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螺髻 拼音:luó jì
(1).螺壳状的发髻。 晋 崔豹 《古今注·鱼虫》:“童子结髮,亦为螺髻,亦谓其形似螺壳。”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乐府一》:“﹝ 晁补之 《嘲白氏词》﹞困倚妆臺,盈盈正解螺髻,凤釵坠,繚绕金盘玉指, 巫山 一段云委。”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画壁》:“共视拈花人,螺髻翘然,不復垂髻矣。” 吕湛恩 注:“《山堂肆考》:世尊於肉髻中出百宝光。肉髻如青螺,故云螺髻。”
(2).比喻耸起如髻的峰峦。 唐 皮日休 《太湖诗·缥缈峰》:“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 宋 辛弃疾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词语解释:落花流水 拼音:luò huā liú shuǐ
(1).形容残春的景象。 唐 李羣玉 《奉和张舍人送秦炼师归岑公山》:“兰浦苍苍春欲暮,落花流水思离襟。” 宋 欧阳修 《夜行船》词:“催行色、短亭暮春,落花流水草连云,看看是、断肠南浦。” 清 李渔 《巧团圆·梦讯》:“仍是 刘郎 前度,怪种桃道士,踪影全无。落花流水指迷途。”
(2).比喻残败零落的样子。《红楼梦》第四回:“这日打了个落花流水,生拖死拽,把个 英莲 拖去。” 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其结果,把几千年封建地主的特权,打得个落花流水。”
(3).比喻话说得夸大而不切实际。《大马扁》第四回:“﹝ 康有为 ﹞对着 小宝 搬着无数话来,一来説自己是个举人,二来説起自己在京如何阔绰……説得落花流水。”词语解释:绿暗红稀 拼音:lǜ àn hóng xī
形容暮春时绿荫幽暗、红花凋谢的景象。 唐 韩琮 《暮春浐水送别》诗:“緑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警世通言·蒋淑真刎颈鸳鸯会》:“緑暗红稀起暝烟,独将幽恨小庭前。”词语解释:绿蚁 拼音:lǜ yǐ
亦作“绿螘”。酒面上浮起的绿色泡沫。亦借指酒。《文选·谢朓〈在郡卧病呈沉尚书诗〉》:“嘉魴聊可荐,緑蚁方独持。” 张铣 注:“緑蚁,酒也。” 唐 白居易 《问刘十九》诗:“緑螘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宋 李清照 《渔家傲》词:“共赏金尊沉緑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羣花比。” 明 沉采 《千金记·饯别》:“再进杯盘,重斟緑蚁。” 清 唐孙华 《时世公子行》:“翠蛾十样流苏帐,緑蚁千盃琥珀醪。”词语解释:蛮笺 拼音:mán jiān
亦作“ 蛮牋 ”。 唐 时高丽纸的别称。亦指 蜀 地所产名贵的彩色笺纸。 唐 陆龟蒙 《酬袭美夏首病愈见招次韵》:“雨多青合是垣衣,一幅蛮牋夜款扉。” 宋 辛弃疾 《贺新郎》词:“十样蛮牋纹错綺,粲珠璣。” 清 徐芳 《柳夫人小传》:“每宗伯( 钱谦益 )句就,遣鬟矜示 柳 ,击鉢之顷,蛮笺已至,风追电躡,未尝肯地步让。” 姚锡钧 《和了公和》:“分付几园老居士,蛮牋同擘酒家楼。”参阅 宋 顾文荐 《负暄杂录·纸》、 元 费著 《笺纸谱》。词语解释:门外楼头 拼音:mén wài lóu tóu
南朝 陈后主 耽于声乐酒色,尤宠贵妃 张丽华 ,怠于政事。 后主 自居 临春阁 , 张贵妃 居 结绮阁 , 龚 孔 二贵嫔居 望仙阁 ,并复道交相往来。 隋 将 韩擒虎 率精骑五百,直入 朱雀门 , 后主 与 张贵妃 等宫人躲入井中,均为 隋 军所执,国亡。事见《南史·陈纪下·后主》、《南史·后妃传下·陈后主张贵纪》、《隋书·韩擒虎传》。 唐 杜牧 《台城曲》之一:“门外 韩擒虎 ,楼头 张丽华 。”后因用“门外楼头”指君主荒淫,国破家亡。 宋 王安石 《桂枝香·金陵怀古》词:“念往昔、繁华竞逐。嘆门外楼头,悲恨相续。”词语解释:青螺髻 拼音:qīng luó jì
(1).形如青螺的发髻。 清 赵翼 《绵州刺史刘荫萱驻藏回蜀远寄藏佛一尊赋诗谢》:“珠火眉微分,青螺髻空繚。”
(2).喻山峰。 唐 皮日休 《太湖诗·缥缈峰》:“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 宋 苏轼 《蝶恋花·京口得乡书》词:“ 北固山 前三面水,碧琼梳拥青螺髻。” 明 刘基 《彭泽阻风》诗:“两峰对拥青螺髻,孤月初生白玉钩。”词语解释:十样蛮笺 拼音:shí yàng mán jiān
古人 蜀 地出产的十色笺纸。 五代 齐己 《白莲集》有《谢人惠十色花笺并棋子》诗。 元 费直 《笺纸谱》:“ 杨文公 亿 《谈苑》载 韩浦 寄弟诗云:‘十样蛮牋出 益州 ,寄来新自 浣花 头。’” 明 杨慎 《墐户录·十样蛮笺》:“ 韩浦 诗曰:‘十样蛮牋出 益州 。’《成都古今记》载其目曰深红,曰粉红,曰杏红,曰明黄,曰深青,曰浅青,曰深緑,曰浅緑,曰铜緑,曰浅云,凡十样。又有松花、金沙、流沙、彩霞、金粉、桃花、冷金之别,即其异名。”词语解释:吴丝 拼音:wú sī
吴 地产的丝。喻指精美的琴弦。 唐 李贺 《李凭箜篌引》:“ 吴 丝 蜀 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頽不流。” 王琦 注:“丝之精好者,出自 吴 地,故曰 吴 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