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下表选择或输入词牌名: 注:资料引用自《钦定词谱》。
兰陵王词谱
兰陵王 唐教坊曲名。《碧鸡漫志》、《北齐史》及《隋唐嘉话》,称齐文襄之长子长恭封兰陵王,与周师战,尝著假面对敌。击周师金墉城下,勇冠三军,武士共歌谣之,曰《兰陵王入阵曲》。今越调《兰陵王》,凡三段、二十四拍,或曰遗声也。此曲声犯正宫,管色用大凡字,大一字、勾字,故一名《大犯》。

兰陵王 三段一百三十一字,前段十句六仄韵,中段八句五仄韵,后段九句六仄韵 秦 观

  雨初歇 帘卷一钩淡月 望河汉 几点疏星 冉冉纤云度林樾 此景清更绝 谁念温柔蕴结 
  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

孤灯暗 独步华堂 蟋蟀莎阶弄时节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沈思恨难说 忆花底相逢 亲赠罗缬 春鸿秋雁轻离别 拟寻个锦鳞 寄将尺素 又恐烟波路隔越 
  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

歌残唾壶缺 
平平仄平仄

  凄咽 意空切 但醉损琼卮 望断瑶阙 御沟曾记流红叶 待何日重见 霓裳听彻 彩楼天远 
  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夜夜襟袖染啼血 
仄仄平仄仄平仄


此调始于此词,应以此词为定格,但后段结句,作七字句,宋人无如此填者,故以周词作谱,仍采此词以溯其源。

又一体 三段一百三十字,前段十一句七仄韵,中段八句五仄韵,后段十句六仄韵 周邦彦

  柳阴直 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 曾见几番 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 谁惜 京华倦客 
  中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中平中仄平中仄平仄中平仄中仄平仄平平仄仄

长亭路 年去岁来 应折柔条过千尺 
平平仄中仄仄平中仄平平仄平仄

  闲寻旧踪迹 又酒趁哀弦 灯照离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 愁一箭风快 半篙波暖 回头迢递便数驿 
  中平仄平仄仄中仄平中中仄平仄中平中仄中平仄中中中中仄中平中仄平中平仄仄中仄

望人在天北 
仄中中平仄

  凄侧 恨堆积 渐别浦萦回 津堠岑寂 斜阳冉冉春无极 念月榭携手 露桥吹笛 沈思前事 
  中仄仄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中平仄中平中仄平平仄仄中中中中中平中仄中中中中

似梦里 泪暗滴 
仄中仄仄中仄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宋元人俱如此填。若辛词、刘词之添韵,陈词之句读小异,皆变格也。 按,此词有葛郯、张元幹、曹冠词及谱中陈词可校。赵必象词,平仄不同者多至二十四字,谱内刘词中段起句,添用一韵,辛词后结用叠韵,另为一体,俱不参校。 前段起句,彭履道词“章台路”,章字平声;第四句,彭词“花气分明”,分字平声;第五句,杨泽民词“芳草侵阶映红叶”,芳字平声,袁去华词“一目千里总佳色”,里字仄声;第六句,李昴英词“别来情绪恶”,别字仄声;第十句,高观国词“欲去又留”,欲字仄声;中段起句,高词“十年迥凄绝”,十字仄声;第二句,张元幹词“想蛾绿轻晕”,晕字仄声;第三句,曹冠词“采笔题石”,采字仄声;第四句,史达祖词“涉江几度和愁摘”,涉字、几字俱仄声;第五句,彭词“唤鸣筝掩面”,唤字仄声,鸣筝二字俱平声,掩字仄声;第六句,葛郯词“乌啼云起”,乌字平声,袁词“古墙竹影”,竹字仄声;第七句,史词“分开绿盖素袂湿”,绿字仄声;第八句,曹词“感往事陈迹”,往字仄声,袁词“甚良宵闲却”,宵字平声;后段第三句,曹词“帅旗鼓文场”,旗字平声;第四句,李词“宝轸慵学”,宝字仄声,高词“沈沈春酌”,下沈字平声;第五句,高词“只愁入夜东风恶”,只字仄声,方千里词“天涯何处相思极”,何字平声;第六句,高词“整新欢罗带”,欢字平声,曹词“有陶令秫酒”,秫字仄声,葛词“要百柁倾珠”,珠字平声;第七句,彭词“瓜洲难渡”,瓜字平声,方词“恨随塞笛”,塞字仄声;第八句,李词“猛拍阑干”,猛字、拍字俱仄声,干字平声;第九句,葛词“又空腹”,空字平声;第十句,高词“更何说”,何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余参下陈词。

