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乘轩 拼音:chéng xuān
乘坐大夫的车子。《左传·闵公二年》:“ 卫懿公 好鹤,鹤有乘轩者。” 杜预 注:“轩,大夫车。”后用以指做官。 汉 刘向 《说苑·善说》:“前虽有乘轩之赏,未为之动也。”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六:“不谓乘轩意,伏櫪还至今。” 宋 苏轼 《次韵子由述怀四绝》之三:“两鹤摧頽病不言,年来相继亦乘轩。” 郁达夫 《寄和荃君原韵》之三:“鬼蜮乘轩公碌碌, 杜陵 诗句只牢愁。”词语解释:乘轩鹤 拼音:chéng xuān hè
春秋 时只有大夫才能乘轩, 卫懿公 由于好鹤,鹤亦乘轩。事见《左传·闵公二年》。 唐 沉佺期 《移禁可刑》诗:“宠迈乘轩鹤,荣过食稻鳧。”后以喻无功受禄的人。 宋 王禹偁 《阁下咏怀》诗:“官清自比乘轩鹤,心小还同畏网鱼。”词语解释:宠鹤 拼音:chǒng hè
春秋 时, 卫懿公 喜欢养鹤,外出时连鹤也乘轩。当要和敌人打仗时,兵士们说,平日待鹤那么好,叫鹤去打吧! 卫国 终于被灭。事见《左传·闵公二年》。后以“宠鹤”比喻受帝王宠爱滥居禄位者。 唐 高适 《赠别王十七管记》诗:“遥飞絶 汉 书,已筑 长安 第。画龙俱在 叶 ,宠鹤先居 卫 。” 唐 杜甫 《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受命边沙远,归来御席同。轩墀曾宠鹤,畋猎旧非熊。”词语解释:楚才 拼音:chǔ cái
见“ 楚材 ”。
词语解释:楚材 拼音:chǔ cái
亦作“ 楚才 ”。 楚 地的人才。亦泛指南方的人才。 唐 骆宾王 《狱中书情通简知己》诗:“昔岁逢 杨意 ,观光贵 楚 材。” 宋 黄庭坚 《和邢惇夫秋怀》之四:“ 秦 收 郑 渠成, 晋 得 楚 材多。” 清 王士禛 《带经堂诗话·众妙·指数下》:“ 楚 才自 胡君信 承诺 、 顾赤方 景星 而外,仅见此人。” 程善之 《革命后感事和怀霜作》:“干戈扰扰滋瓜蔓,岁月因循累 楚 材。”参见“ 楚材晋用 ”。词语解释:楚材 拼音:chǔ cái
亦作“ 楚才 ”。 楚 地的人才。亦泛指南方的人才。 唐 骆宾王 《狱中书情通简知己》诗:“昔岁逢 杨意 ,观光贵 楚 材。” 宋 黄庭坚 《和邢惇夫秋怀》之四:“ 秦 收 郑 渠成, 晋 得 楚 材多。” 清 王士禛 《带经堂诗话·众妙·指数下》:“ 楚 才自 胡君信 承诺 、 顾赤方 景星 而外,仅见此人。” 程善之 《革命后感事和怀霜作》:“干戈扰扰滋瓜蔓,岁月因循累 楚 材。”参见“ 楚材晋用 ”。
词语解释:楚材晋用 拼音:chǔ cái jìn yòng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声子 通使於 晋 ,还如 楚 。令尹 子木 与之语,问 晋 故焉,且曰:‘ 晋 大夫与 楚 孰贤?’对曰:‘ 晋 卿不如 楚 ,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 楚 往也。虽 楚 有材, 晋 实用之。’”后因以“ 楚 材 晋 用”指引用别国人才或自己的人才外流为别人所用。《周书·儒林传·沉重》:“ 建德 末, 重 自以入朝既久,且年过时制,表请还 梁 。 高祖 优詔答之曰:‘……不忘恋本,深足嘉尚,而 楚 材 晋 用,岂无先哲。’” 清 钱谦益 《光禄大夫铁山王公墓志铭》:“ 楚 材 晋 用,国士所以长嗟; 秦 智 虞 愚,贤哲为之永叹。” 郑观应 《盛世危言·游历》:“果如此讲求研练,十年以后, 中国 内外文武人才皆当辈出,决不致有乏才之患,亦何庸 楚 材 晋 用,僱募洋师。”词语解释:东道主 拼音:dōng dào zhǔ
