棹吟舟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此与刘词同,惟后段起句减一字、又押韵,第二句作六字句异。 按,王沂孙词,“篝熏鹊锦熊氊,一任粉融脂涴,犹怯痴寒”,正与此同。

又一体 双调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五平韵 张 炎

  接叶巢莺 平波卷絮 断桥斜日归船 能几番游 看花又是明年 东风且伴蔷薇住 到蔷薇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春已堪怜 更凄然 万绿西冷 一抹荒烟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当年燕子知何处 但苔深韦曲 草暗斜川 见说新愁 如今也到鸥边 无心再续笙歌梦 掩重门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浅醉闲眠 莫开帘 怕见飞花 怕听啼鹃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此与刘词同,惟前后段第八句皆押韵异。 按,张词别首,“夜沈沈,不信归魂,不到花深”、“更关情,秋水人家,不照西泠”,李彭老词,“感凋零,残缕遗钿,迤逦成尘”、“转销凝,点点随波,望极江亭”,正与此同。
历代作品
共45,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柴元彪 (1首)
王亿之 (1首)
王茂孙 (1首)
韩疁 (1首)
刘辰翁 (1首)
吴文英 (5首)
周密 (2首)
张炎 (2首)
李彭老 (2首)
李莱老 (1首)
王沂孙 (4首)
王观 (1首)
蒋捷 (4首)
袁易 (1首)
谢应芳 (1首)
韩奕 (1首)
张翥 (1首)
文廷式 (3首)
高阳台(宋·柴元彪)
  押灰韵

丹碧归来,天荒地老,骎骎华发相催。

见说钱塘,北高峰更崔嵬。

琼林侍宴簪花处,二十年、满地苍苔。

倩阿谁,为我起居,坡柳逋梅。

凄凉往事休重省,且凭阑感慨,抚景衔杯。

冷暖由天,任他花谢花开。

知心只有西湖月,尚依依、照我徘徊。

更多情,不间朝昏,潮去潮来。


高阳台(宋·王亿之)

双桨敲冰,低篷护冷,扁舟晓渡西泠。

回首吴山,微茫遥带重城。

堤边几树垂杨柳,早嫩黄、摇动春情。

问孤鸿,何处飞来,共唤飘零。

轻帆初落沙洲暝,渐潮痕雨渍,面色风皴。

旅思羁愁,偏能老大行人。

姮娥不管征途苦,甚夜深、尽照孤衾。

想玉楼,犹凭栏干,为我销凝。


高阳台(宋·王茂孙)

迟日烘晴,轻烟缕昼,琐窗雕户慵开。

人独春闲,金猊暖透兰煤。

山屏缓倚珊瑚畔,任翠阴、移过瑶阶。

悄无声,彩翅翩翩,何处飞来。

片时千里江南路,被东风误引,还近阳台。

腻雨娇云,多情恰喜徘徊。

无端枝上啼鸠唤,便等闲、孤枕惊回。

恶情怀,一院杨花,一径苍苔。


高阳台 除夜(宋·韩疁)

频听银签,重燃绛蜡,年华衮衮惊心。

饯旧迎新,能消几刻光阴。

老来可惯通宵饮,待不眠、还怕寒侵。

掩清尊。

多谢梅花,伴我微吟。

邻娃已试春妆了,更蜂腰簇翠,燕股横金。

勾引东风,也知芳思难禁。

朱颜那有年年好,逞艳游、赢取如今。

恣登临。

残雪楼台,迟日园林。


高阳台(宋·刘辰翁)
  押歌韵

雨枕莺啼,露班烛散,御街人卖花窠。

过眼无情,而今魂梦年多。

百钱曳杖桥边去,问几时、重到明河。

便人问,无了东风,此恨难磨。

落红点点入颓波。

任归春到海,海又成涡。

江上儿童,抱茅笑我重过。

蓬莱不涨枯鱼泪,但荒村、败壁悬梭。

对残阳,往往无成,似我蹉跎。


高阳台(宋·吴文英)
  押阳韵

淝水秋寒,淮堤柳色,别来几换年光。

紫马行迟,才生梦草池塘。

便乘丹凤天边去,禁漏催、春殿称觞。

过松江,雪弄飞花,冰解鸣珰。

芳洲酒社词场。

赋高台陈迹,曾醉吴王。

重上逋山,诗清月瘦昏黄。

春风侍女篝畔,早鹊袍、已暖天香。

到东园,应费新题,千树苔苍。


高阳台(宋·吴文英)

