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冠子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方、杨、陈俱有和词,其余或句读小异,或添字,或减字,皆变格也。 此词可平可仄,悉参谱内所采诸词,或有以入作平及平仄与诸家不同者,注明各词之下,概不校注平仄。
此词与周词校,前后段第七句作四字句,第八句作六字句,又后结作七字一句、四字一句异。
此与蔡词同,惟后结五字一句、六字一句,仍照周词填。
此与蔡词同,惟前后段第八、九句摊破句法,作四字一句、六字一句异。 后段第二句“北”字以入作平,不注可仄。
此与周词同,惟后段添二字、作四字两句异。
此词与鲁词校,前段第七句作四字句,第九句作六字句,又结作七字一句、六字一句异。
此词与鲁词校,前段第四句作六字句,第六句作四字句,第七句作四字句,第九句作六字句,两结俱作七字一句、六字一句异。又一首“庾岭烟光”词,正与此同。 此词及陈词、曹词,后段第七句,平仄与诸家不同,不参校入谱。
此与张词同,惟前后段两结,俱作五字一句、四字两句异。 按,侯寘“暗雨收梅”词,“况吟烟啸月,弹丝吹竹,太平歌咏”、“看飞云丹诏,行沙金勒,待公归觐”,两结正与此同。 《鸣鹤余音》冯尊师词二十首,名《苏武慢》,俱如此填。
此与陆词同,惟前后段两结,俱作七字一句、六字一句异。
此词与陆词校,前段第七句添二字、作六字句,第九句减二字、作四字句,后段第八句添二字、作六字句,第九句减二字、作四字句异。
此与陆词同,惟后段第七句添二字、作六字句,第九句减二字、作四字句异。
此与“归去来兮”词同,惟后段第十句添一字、作四字两句异。 此词前后段第四、五句,第七、八句,平仄与诸家不同,张雨词亦然。
此与虞词同,惟换头句藏短韵异。
此与周词同,惟前后段第七句各减二字、作四字句异。 后段第十句“一”字,以入作平,不注可仄。
此即一百一十三字鲁词体,前后段第三句、第十一句各减一字异。 换头句不作上三下四折腰句法,后段第七、八句俱四字,第九句六字,亦与鲁词不同。 前段第七句、后段第四句、第八、九句,平仄与诸家不同,谱内亦不校注。
此见《松隐集》,别名《转调选冠子》,采以备体,不参校入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