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靖节琴 拼音:jìng jié qín
指无弦琴。典出《宋书·隐逸传·陶潜》:“ 潜 不解音声,而畜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輒抚弄以寄其意。” 宋 曾巩 《静化堂》诗:“客来但饮 平阳 酒,衙退常携 靖节 琴。”词语解释:九年面壁 拼音:jiǔ nián miàn bì
南朝 梁 普通 年间, 天竺 僧 菩提达磨 泛海来 华 ,是为禅宗初祖。 达磨 渡 江 后,止于 嵩山 少林寺 ,面壁坐禅,默然无语,凡九年。见 晋 法显 《神僧传》。后以指一心参禅,或借指长期专注于某种学问或工作。词语解释:空花 拼音:kōng huā
见“ 空华 ”。
词语解释:空华 拼音:kōng huá
亦作“ 空花 ”。
(1).佛教语。隐现于病眼者视觉中的繁花状虚影。比喻纷繁的妄想和假相。《楞严经》卷四:“亦如翳人,见空中华;翳病若除,华於空灭。忽有愚人,於彼空华所灭空地,待华更生;汝观是人,为愚为慧?” 南朝 梁 萧统 《讲解将毕赋》:“意树发空花,心莲吐轻馥。” 宋 司马光 《游三门开化寺》诗:“狂象调难伏,空华灭復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话説人生荣华富贵,眼前的多是空花,不可认为实相。” 梁启超 《开明专制论》:“呜呼,我青年之眩於空华,困於噩梦者,其醒耶未耶?”
(2).指雪花。 宋 洪朋 《喜雪》诗:“漫天乾雨纷纷闇,到地空花片片明。”词语解释:莲社 拼音:lián shè
佛教净土宗最初的结社。 晋 代 庐山 东林寺 高僧 慧远 ,与僧俗十八贤结社念佛,因寺池有白莲,故称。 唐 戴叔伦 《赴抚州对酬崔法曹夜雨滴空阶》诗之二:“高会枣树宅,清言莲社僧。” 明 何景明 《怀叶时华》诗:“客皆莲社友,人是竹林贤。”词语解释:摩耶 拼音:mó yē
释迦牟尼 之母。名 摩诃摩耶 ,相传为 天臂城 释迦 族 善觉长者 之女, 迦毘罗卫国 净饭王 之王后。生 悉达多太子 (即后来的 释迦牟尼 ),逾七日而殁。 唐 顾况 《八月五日歌》:“四月八日明星出, 摩耶夫人 降前佛。” 苏曼殊 《本事诗》之二:“生身阿母无情甚,为向 摩耶 问夙缘。”词语解释:三家村 拼音:sān jiā cūn
(1).偏僻的小乡村。 唐 王季友 《代贺若令誉赠沉千运》诗:“山上双松长不改,百年唯有三家村。” 宋 苏轼 《用旧韵送鲁元翰知洺州》:“永谢十年旧,老死三家村。”《水浒传》第五一回:“便駡你这三家村使牛的,打甚么紧?!” 邹韬奋 《救国组织和时事研究》:“即在一个三家村里,能设法减少几个文盲,促进看报和注意时事的兴趣,渐渐唤起他们的民族意识、救国热诚,也是值得做的工作。”
(2).作家 邓拓 、 吴唅 、 廖沫沙 三人于六十年代初,在《前线》杂志上开设《三家村杂记》专栏,以 吴南星 的笔名撰写短小精炼的杂文。十年内乱开始, 姚文元 写《评〈三家村〉》一文,对作者横加罪名,诬之为“三家村”“反党集团”,一时之间,凡诬三人为“反党集团”者,多以“三家村”称之。词语解释:社客 拼音:shè kè
燕的别名。燕子为候鸟, 江 南一带每年以春社来,秋社去,故有此名。 宋 周邦彦 《应天长》词:“梁间燕,前社客。”词语解释:十八贤 拼音:shí bā xián
指 晋 庐山 白莲社中十八贤人: 慧远 法师、 刘遗民 、 雷次宗 、 周续之 、 宗炳 、 张野 、 张铨 、 西林 觉寂 大师、 东林 普济 大师、 慧持 法师、 罽宾佛驮耶舍 尊者、 罽宾佛驮跋陀罗 尊者、 慧睿 法师、 昙顺 法师、 昙恒 法师、 道炳 法师、 道敬 法师、 昙诜 法师。 唐 李群玉 《湘中别成威阇黎》诗:“愿与十八贤,同栖翠莲国。” 宋 陈舜俞 《庐山记·十八贤传》:“ 东林寺 旧有十八贤传,不知何人所作。” 清 潘耒 《游庐山记》:“ 佛驮耶舍 举铁如意示 慧远 , 远 不悟,拂衣去,似是宗门一流人,然亦在十八贤之数,则固同修净业者也。”参阅 晋 佚名《十八高贤传》。词语解释:陶令琴 拼音:táo lìng qín
《晋书·隐逸传·陶潜》:“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絃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絃上声!’”后用为典实。 宋 梅尧臣 《送储令赴韶州乐昌》诗:“尝闻韶石下, 虞舜 古祠深。至乐久已寂,况持 陶令 琴。”亦省作“ 陶琴 ”。 唐 白居易 《喜老自嘲》诗:“《周易》休开卦, 陶 琴不上絃。任从人弃掷,自与我周旋。” 姚锡钧 《论诗绝句》之四:“解识太羹玄酒味, 陶 琴自古已无絃。”词语解释:陶琴 拼音:táo qín
见“ 陶令琴 ”。
词语解释:陶令琴 拼音:táo lìng qín