风袅垂杨,雪销蕙草,何如清润潘郎。

风月襟怀,挥豪倚马成章。

仙都观里桃千树,映曲尘、十里荷塘。

未归来,应恋花洲,醉玉吟香。

东风晴昼浓如酒,正十分皓月,一半春光。

燕子重来,明朝传梦西窗。

朝寒几暖金炉烬,料洞天、日月偏长。

杏园诗,应待先题,嘶马平康。


高阳台 丰乐楼分韵得如字(宋·吴文英)

修竹凝妆,垂杨驻马,凭阑浅画成图。

山色谁题,楼前有雁斜书。

东风紧送斜阳下,弄旧寒、晚酒醒余。

自销凝,能几花前,顿老相如。

伤春不在高楼上,在灯前攲枕,雨外熏炉。

怕舣游船,临流可奈清臞。

飞红若到西湖底,搅翠澜、总是愁鱼。

莫重来,吹尽香绵,泪满平芜。


高阳台 过种山(宋·吴文英)
  押尤韵

帆落回潮,人归故国,山椒感慨重游。

弓折霜寒,机心已堕沙鸥。

灯前宝剑清风断,正五湖、雨笠扁舟。

最无情,岩上闲花,腥染春愁。

当时白石苍松路,解勒回玉辇,雾掩山羞。

木客歌阑,青春一梦荒丘。

年年古苑西风到,雁怨啼、绿水葓秋。

莫登临,几树残烟,西北高楼。


高阳台 落梅(宋·吴文英)

宫粉雕痕,仙云堕影,无人野水荒湾。

古石埋香,金沙锁骨连环。

南楼不恨吹横笛,恨晓风、千里关山。

半飘零,庭上黄昏,月冷阑干。

寿阳空理愁鸾。

问谁调玉髓,暗补香瘢。

细雨归鸿,孤山无限春寒。

离魂难倩招清些,梦缟衣、解佩溪边。

最愁人,啼鸟晴明,叶底青圆。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宋·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

宝带金章,尊前茸帽风攲。

秦关汴水经行地,想登临、都付新诗。

纵英游,叠鼓清笳,骏马名姬。

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

投老残年,江南谁念方回。

东风渐绿西湖柳,雁已还、人未南归。

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高阳台 寄越中诸友(宋·周密)
  押麻韵

小雨分江,残寒迷浦,春容浅入蒹葭。

雪霁空城,燕归何处人家。

梦魂欲渡苍茫去,怕梦轻、还被愁遮。

感流年,夜汐东还,冷照西斜。

萋萋望极王孙草,认云中烟树,鸥外春沙。

白发青山,可怜相对苍华。

归鸿自趁潮回去,笑倦游、犹是天涯。

问东风,先到垂杨,后到梅花。


高阳台(宋·张炎)

古木迷鸦,虚堂起燕,欢游转眼惊心。

南圃东窗,酸风扫尽芳尘。

鬓貂飞入平原草,最可怜、浑是秋阴。

夜沈沈。

不信归魂,不到花深。

吹箫踏叶幽寻去,任船依断石,袖裹寒云。

老桂悬香,珊瑚碎击无声。

故园已是愁如许,抚残碑,却又伤今。

更关情。

秋水人家,斜照西泠。


高阳台 西湖春感(宋·张炎)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

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

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

更凄然。

万绿西泠,一抹荒烟。

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

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

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

莫开帘。

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高阳台(宋·李彭老)

飘粉杯宽,盛香袖小,青青半掩苔痕。

竹里遮寒,谁念灭尽芳云。

么凤叫晚吹晴雪,料水空、烟冷西泠。

感雕零。

残缕遗钿,迤逦成尘。

东园曾趁花前约,记按筝筹酒,戏挽飞琼。

环佩无声,草暗台榭春深。

欲倩怨笛传清谱,怕断霞、难返吟魂。

转消凝。

点点随波,望极江亭。


高阳台(宋·李彭老)