又一体 三段一百三十字,前段十句六仄韵,中段八句五仄韵,后段十句四仄韵、一叠韵 辛弃疾

  一丘壑 老子风流占却 茅檐上 松月挂云 脉脉石泉透山脚 寻思前事错 恼杀晨猿夜鹤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终须是 邓禹辈人 锦绣麻霞坐黄阁 
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长歌自深酌 看天阔鸢飞 渊静鱼跃 西风黄菊香喷薄 怅日暮云合 佳人何处 纫兰结佩带杜若 
  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

入江海会约 
仄平仄仄仄

  遇合 事难托 莫击磬门前 荷蒉人过 仰天大笑冠簪落 待说与穷达 不须疑著 古来贤者 
  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进亦乐 退亦乐 
仄仄仄仄仄仄


此词与周词校,后段第四句不押韵、第九句押韵、第十句叠韵异。 中段第五句“云合”,合字非韵。

又一体 三段一百三十字,前段十句六仄韵,中段八句五仄韵,后段十句六仄韵 陈允平

  古堤直 隔水轻盈飏碧 东风路 还是舞烟眠露 年年自春色 红尘遍京国 留滞高阳醉客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

斜阳外 千缕翠条 仿佛流莺度金尺 
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长亭半陈迹 记曾系征鞍 频护歌席 匆匆江上又寒食 回首处 应念旧曾攀折 依然离恨遍西驿 
  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倦游尚南北 
仄平仄平仄

  恻恻 怨怀积 渐楚榭寒收 隋苑春寂 颦眉不尽相思极 想人在何处 倚阑横笛 闲情似絮 
  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更那听 夜雨滴 
仄仄仄仄仄仄


此和周词也。前段第四、五句,作六字一句、四字一句。杨泽民和词,“几度啸日迎风,怡怡钓秋色”,与此同。又,中段第五、六句,作三字一句、六字一句,亦与周词小异。

又一体 三段一百三十字,前段十句六仄韵,中段九句七仄韵,后段十句六仄韵 刘辰翁

  送春去 春去人间无路 秋千外 芳草连天 谁遣风沙暗南浦 依依甚意绪 漫忆海门飞絮 
  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乱鸦过 斗转城荒 不见来时试灯处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春去 最谁苦 但箭雁沈边 梁燕无主 杜鹃声里长门暮 想玉树凋霜 泪盘如露 咸阳送客屡回顾 
  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斜日未能度 
平仄仄平仄

  春去 尚来否 正江令恨别 庾信愁赋 苏堤尽日风和雨 叹神游故国 花记前度 人生流落 
  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

顾孺子 共夜语 
仄仄仄仄仄仄


调见《清真乐府》。按,唐教坊曲有《大酺乐》,《羯鼓录》亦有太簇商《大酺乐》。宋词盖借旧曲名,自制新声也。

又一体 双调一百三十三字,前段十五句五仄韵,后段十一句七仄韵 周邦彦

  对宿烟收 春禽静 飞雨时鸣高屋 墙头青玉旆 洗铅霜都尽 嫩梢相触 润逼琴丝 寒侵枕障 
  仄仄平平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中平中仄中平平仄中仄平平平平中仄

虫网吹粘帘竹 邮亭无人处 听檐声不断 困眠初熟 奈愁极频惊 梦轻难记 自怜幽独 
中仄中平平仄平中平中仄仄平中中中仄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仄

  行人归意速 最先念 流潦妨车毂 怎奈向 兰成憔悴 卫玠清羸 等闲时 易伤心目 未怪平阳客 
  中中中仄仄仄平仄中仄中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中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中仄

双泪落 笛中哀曲 况萧索 青芜国 红糁铺地 门外荆桃如菽 夜游共谁秉烛 
中中中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仄平中中仄中仄平平平仄仄中中中仄仄