《晋书·隐逸传·陶潜》:“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絃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絃上声!’”后用为典实。 宋 梅尧臣 《送储令赴韶州乐昌》诗:“尝闻韶石下, 虞舜 古祠深。至乐久已寂,况持 陶令 琴。”亦省作“ 陶琴 ”。 唐 白居易 《喜老自嘲》诗:“《周易》休开卦, 陶 琴不上絃。任从人弃掷,自与我周旋。” 姚锡钧 《论诗绝句》之四:“解识太羹玄酒味, 陶 琴自古已无絃。”词语解释:天竺 拼音:tiān zhú
(1). 印度 的古称。古伊朗语hindukahindukh音译。《后汉书·西域传·天竺》:“ 天竺国 一名 身毒 ,在 月氏 之东南数千里。”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详夫 天竺 之称,异议纠纷,旧云 身毒 ,或曰 贤豆 。今从正音,宜云 印度 。”
(2).山峰名。亦为寺名。在 浙江 杭州市 灵隐山 飞来峰 之南。 唐 白居易 《答客问杭州》诗:“山名 天竺 堆青黛,湖号 钱塘 写緑油。”山上有上、中、下三 天竺寺 。 上天竺寺 , 五代 后晋 天福 间建, 吴越 钱俶 改建号 天竺观音看经院 ; 中天竺寺 , 宋 太平兴国 元年 吴越王 建,号 崇寿院 ; 下天竺寺 , 隋 开皇 中就 晋 慧理 翻经院 改建。 唐 李白 《送崔十二游天竺寺》诗,即指 下天竺寺 。词语解释:同社 拼音:tóng shè
(1).犹同乡,同里。古以二十五家为一社。 唐 韩愈 《南溪始泛》诗之二:“愿为同社人,鸡豚燕春秋。”
(2).志趣相同者结社,互称同社。亦谓同在一社。 宋 朱熹 有《己未九日诸友载酒见过次韵为谢并呈同社诸名胜》诗。 清 李渔 《慎鸾交·订游》:“明日乃花朝令节,小弟与同社诸友,各出分资,就在 虎丘寺 中,做一箇胜会。”
(3).犹同学。 明 清 时,乡社皆立社学,同社学习者,称“同社”。 清 曹寅 《戏送钱穆孙》诗之二:“石桥执经予最少,十年同社夜臺多。”参阅《续文献通考·学校》。词语解释:王舍城 拼音:wáng shè chéng
(1).地名。即古 印度 曷罗闍姞 利呬城 。传说其西南 佛陀迦雅 为 释迦牟尼 成道之地。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石柱东北不远,至 曷罗闍姞利呬城 ( 唐 言 王舍 )……时 吠舍釐王 闻 频毗娑罗王 野处寒林,整集戎旅欲袭,不虞边候以闻,乃建城邑。以王先舍於此,故称 王舍城 也。” 唐 王勃 《益州绵竹县武都山净慧寺碑》:“ 王舍城 之宫闕,白玉犹存; 给孤独 之园林,黄金尚在。”
(2).常借指佛国、佛寺。 唐 广宣 《驾幸圣容院应制》诗:“大 唐 国里千年圣,王舍城中百亿身。” 明 汤显祖 《欲游栖霞寺不果》诗:“ 金陵 王舍城, 摄山 有佳景。”词语解释:无声琴 拼音:wú shēng qín
即无弦琴。语本《晋书·隐逸传·陶潜》:“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絃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絃上声。’” 唐 杜甫 《过津口》诗:“瓮餘不尽酒,膝有无声琴。”词语解释:无弦琴 拼音:wú xián qín
同“无絃琴”。没有弦的琴。南朝梁萧统《陶靖节传》:"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后用以为典,有闲适归隐之意。
無絃琴:没有弦的琴。 南朝 梁 萧统 《陶靖节传》:“ 渊明 不解音律,而蓄无絃琴一张,每酒适,輒抚弄以寄其意。”后用以为典,有闲适归隐之意。 唐 白居易 《夜凉》诗:“舞腰歌袖抛何处?唯对无絃琴一张。” 清 曹寅 《宋牧仲中丞见招奉和二韵》之一:“中丞独儒雅,示抚无絃琴。”词语解释:西社 拼音:xī shè
古代祭祀土地神之所,为五社之一。 汉 班固 《白虎通·社稷》:“《尚书》亡篇曰:‘太社惟松,东社惟柏,南社惟梓,西社惟栗,北社惟槐。’”词语解释:野狐禅 拼音:yě hú chán
(1).禅宗对一些妄称开悟而流入邪僻者的讥刺语。据说从前有一老人谈因果,因错对一字,就五百生投胎为野狐。后遇 百丈禅师 点化,始得解脱。见《五灯会元·马祖一禅师法嗣·百丈怀海禅师》。 明 李贽 《说法因由》:“务狮子吼,无野狐禪,则 续灯 之意不虚, 张南湖 诸公之意亦不虚矣。” 清 钱谦益 《庚午二月憨山大师全身入五乳塔院属其徒以瓣香致吊奉述长句》之二:“犹有六时喧瀑布,诸方惊倒野狐禪。”
(2).指外道;异端。《儒林外史》第十一回:“若是八股文章欠讲究,任你做出甚么来,都是野狐禪、邪魔外道!” 郭沫若 《创造十年续篇》:“自己想要说的话,仅仅是由搜索枯肠而来的一些支离灭裂的野狐禅,那能够和那严整的理论系统‘相对论’相对?”亦省作“ 野狐 ”。 梁启超 《新民说》九:“当晚 明 时,举国言心学,全学界皆野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