石笋埋云,风篁啸晚,翠微高处幽居。

缥简云签,人间一点尘无。

绿深门户啼鹃外,看堆床、宝晋图书。

尽萧闲,浴砚临池,滴露研朱。

旧时曾写桃花扇,弄霏香秀笔,春满西湖。

松菊依然,柴桑自爱吾庐。

冰弦玉柱风流在,更秋兰、香染衣裾。

照窗明,小字珠玑,重见欧虞。


高阳台(宋·李莱老)

门掩香残,屏摇梦冷,珠细糁缀芳尘。

临水搴花,流来疑是行云。

藓梢空挂凄凉月,想鹤归、犹怨黄昏。

黯消凝。

人老天涯,雁影沈沈。

断肠不在听横笛,在江皋解佩,翳玉飞琼。

烟湿荒村,背春无限愁深。

迎风点点飘寒粉,怅秋娘、燕袖啼痕。

更关情。

青子悬枝,绿树成阴。


高阳台(宋·王沂孙)

霜楮刳皮,冰花擘茧,满腔絮湿湘帘。

抱瓮工夫,何须待吐吴蚕。

水香玉色难裁剪,更绣针、茸线休拈。

伴梅花,暗卷春风,斗帐孤眠。

篝熏鹊锦熊毡。

任粉融脂涴,犹怯痴寒。

我睡方浓,笑他欠此清缘。

揉来细软烘烘暖,尽何妨、挟纩装锦。

酒魂醒,半榻梨云,起坐诗禅。


高阳台(宋·王沂孙)
  押支韵

驼褐轻装,狨鞯小队,冰河夜渡流澌。

朔雪平沙,飞花乱拂蛾眉。

琵琶已是凄凉调,更赋情、不比当时。

想如今,人在龙庭,初劝金卮。

一枝芳信应难寄,向山边水际,独抱相思。

江雁孤回,天涯人自归迟。

归来依旧秦淮碧,问此愁、还有谁知。

对东风,空似垂杨,零乱千丝。


高阳台(宋·王沂孙)
  押先韵

残萼梅酸,新沟水绿,初晴节序暄妍。

独立雕栏,谁怜枉度华年。

朝朝准拟清明近,料燕翎、须寄银笺。

又争知、一字相思,不到呤边。

双蛾不拂青鸾冷,任花阴寂寂,掩户闲眠。

屡卜佳期,无凭却恨金钱。

何人寄与天涯信,趁东风、急整归船。

纵飘零,满院杨花,犹是春前。


高阳台 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宋·王沂孙)
  押麻韵

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

小帖金泥,不知春在谁家。

相思一夜窗前梦,奈个人、水隔天遮。

但凄然,满树幽香,满地横斜。

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

怎得银笺,殷勤与说年华。

如今处处生芳草,纵凭高、不见天涯。

更消他,几度东风,几度飞花。


高阳台(宋·王观)

红入桃腮,青回柳眼,韶华已破三分。

人不归来,空教草怨王孙。

平明几点催花雨,梦半阑、攲枕初闻。

问东君,因甚将春,老了闲人。

东郊十里香尘满,旋安排玉勒,整顿雕轮。

趁取芳时,共寻岛上红云。

朱衣引马黄金带,算到头、总是虚名。

莫闲愁,一半悲秋,一半伤春。


高阳台(宋·蒋捷)

霞铄帘珠,云蒸篆玉,环楼婉婉飞铃。

天上王郎,飙轮此地曾停。

秋香不断台隍远,溢万丛、锦艳鲜明。

事成尘,鸾凤箫中,空度歌声。

臞翁一点清寒髓,惯餐英菊屿,饮露兰汀。

透屋高红,新营小样花城。

霜浓月淡三更梦,梦曼仙、来倚吟屏。

共襟期,不是琼姬,不是芳卿。


高阳台(宋·蒋捷)

宛转怜香,徘徊顾影,临芳更倚苔身。

多谢残英,飞来远远随人。

回头却望晴檐下,等几番、小摘微薰。

到而今、独袅鞭梢,笑不成春。

愁吟未了烟林晓,有垂杨夹路,也为轻嚬。

今夜山窗,还□□绕梨云。

行囊不是吴笺少,问倩谁、去写花真。

待归时,叶底红肥,细雨如尘。


高阳台(宋·蒋捷)
  押尤韵

燕卷情丝,蜂黏落絮,天教绾住闲愁。

闲里清明,匆匆粉涩红羞。

灯摇缥晕茸窗冷,语未阑、蛾影分收。

好伤情,春也难留,人也难留。

芳尘满目悠悠。

问萦云佩响,还绕谁楼。

别酒才斟,从前心事都休。

飞莺纵有风吹转,奈旧家、苑已成秋。

莫思量,杨柳湾西,且棹吟舟。


高阳台(宋·蒋捷)