此调始自此词,有方千里、杨泽民、陈允平和词可校。 此词后段第六句疑亦是韵,查杨和韵词“遇双鱼客”可证。 此调有刘辰翁词一首,与此词平仄多不同,《词律》云:刘用字,每多出入,不足为法。故不参校入谱。 按,前段第三句,吴文英词“林沼半销红碧”,半字仄声;第五句,杨泽民词“引游蜂戏蝶”,戏字仄声;第六句,陈允平词“飞红翻触”,飞字平声;第七句,颜奎词“公子狐裘”,公字平声;第九句,颜词“怎见此时情否”,怎字、此字俱仄声;第十句,颜词“天上知音杳”,上字仄声;第十三、四句,颜词“记画扇题诗,单衣试酒”,画字仄声,单字平声,试字仄声;后段起句,杨词“仙郎去又速”,去字仄声;第二句,杨词“料今在何许伫双毂”,伫字仄声;第三句,陈词“漫辜负”,辜字平声;第四句,吴文英词“逋塚梅荒”,逋字平声;第七句,吴词“集楚裳西风催著”,裳字、西字俱平声;第八句,陈词“梦不到华胥国”,不字仄声;第十一句,赵以夫词“极目水云漠漠”,目字仄声,杨词“寸心天上可烛”,天字平声,上字仄声。谱内据此,余校下周密词。

又一体 双调一百三十三字,前段十五句五仄韵,后段十一句七仄韵 周 密

  又子规啼 酴醿谢 寂寂春阴池阁 罗窗人病酒 奈牡丹初放 晚风还恶 燕燕归迟 莺莺声懒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闲罥秋千红索 三分春过半 早朱桁尘凝 翠衣香薄 傍鸳径莺笼 一池萍碎 半檐花落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冉冉春梦弱 楚台远 负雨期云约 漫念想 清歌锦瑟 翠管瑶尊 几回重醉东园酌 但兔葵燕麦 
  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

倩谁访 画阑红药 况多病 腰如削 相如老去 赋笔吟簪闲却 此情更谁问著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


此即周词体,惟后段第六句不押韵异。 按,方千里词“老去疏狂减”、陈允平词“冷透金篝湿”,正与此同。
历代作品
共59,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续上)
杨泽民 (2首)
葛郯 (1首)
葛长庚 (3首)
袁去华 (2首)
赵以夫 (1首)
赵文 (1首)
辛弃疾 (2首)
陈允平 (4首)
颜奎 (1首)
高观国 (2首)
许有壬 (1首)
姚燧 (1首)
张翥 (1首)
邵亨贞 (3首)
近现代
徐震堮 (1首)
沈祖棻 (1首)
王彦行 (1首)
大犯(宋·杨泽民)

渐雨回春,风清夏,垂柳凉生芳屋。

余花犹满地,引蜂游蝶戏,慢飞轻触。

院宇深沈,帘栊寂静,苍玉时敲疏竹。

雕梁新来燕,恣呢喃不住,似曾相熟。

但双去并来,漫萦幽恨,枕单衾独。

仙郎去又速。

料今在、何许停双毂。

任梦想、频登台榭,遍倚阑干,水云千里空流目。

纵遇双鱼客,难尽写、别来心曲。

媚容幸倾城国。

今日何事,还又难分麰菽。

寸心天上可烛。


兰陵王(宋·杨泽民)

翠竿直。

一叶扁舟漾碧。

澄江上、几度啸日迎风,怡怡钓秋色。

渔乡共水国。

都属沧浪傲客。

烟波外,风笠雨蓑,才掷丝纶便千尺。

飘然去无迹。

恣脚扣双船,帆挂轻席。

盈钩香饵鱼争食。

更拨棹葭岸,放篙菱浦,才过新栅又旧驿。

占江南江北。

堪恻。

利名积。

算纵有豪华,难比清寂。

须知此乐天无极。

有一斗芳酒,数声横笛。

芦花深夜,半醉里、任露滴。


兰陵王(宋·葛郯)

