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日上三竿 拼音:rì shàng sān gān
太阳升起来离地已有三根竹竿那么高。约为午前八、九点钟。多用以形容天已大亮,时间不早。《南齐书·天文志上》:“ 永明 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黄。” 唐 韩鄂 《岁华纪丽·春》:“日上三竿。”旧注:“古诗云:‘日上三竿风露消。’”《五灯会元·径山杲禅师法嗣·西禅鼎需禅师》:“又谁管你地,又谁管你天。物外翛然无箇事,日上三竿犹更眠。” 宋 杨亿 《劝石集贤饮》诗:“日上三竿宿雾披, 章臺 走马帽簷欹。” 老舍 《宝船》第一幕:“咱们的皇上多么懒哪!日上三竿他才起,先喝一大碗香油,然后吃好几大张葱花烙饼。”亦省作“ 日三竿 ”。 宋 陆游 《示儿辈》诗:“坐使乃翁无一事,高眠常到日三竿。”词语解释:三竿日 拼音:sān gān rì
犹言日上三竿。谓时间不早。语本《南齐书·天文志上》:“日出高三竿。” 宋 欧阳修 《答枢密吴给事见寄》诗:“春寒拥被三竿日,宴坐忘言一炷香。”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二折:“我这矮窗睡彻三竿日,端的是傲杀人间万户侯,自在优游。” 清 程先贞 《春朝即事》诗:“舒膝三竿日,掀髯一镜霜。”词语解释:三十六策 拼音:sān shí liù cè
犹言三十六计。 元 方回 《记游自次前韵》:“尔来何止师左次,三十六策走上策。” 林旭 《叔峤印伯居伏魔寺数往访之》诗:“言战言守言迁都,三十六策地则无。”参见“三十六策,走是上计。”词语解释:檀公策 拼音:tán gōng cè
《宋书·檀道济传》载: 檀道济 足智多谋,随 高祖 北伐,为前锋,屡建战功,后因称征战计策为“檀公策”。 宋 陈与义 《发商水道中》诗:“草草 檀公 策,茫茫 杜老 诗。” 宋 陆游 《眉州郡燕大醉中间道驰出城宿石佛院》诗:“酒酣忽作 檀公 策,间道絶出 东关城 。” 元 张翥 《闻归集贤远引奉简一章》诗:“将军每叹 檀公 策,朝士徒悲 穆氏 歌。”词语解释:无鲑菜 拼音:wú guī cài
《南史·庾杲之传》:“﹝ 庾 ﹞清贫自业,食唯有韮葅、生韮杂菜。 任昉 尝戏之曰:‘谁谓 庾郎 贫,食鮭常有二十七种。’”按,鲑,泛称鱼类菜肴,“韭”、“九”谐音,三“九”故称二十七。 庾 食三种韭而无鲑菜, 任昉 反戏语说他食鲑多种。后因以“无鮭菜”为生活清苦之典。 唐 杜甫 《王竟携酒》诗:“自愧无鮭菜,空烦卸马鞍。”词语解释:小谢 拼音:xiǎo xiè
(1).称 南朝 宋 谢灵运 族弟 谢惠连 。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宋法曹参军谢惠连》:“ 小谢 才思富捷……《秋怀》、《擣衣》之作,虽復 灵运 鋭思,亦何以加焉。”
(2).他人之弟的美称。 清 宋琬 《寓侯记原秬园》诗之六:“知君怜 小谢 ,池草任荒芜。”原注:“令弟 研德 ,贤而早夭。”
(3).指 南朝 齐 谢朓 。 唐 李白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 蓬莱 文章 建安 骨,中间 小谢 又清发。” 清 王士禛 《太白祠》诗:“ 小谢 东田近, 开元 旧事非。”
(4).指 东晋 谢安 之侄 谢玄 。 元 马祖常 《杂咏》之一:“ 浮山堰 逐 降王 去, 淝水 波因 小谢 收。”词语解释:谢公 拼音:xiè gōng
(1).指 晋 谢安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桓子野 每闻清歌,輒唤‘奈何!’ 谢公 闻之曰:‘ 子野 可谓一往有深情。’” 唐 李白 《示金陵子》诗:“ 谢公 正要 东山 妓,携手林泉处处行。”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送施圣与枢密帅隆兴》词:“试问 东山 风月,更著中年丝竹,留得 谢公 否?”
(2).指 南朝 宋 谢灵运 。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谢公 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唐 钱起 《送包何东游》诗:“子好 谢公 跡,常吟孤屿诗。” 明 高启 《天平山》诗:“难追 谢公 游,空发 阮生 慟。”
(3).指 南朝 齐 谢朓 。 唐 李白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诗:“谁念北楼上,临风怀 谢公 。”
(4).指 宋 谢景初 。 元 费著 《笺纸谱》:“纸以人得名者,有 谢公 ,有 薛涛 。”参见“ 谢公牋 ”。
词语解释:谢公笺 拼音:xiè gōng jiān
同“谢公牋”。
一种样式的纸。为宋谢景初初创,故称。词语解释:谢守 拼音:xiè shǒu
指 谢灵运 。 灵运 曾为 永嘉 太守,故称。 唐 刘禹锡 《寄乐天》诗:“ 于公 必有高门庆, 谢守 何烦晓镜悲。” 唐 严维 《赠送崔子向》诗:“新诗踪 谢守 ,内学似 支郎 。”词语解释:谢宣城 拼音:xiè xuān chéng
指 南朝 齐 谢朓 。 朓 曾任 宣城 太守,故称。 唐 杜甫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诗:“礼加 徐孺子 ,诗接 谢宣城 。” 清 姚鼐 《入山》诗:“取作分司随口句,惊人无復 谢宣城 。”词语解释:玄晖 拼音:xuán huī
(1).指太阳。《文选·陆云〈大将军宴会被命作诗〉》:“玄暉峻朗,翠云崇靄。” 吕延济 注:“玄,天;暉,日。”《云笈七籤》卷九八:“良德映玄暉,頴拔粲华蔚。”
(2).月光。 唐 喻凫 《送贾岛往金州谒姚员外》诗:“几夕江楼月,玄暉伴静吟。”
(3). 南朝 齐 谢朓 ,字 玄晖 ,善为诗,后常以指有文才的人。 唐 清江 《月夜有怀黄端公兼简朱孙二判官》诗:“屡向曲池陪 逸少 ,几回戎幕接 玄暉 。” 唐 司空曙 《早夏寄元校书》诗:“蓬蓽永无车马到,更当斋夜忆 玄暉 。”词语解释:庾郎 拼音:yǔ láng
(1).指 北周 诗人 庾信 。 宋 姜夔 《齐天乐》词:“ 庾郎 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
(2).借指多愁善感之诗人。 清 纳兰性德 《念奴娇·宿汉儿邨》词:“牧马长嘶,征笳互动,併入愁怀抱;定知今夕, 庾郎 瘦损多少!”
(3).指 南朝 齐 庾杲之 。 杲之 为尚书驾部郎,家清贫,食唯有韮菹、生韮杂菜,人戏之曰“谁谓 庾郎 贫,食鮭常有二十七种。”三九二十七,音谐三韮。事见《南齐书》本传。 唐 陆龟蒙 《中酒赋》:“ 周子 之菘向晚, 庾郎 之薤初春。”词语解释:元长 拼音:yuán cháng
首善,拔萃。 唐 张九龄 《故光禄大夫徐公神道碑》:“皇帝稽古崇训,开堂集儒,以公才学元长,命登首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