春秋 时, 晋 秦 合兵围 郑 , 郑文公 使 烛之武 说 秦穆公 ,曰:“若舍 郑 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事见《左传·僖公三十年》。 郑 在 秦 东,接待 秦国 出使东方的使节,故称“东道主”。后因以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唐 李白 《望九华山赠青阳韦仲堪》诗:“君为东道主,於此卧云松。” 元 无名氏 《来生债》第二折:“他每可几曾做那五百钱东道主。” 郭澄清 《大刀记》第二十章:“ 宁安寨 的人们,做为东道主,一面忙着欢送即将出征的子弟兵,还一面忙着接应、招待这些来自各个村庄的乡亲们。”亦称“ 东道主人 ”。《周书·文帝纪上》:“令亲人 蔡儶 作牧 河 济 ,厚相恩赡,以为东道主人。”《红楼梦》第三七回:“我虽不能做诗,这些诗人竟不厌俗,容我做个东道主人。”词语解释:阏伯 拼音:è bó
古代人名。后用为商星的别称。《左传·襄公九年》:“ 陶唐氏 之火正 閼伯 居 商丘 ,祀大火,而火纪时焉。 相土 因之,故 商 主大火。”《左传·昭公元年》:“昔 高辛氏 有二子,伯曰 閼伯 ,季曰 实沉 ,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 閼伯 于 商丘 ,主辰。 商 人是因,故辰为商星。” 杜预 注:“主祀辰星。辰,大火也。”《国语·晋语四》:“吾闻 晋 之始封也,岁在大火, 閼伯 之星也。实纪 商 人。”《文选·干玉〈晋纪总论〉》:“宗子无维城之助,而 閼伯 、 实沉 之郤岁构。” 李善 注:“ 閼伯 、 实沉 ,则参商也。”词语解释:璠玙 拼音:fán yú
(1).美玉名。《初学记》卷二七引《逸论语》:“璠璵, 鲁 之寳玉也。 孔子 曰:美哉璠璵,远而望之,焕若也;近而视之,瑟若也。” 明 梁辰鱼 《浣纱记·通嚭》:“远相投金帛礼仪,况纍纍数对璠璵,更纤纤一双花蕊。” 章炳麟 《訄书·哀清史》:“悲夫!天子之将崩,便房题凑璠璵玉匣之属,宿成於考工,无所吝讳,虽讳亦不得不豫。”
(2).泛指珠宝。 清 吴伟业 《鲁谦庵使君以云间山人所画索歌》:“士女嬉游衣食足,丹青价重高璠璵。”参见“ 璵璠 ”。
(3).比喻美德贤才。 三国 魏 曹植 《赠徐干》诗:“亮怀璠璵美,积久德愈宣。” 宋 苏轼 《答任师中家汉公》诗:“方当入奏事,清庙陈璠璵。” 清 秋瑾 《题潇湘馆集》诗之一:“四壁牙籤详亥豕,一门诗友尽璠璵。登龙喜遂瞻 韩 愿,何日重停问字车。”词语解释:鹤乘车 拼音:hè chéng chē
同“ 鹤乘轩 ”。 宋 陆游 《自诒》诗之二:“强欲入城还自笑,世间那有鹤乘车?”词语解释:鹤乘轩 拼音:hè chéng xuān
指滥得禄位,不该得禄位而得。 宋 陆游 《读〈隐逸传〉》诗:“ 终南 处士入都门, 少室山人 补諫垣。毕竟只供千载笑,石封三品鹤乘轩。”参见“ 鹤轩 ”。
词语解释:鹤轩 拼音:hè xuān
(1).《左传·闵公二年》:“ 衞懿公 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后因以“鹤轩”比喻滥厕禄位者。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五:“仕而有愧,鹤轩虎冠也。”