乱烟簇。

帘外青山渐肃。

莲房静。

荷盖半残,欲放清涟媚溪绿。

凭高送远目。

飞起沧洲雁骛。

寒窗静,茶碗未深,一枕胡床画眠足。

闲行问松菊。

今□雨谁家,空对银烛。

箫声忽下瑶台曲。

看鹤舞风动,乌啼云起,何须舟内怨女哭。

抱琴写幽独。

情触。

会相续。

况节近中元,月浪翻屋。

长鲸愁晓寒蟾促。

要百柁倾□,万花流玉。

山肴倒尽,又空腹,鲙野蔌。


兰陵王(宋·葛长庚)

桃花瘦。

寒食清明前后。

新燕子,禁得余寒,风雨把人苦僝僽。

梅粒今如豆。

减却春光多少。

空自有,满树山茶,似语如愁卧晴昼。

幽人展襟袖。

惜莺花未老,江山如旧。

杜鹃声里同携手。

叹陌上芳草,堤边垂柳。

一春十病九因酒。

愁来独搔首。

豆蔻。

枝头小。

应可惜年华,孤负时候。

九十韶光那得久。

问芍药觅醉,牡丹索笑。

三万六千,能几度,君知否。


兰陵王(宋·葛长庚)

一溪碧。

何处桃花流出。

春光好,寻个□□,小小篮舆漫行适。

苍苔满白石。

涧底阴风凛栗。

疑无路,幽壑琮琤,峡转山回入林僻。

千峰呈翠色。

时亦有声声,樵唱渔笛。

忽然一树樱桃白。

又回头一顾,掀髯一笑,诗情酒思正豪逸。

虎蹄过新迹。

羃羃。

雾如织。

见异草珍禽,问名不识。

山灵勒驾雨来急。

欲游观未已,仆言日夕。

看来看去,似那里,似少室。


兰陵王(宋·葛长庚)

三峰碧。

缥渺烟光树色。

高寒处,上有猿啼,鹤唳天风夜萧瑟。

山形似笔格。

人道江南第一。

游紫观,月殿星坛,积翠楼前吹铁笛。

客来访灵迹。

闻王郭当年,曾此驻锡。

二仙为谒浮丘伯。

从骖鸾去后,云深难觅。

丹炉灰冷杵声寂。

依然旧泉石。

泉石。

最幽阒。

更禽静花闲,松茂竹密。

清都绛阙无消息。

共羽衣挥麈,感今怀昔。

堪嗟人世,似梦里,驹过隙。


兰陵王(宋·袁去华)

小桥直。

林表遥岑寸碧。

斜阳外、霞绚晚空,一目千里总佳色。

初寒遍泽国。

投老依然是客。

功名事,云散鸟飞,匣里青萍漫三尺。

重来怆陈迹。

又水褪沙痕,风满帆席。

鲈肥莼美曾同食。

听虚阁松韵,古墙竹影,参差犹记过此驿。

傍溪南山北。

悲恻。

暗愁积。

拥绣被焚香,谁伴孤寂。

追寻恩怨无穷极。

正难续幽梦,厌闻邻笛。

那堪檐外,更夜雨,断又滴。


兰陵王(宋·袁去华)

晓阴薄。

隔屋呼晴噪鹊。

长烟袅、轻素望中,林表初阳照城郭。

秋容自寂寞。

清浅溪痕旋落。

桥虹外,明嶂万重,云木千章映楼阁。

天涯信飘泊。

漫水绕郴山,尺素难托。

文园多病宽衣索。

最长笛声断,画阑凭暖,黄昏前后况味恶。

甚良宵闲却。

辽邈。

误行乐。

料恨寄徽弦,心倦梳掠。

西风满院垂帘幕。

对千里明月,五更悲角。

归期秋尽,尚未定,怎睡著。


大犯(宋·赵以夫)
  押药韵

正绿阴浓,莺声懒,庭院轻寒烟薄。

天然花富贵,逞夭红殷紫,叠葩重萼。

醉艳酣春,妍姿浥露,翠羽轻明如削。

檀心鸦黄嫩,似离情愁绪,万丝交错。

更银烛相辉,玉瓶微浸,宛然京洛。

朝来风雨恶。

拍僝僽、低张青油幕。

便好倩、佳人插帽,贵客传笺,趁良辰、赏心行乐。

四美难并也,须拼醉、莫辞杯勺。

被花恼、情无著。

长笛何处,一笑江头高阁。

极暮水云漠漠。


大犯(宋·赵文)