桥尾星沈,街心尘敛,天公还把春饶。

桂月黄昏,金丝柳换星摇。

相逢小曲方嫌冷,便暖薰、珠络香飘。

却怜他、隔岁芳期,枉费囊绡。

人情终似蛾儿舞,到嚬翻宿粉,怎比初描。

认得游踪,花骢不住嘶骄。

梅梢一寸残红炬,喜尚堪、移照樱桃。

醉醺醺,不记元宵,只道花朝。


高阳台 鸳鸯菊(元·袁易)
  押尤韵

浴水雕翎,眠纱绣羽,天然宜在沧洲。

翠被余声,凉宵陡顿惊秋。

妖姿不共流年谢,带睡魂、飞上枝头。

任烟波,多少凄凉,分付轻鸥。

金英浓露才收。

误芰荷翻雨,□梦悠悠。

陶令归来,十分芳意谁酬。

惜花长是招花恼,况动人、名字风流。

黯销凝,添得东篱,一段闲愁。


高阳台 题张德机荆南精舍图(元·谢应芳)

阳羡溪山,辋川烟雨,隐然画里观诗。

芳草王孙,别来几度春归。

最怜屋壁藏蝌蚪,化劫灰、飞入昆池。

好阶墀。

书带青青,竹雪霏霏。

相逢共约归期。

待玄龟出洛,朱凤鸣岐。

丘壑幽寻,正须重置荷衣。

斩蛟射虎都休问,有白鸥、堪与忘机。

近西枝。

移我龟巢,邻尔渔矶。


高阳台 七夕(元·韩奕)

织锦停机,服箱休驾,两情此夕交欢。

碧汉无云,银波万顷茫然。

凭谁为泛仙槎去,问佳期、何事经年。

柰玉蟾易老不多光景连。

老□□节欢怀少,漫随他儿女,瓜果开筵。

今古无情,算来最是青天。

不曾见与何人巧□,只知间阻因缘。

信而今悲欢离合,遍满人间。


高阳台 题赵仲穆作陈野云居士山水便面(元·张翥)

染黛浮空,凝妆伫远,数峰底事含颦。

十样新眉,从他雨抹烟匀。

龙绡便面宜歌舞,看亭亭、玉骨冰神。

几销魂,翠被余香,锦瑟清尘。

如今归去湖山畔,对一川平野,一片闲云。

两两渔舟,相过桂渚兰津。

谁将玉斧修明月,柰琼楼、高处无人。

忆王孙。

芳草江南,暗鴂残春。


高阳台 和半塘乙盦韵却寄(清·文廷式)

灵鹊填河,惊乌绕树,秋来一样心期。

帘额风轻,金炉篆袅香微。

云楼雾幕参差起,黯瑶情、未许人知。

写银笺、四角中央,难寄离思。

凄凉茂草褰衣处,尽江河日暮,泪下连丝。

猛拍阑干,凭他蝶醒莺痴。

重阳萧索青芜国,恁霜寒、篱菊能支。

莫教人、刬尽琼华,留映新眉。


高阳台 为江建霞题太常仙蝶图(清·文廷式)
  押真韵

柳外轻盈,花间绰约,滕王图绘难真。

乍集闲庭,些些情意关人。

江郎自有生花笔,写蘧仙、一段丰神。

记当年、相见灵山,可是君身。

罗浮我亦会清梦,有落花万片,雨积如茵。

不似京华,污衣十丈缁尘。

殷勤欲问西王使,遍人间、何处宜春。

祗怜他、薄酒微熏,腻粉初匀。


高阳台 西湖(清·文廷式)

落叶浸愁,凉飔警醉,衰杨恰似眉弯。

病起秋深,云烟一倍清孱。

凭阑冉冉斜阳下,有断魂、分付湖山。

乍超然、精爽飞扬,不似人闲。

蓬莱清浅今何许,但歌残黄竹,信杳青鸾。

为问逋仙,孤山谁伴荒寒。

苧萝村下相逢地,想月娥、依约婵娟。

又高城、鼓角声催,策马孤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