(2).指仙车。 清 黄仁 《水龙吟·吊陈莲峰提督化成阵殁吴淞口》词:“鼉梁乍驾,鹤轩何处?沙虫争避,大树思公。”词语解释:良史 拼音:liáng shǐ
(1).优秀的史官。指能秉笔直书、记事信而有征者。《左传·宣公二年》:“ 孔子 曰:‘ 董狐 ,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汉书·司马迁传赞》:“然自 刘向 、 扬雄 博极羣书,皆称 迁 有良史之材……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奸慝惩戒,实良史之直笔。”
(2).指信实之史书。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上:“凡善恶必书,谓之良史。” 梁启超 《新史学·论书法》:“书法善则为良史,反是则为秽史。”词语解释:迁鼎 拼音:qiān dǐng
(1).犹迁都。 北魏 于子建 《武德郡建沁水石桥记》:“属皇朝迁鼎,卜食 漳 滨,遂方割四县,在古州城置 武德郡 焉。”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度邑静鹿丘之嘆,迁鼎息大坰之慙。” 明 无名氏 《精忠记·赏春》:“粤自 夏 河亶甲 迁鼎於此,嗣后 秦 强 楚 霸定盟於兹。” 清 顾炎武 《晋王府》诗:“卜 雒 方迁鼎,封 唐 次翦珪。”
(2).易代;亡国。《晋书·桓玄传赞》:“肆逆迁鼎,凭威纵慝;违天虐人,覆宗殄国。”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一:“ 武后 彊盛, 武 三王 梁 、 魏 、 定 等并开府,自餘郡王十餘人,几迁鼎矣。” 前蜀 韦庄 《湘中作》诗:“臣心未肯教迁鼎,天道还应欲止戈。”词语解释:卫鹤 拼音:wèi hè
《左传·闵公二年》:“冬十二月, 狄 人伐 卫 。 卫懿公 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后因以“卫鹤”为滥叨封爵之典。 唐 钱起 《观村人牧山田》诗:“顾惭不耕者,微禄同 卫 鹤。” 明 王志坚 《表异录·职官》:“ 齐 鷄开府, 卫 鹤乘轩,言滥爵也。”词语解释:轩鹤 拼音:xuān hè
(1).乘轩的鹤。喻宠幸的人。典出《左传·闵公二年》:“ 卫懿公 好鹤,鹤有乘轩者。” 唐 白居易 《幽居早秋闲咏》:“轩鹤留何用?泉鱼放不还。谁人知此味?临老十年间。”
(2).乘轩的鹤。喻特立不同凡响的人。 唐 韩愈 《醉赠张秘书》诗:“ 张籍 学古淡,轩鹤避鸡羣。” 钱仲联 集释引 朱熹 《考异》:“此言 张籍 学古淡而不騖於綺靡,如以乘轩之鹤而反避鸡群也。”词语解释:玙璠 拼音:yú fán
(1).美玉。《左传·定公五年》:“ 季平子 行 东野 ,还未至,丙申,卒於 房 , 阳虎 将以璵璠敛。” 杜预 注:“璵璠,美玉,君所佩。” 汉 桓宽 《盐铁论·晁错》:“夫以璵璠之玼而弃其璞,以一人之罪而兼其众,则天下无美宝信士也。” 唐 杜甫 《赠蜀僧闾邱师兄》诗:“斯文散都邑,高价越璵璠。” 明 宋濂 《题李息斋竹》诗:“人间留翰墨,不独重璵璠。”
(2).比喻美德或品德高洁的人。 三国 魏 曹植 《赠徐干》诗:“亮怀璵璠美,积久德愈宣。” 唐 杜甫 《贻华阳柳少府》诗:“吾衰卧 江 汉 ,但媿识璵璠。” 宋 司马光 《送李汝臣同年谪官导江主簿》诗:“寧因青蝇恶,遂取璵璠毁。” 清 孙枝蔚 《题掩钱图寿苏母汪太夫人》诗:“膝下何如 李景让 ,前为璵璠后球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