正宝香残,重帘静,飞鸟时惊花铎。

沈思前梦去,有当时老泪,欲弹还阁。

太一宫墙,菩提寺路,谁管纷纷开落。

心情浑何似,似琵琶马上,晓寒沙漠。

想筝雁频移,钏金度瘦,素肌清削。

相思无奈著。

重访旧、谁遣车生角。

暗记省、刘郎前度,杜枚三生,为何人、顿乖芳约。

试把菱花拭,愁来处、鬓丝先觉。

念幽独、成荒索。

何日重见,错拟扬州骑鹤,绿阴不妨细酌。


兰陵王(宋·辛弃疾)

一丘壑。

老子风流占却。

茅檐上、松月桂云,脉脉石泉逗山脚。

寻思前事错。

恼杀晨猿夜鹤。

终须是、邓禹辈人,锦绣麻霞坐黄阁。

长歌自深酌。

看天阔鸢飞,渊静鱼跃。

西风黄菊芗喷薄。

怅日暮云合,佳人何处,纫兰结佩带杜若。

入江海曾约。

遇合。

事难托。

莫击磬门前,荷蒉人过,仰天大笑冠簪落。

待说与穷达,不须疑著。

古来贤者,进亦乐,退亦乐。


兰陵王(宋·辛弃疾)

恨之极。

恨极销磨不得。

苌弘事,人道后来,其血三年化为碧。

郑人缓也泣。

吾父攻儒助墨。

十年梦,沈痛化余,秋柏之间既为实。

相思重相忆。

被怨结中肠,潜动精魄。

望夫江上岩岩立。

嗟一念中变,后期长绝。

君看启母愤所激。

又俄倾为石。

难敌。

最多力。

甚一忿沈渊,精气为物。

依然困斗牛磨角。

便影入山骨,至今雕琢。

寻思人间,只合化,梦中蝶。


大犯(宋·陈允平)

渐入融和,金莲放、人在东风楼阁。

天香吹辇路,净无云一点,桂柳霜魄。

雪霁梅飘,春柔柳嫩,半卷真珠帘箔。

迢迢鸣鞘过,隘车钿辔玉,暗尘轻掠。

拥琼管吹龙,朱弦弹凤,柳衢花陌。

鳌山侵碧落。

绛绡远,春霭浮鳷鹊。

民共乐、金吾禁静,翠跸声闲,遍青门、尽停鱼钥。

衩袜寒初觉。

方怪失、绣鸳弓窄。

误良夜、瑶台约。

渐彩霞散,双阙星微烟薄。

洞天共谁夸鹤。


大犯(宋·陈允平)

雾幕西山,珠帘卷,浓霭凄迷华屋。

蒲萄新绿涨,正桃花烟浪,乱红翻触。

绣阁留寒,罗衣怯润,慵理凤楼丝竹。

东风垂杨恨,锁朱门深静,粉香初熟。

念缓酌灯前,醉吟孤枕,顿成清独。

伤心春去速。

叹美景虚掷如飞毂。

漫孤负、秋千台榭,拾翠心期,误芳菲、怨眉愁目。

冷透金篝湿,空展转、画屏山曲。

梦不到、华胥国。

闲倚雕槛,试采青青梅菽。

海棠尚堪对烛。


兰陵王(宋·陈允平)

楚天碧。

秋晚尘清禁陌。

朝鸡静,班退晓墀,回马金门漏犹滴。

千官佩如织。

来作黄扉寿客。

黑头相,玉虹紫貂,亲奉春慈拜南极。

丛萱燕堂北。

正霭护犀帷,香泛鲛额。

瑶池女伴驻鸾翼。

拥歌袖笼翠,舞鞯铺锦,屏开家庆怎画得。

想人在仙宅。

今夕。

是何夕。

正月满槐厅,凉透椿席。

黄花满地弄寒色。

喜蛩雨初霁,雁风又息。

龙楼宣劝,万岁里、宴太液。


兰陵王(宋·陈允平)

古堤直。

隔水轻阴扬碧。

东风路,还是舞烟眠露,年年自春色。

红尘遍京国。

留滞高阳醉客。

斜阳外,千缕翠条,彷佛流莺度金尺。

长亭半陈迹。

记曾系征鞍,频护歌席。

匆匆江上又寒食。

回首处应念,旧曾攀折,依然离恨遍四驿。

倦游尚南北。

恻恻。

怨怀积。

渐楚榭寒收,隋苑春寂。

眉颦不尽相思极。

想人在何处,倚楼横笛。

闲情似絮,更那听,夜雨滴。


大犯(宋·颜奎)

唱古荼,新荷叶,谁向重帘深处。

东风三十六,向园林都过,余寒犹妒。

公子狐裘,佳人翠袖,怎见此时情否。

天上知音杳,怪参差律吕,世间多误。

记画扇题诗,单衣试酒,梦归泥絮。

嗟春如逆旅。

送无路、远涉前无渡。

回首住、凌波亭馆,待月楼台,满身花气凝香雾。

度入南薰去。

留燕伴、不教迟暮。

但一点、芳心苦。

生怕摇落,分付荷房收贮。

晚妆又随过雨。


兰陵王(宋·高观国)

凤箫咽。

花底寒轻夜月。

兰堂静,香雾翠深,曾与瑶姬恨轻别。

罗巾泪暗叠。

情人歌声怨切。

殷勤意,欲去又留,柳色和愁为重折。

十年迥凄绝。

念髻怯瑶簪,衣褪香雪。

双鳞不渡烟江阔。

自春来人见,水边花外,羞倚东风翠袖怯。

正愁恨时节。

南陌。

阻金勒。

甚望断青禽,难倩红叶。

春愁欲解丁香结。

整新欢罗带,旧香宫箧。

凄凉风景,待见了,尽向说。


兰陵王(宋·高观国)

洒虚阁。

羃羃天垂似幕。

春寒峭,吹断万丝,湿影和烟暗帘箔。

清愁晚来觉。

佳景愔愔过却。

芳郊外,莺恨燕愁,不管秋千冷红索。

行云楚台约。

念今古凝情,朝暮如昨。

啼红湿翠春情薄。

谩一犁江上,半篙堤外,勾引轻阴趁暮角。

正孤绪寂寞。

斑驳。

止还作。

听点点檐声,沈沈春酌。

只愁入夜东风恶。

怕催教花放,趁将花落。

冥冥烟草,梦正远,恨怎托。


兰陵王(元·许有壬)

赋古剑,用吉善甫韵

引用典故:功曹非复萧何 

昆吾铁。

神物千年不灭。

时出匣、摇荡碧空,闪闪寒芒电光掣。

细看是巨阙。

三尺。

斜明隙月。

新丰旅,弹尔醉歌,也胜毛锥校平侧。

沉埋土花碧。

向坚石寒泉,重砺霜雪。

一天星斗昏无色。

因起舞为乐,崆峒试倚,魑魅胆寒石自裂。

免丰狱羁绁。

勋业。

几英杰。

是曾馘奸邪,腥渍余血。

今方四海边尘绝。

佩服处,闲伴金鱼宝玦。

只愁灵化,雷雨暗,水云国。


兰陵王(元·姚燧)

昨日奉候,知玉体已不恙,轩从可北矣,其戒行何时,作兰陵王曲问之,上雪崖使君

雪崖雪。

玉垒浮云变灭。

蓬婆外、晴白界天,西岭窗涵古今绝。

秦山置下列。

类媵姬姜娣侄。

望太白、三百去天,六月人犹失炎热。

缁尘苦为涅。

问谁可配兹,千仞高洁。

惟君雅号相优劣。

有北正寒冽,传将移节,及门再命益磬折。

未闻赐环玦。

我拙。

误名窃。

甚此日徵书,亦到岩穴。

何人轣辘同车辙。

华首最相悦,忍为轻别。

定成竹否,乞为汝,负羁绁。


兰陵王 临川寓舍闻筝(元·张翥)

晚风恶。

墙外杨花正落。

秋千罢、人在琐窗,犹怯春寒下帘幕。

多情倦绣作。

恰了棠梨半萼。

移金雁、应是自调,尽寄深情与弦索。

数声白瓴雀。

又歇拍多时,娇甚弹错。

新声旧谱多忘却。

想红香憔悴,锦书缭邈,匆匆前度见略略。

甚如在天角。

雾阁。

闭银钥。

柰梦断行云,青鸟难托。

三生书记情缘薄。

记旧家歌舞,那时行乐。

桃枝人面,问酒家,负旧约。


兰陵王(元·邵亨贞)

王彦强以暮春有怀吴中故居之作见示,此公蜀故家,因以蜀语次韵答之

锦江绿。

长想秦城在目。

瞿塘上、春水舣船,十二遥峰翠如簇。

羁怀未易触。

斜日平原散牧。

潘郎爱,年少宦游,遮莫吴霜鬓边扑。

名家旧韦曲。

记雨卧丛花,春覆慈竹。

东来重问乌衣屋。

愁濯锦人远,剪镫窗静,归心遍是梦里速。

更题柱曾□。

凄独。

带移束。

正驿路骝嘶,烟浦帆宿。

遨头风度犹能续。

尽客馆歌舞,故人醽醁。

薛涛笺上,写恨处,字可掬。


兰陵王 岁晚忆王彦强而作(元·邵亨贞)

暮天碧。

长是登临望极。

松江上、云冷雁稀,立尽斜阳耿相忆。

凭阑起叹息。

人隔吴王故国。

年华晚,烟水正深,难折梅花寄寒驿。

东风旧游历。

记草暗书帘,苔满吟屐。

无情征旆催离席。

嗟月堕寒影,夜移清漏,依稀曾向梦里识。

恍疑见颜色。

空惜。

鬓毛白。

恨莫趁金鞍,犹误尘迹。

何时弭棹苏台侧。

共漉酒纱帽,放歌瑶瑟。

春来双燕,定到否,旧巷陌。


兰陵王 春日寄钱塘诸友(元·邵亨贞)

旧时月。

曾照河桥夜别。

秋千下、花露染衣,倚马相看动愁绝。

登临黯望彻。

思落吴山万叠。

江村路,春水乍生,南浦迢迢恨难越。

匆匆换时节。

怪驿未缄鳞,□□□□。

平湖入梦情犹切。

嗟乐事长在,壮游都误,酣歌迷舞兴未歇。

耿前恨休说。

凄咽。

乱愁结。

记诗满花笺,歌唤桃叶。

琵琶水面今谁拨。

但碧槛长倚,楚蓠空撷。

相思难寄,待更把,断柳折。


兰陵王(近现代·徐震堮)

过寒食。

帘外东风晚急。

扶愁起,留眼看春,无奈春光去如掷。

天涯况是客。

凄抑吴船夜笛。

凭阑处,商女后庭,烟影离离旧淮碧。

江关赋萧瑟。

更水面飘歌,灯外攲帻。

沧波一梦头堪白。

伤十载书剑,异乡风雨,江花江草弄怨色。

甚天上消息?

岑寂。

翠尊侧。

叹鬓怯繁枝,诗冷瑶席。

斜阳独立青芜国。

九竹院孤枕,石林双屐。

相思何许,问燕子,倘记得?


大酺 春雨和清真(近现代·沈祖棻)

望暮云重,香炉润,烟楼微飏深屋。

丝丝愁影乱,正珠帘低掩,玉钩轻触。

沁骨商声,消魂远韵,慵听人间丝竹。

难忘当年事,渐江南地溽,脆梅将熟。

叹鸾枕添寒,画檐惊梦,锦衾人独。

题红流去速,问行客、何处停车毂?

对暝色、繁枝飘泪,社燕寻泥,倚危楼、为谁凝目?

却念多情月,应不到、旧时阑曲。

又寒汐、生江国。

风卷罗幕,凉逼灯花如菽。

夜深共谁剪烛?


兰陵王(近现代·王彦行)

序:八月四日重过虹口公园,见芙蓉半凋,始凄然有秋意。归用清真韵。 1929年

画栏直。

行过球场浅碧。

莲塘畔、孤倚秋风,不分涟漪展秋色。

明妆俨去国。

空舞寒衣对客。

沧波暝、零乱翠盘,铅泪潜倾定盈尺。

临流讯陈迹。

记暖护鸳巢,偷占鸥席。

房攲分付游鱼食。

偏一夜风起,采秋人远,容光憔悴向水驿。

闹红阻汀北。

芳恻。

思攒积。

对黯黯楼台,消受凄寂。

菱歌已是相思极。

况薄暮归骑,又闻渔笛。

今宵无睡,任枕上,暗雨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