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下表选择或输入词牌名: 注:资料引用自《钦定词谱》。
临江仙词谱
临江仙 唐教坊曲名。《花庵词选》云:唐词多缘题所赋,《临江仙》之言水仙,亦其一也。宋柳永词注:仙吕调;元高拭词注:南吕调。李煜词名《谢新恩》;贺铸词,有“人归落雁后”句,名《雁后归》;韩淲词,有“罗帐画屏新梦悄”句,名《画屏春》;李清照词,有“庭院深深深几许”句,名《庭院深深》。 按,《乐章集》又有七十四字一体,九十三字一体,汲古阁本俱刻《临江仙》,今照《花草粹编》校定,一作《临江仙引》,一作《临江仙慢》,故不类列。 按,《临江仙》调,起于唐时,惟以前后段起句、结句辨体,其前后两起句七字、两结句七字者,以和凝词为主,无别家可校。其前后两起句七字、两结句四字、五字者,以张泌词为主,而以牛希济词之起句用韵、李煜词之前后换韵、顾夐词之结句添字类列。其前后两起句俱六字、两结俱五字两句者,以徐昌图词为主,而以向子諲词之第四句减字类列。其前后两起句俱七字、两结俱五字两句者,以贺铸词为主,而以晏几道词之第二句添字、冯延巳词之前后换韵、后段第四句减字、王观词之后段第四句减字类列。盖词谱专主辨体,原以原始之词、正体者列前,减字、添字者列后,兹从体制编次,稍诠世代,故不能仍按字数多寡也。他调准此。

临江仙 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 和 凝

  海棠香老春江晚 小楼雾榖空濛 翠鬟初出绣帘中 麝烟鸾佩惹苹风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中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碾玉钗摇鸂鶒战 雪肌云鬓将融 含情遥指碧波东 越王台殿蓼花红 
  中仄中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仄平平


此词前后段两结句,俱七字,见《花间集》和词二首,唐、宋、元人无照此填者。 按,和词别首,前段起句“披袍窣地红宫锦”,披字平声,窣字仄声;第二句“莺语时啭轻音”,莺字、时字俱平声,语字仄声;后段起句“肌骨细匀红玉软”,肌字平声,细字仄声;第三句“娇羞不肯入罗衾”,不字仄声;结句“兰膏光里两情深”,兰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张 泌

  烟消湘渚秋江静 蕉花露泣愁红 五云双鹤去无踪 几回魂断 凝望向长空 
  中中平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翠竹暗流珠泪怨 闲调宝瑟波中 花鬟月鬓绿云重 古祠深处 香冷雨和风 
  中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此词前后段两结,俱四字一句、五字一句。按,《花间集》顾夐、尹鹗、毛熙震词,与此同,惟孙光宪词,前段起句“暮雨凄凄深院闭”,与鹿虔扆词“金锁重门荒苑静”同。宋欧阳修、蔡伸、赵彦端、张抡诸词本之。又,李煜词,后段起句“春光镇在人空老”,宋柳永词本之。皆与此词平仄全异,至平仄小异者,李煜词,前后段第二句“蝶翻轻粉双飞”、“望残烟草低迷”,蝶字、望字俱仄声,轻字、烟字俱平声;欧阳修词,前段第三句“如今薄宦老天涯”,如字平声,薄字仄声;孙光宪词,后段第三句“不堪心绪正多端”,不字仄声,心字平声;尹鹗词,两结“逡巡觉后,特地恨难平”、“梧桐叶上,点点露珠零”,逡字、梧字俱平声,觉字、叶字、特字、点字俱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八字,前段五句四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 牛希济

  柳带摇风汉水滨 平芜两岸争匀 鸳鸯对浴浪痕新 弄珠游女 微笑自含春 
  仄中平中仄中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轻步暗移蝉鬓动 罗裙风惹轻尘 水晶宫殿岂无因 空劳纤手 解佩赠情人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此即张词体,但前段起句用韵。按,《花间集》牛词七首皆然,惟一首前段起句,或作“谢家仙观寄云岑”,又一首,或作“洞庭波浪飐晴天”,与毛文锡词“暮蝉声里落斜阳”、阎选词“两停荷芰逗浓香”句同,俱与此词平仄全异,其余可平可仄,已见张词,故不复注。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南唐 李煜

  庭空客散人归后 画堂半掩珠帘 林风淅淅夜厌厌 小楼新月 回首自纤纤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春光镇在人空老 新愁往恨何穷  金刀力困起还慵 一声羌笛 惊起醉怡容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亦张词体,惟前后段换韵异。此词字句悉同张词、牛词,其可平可仄亦同,不复注。

又一体 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三平韵 顾 夐

  碧染长空池似镜 倚楼闲望凝情 满衣红藕细香清 象床珍簟 山障掩 玉琴横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暗想昔时欢笑事 如今赢得愁生 博山炉暖淡烟轻 蝉吟人静 残日傍 小窗明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此亦张词体,惟两结句各添一字,作三字两句异。在《花间集》,亦仅见此体,无别首可校。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 浮生长恨飘蓬 回头烟柳渐重重 淡云孤雁远 寒日暮天红 
  中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今夜画船何处 潮平淮月朦胧 酒醒人静奈愁浓 残灯孤枕梦 轻浪五更风 
  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中仄仄中仄仄平平


此词前后段第一、二句,俱六字两句,校张词减一字;两结俱五字两句,校张词添一字。宋晏几道、陈师道、陆游、史达祖、高观国、赵长卿、元詹正诸词,俱本此填。但前段第一句,如晏词之“旖旎仙花解语”、陈词之“曲巷闲街信马”、赵词之“春事犹余十日”、史词之“草脚轻回细腻”,后段第一句,如晏词之“沈水浓熏绣被”、赵词之“香淡无心浸酒”、陆词之“只道真情易写”、高词之“前度诗留醉袖”,第五字皆用仄声,与此小异。又,晏几道词,后段第四、五句“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梦字仄声,又与诸家小异。谱内据之,其余即参向词。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向子諲

  新月低垂帘额 小梅半出檐牙 高堂开宴静无哗 麟孙凤女 学语正咿哑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宝鼎胜熏沈水 琼浆烂醉流霞 芗林同老此生涯 一川风露 总道是仙家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此词前后段起二句,与徐昌图词同,第二句以下仍与张词同。按,《惜香乐府》“破靥盈盈”词、“夜久笙箫”词,正与此同。

又一体 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贺 铸

  巧剪合欢罗胜子 钗头春意翩翩 艳歌浅笑拜嫣然 愿郎宜此酒 行乐驻华年 
  中中中中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仄平中仄仄中仄仄平平

  未至文园多病客 幽襟凄断堪怜 旧游梦挂碧云天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 
  中中中中平中仄中平平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仄中仄仄平平


此词前后段第四句,校张词各添一字,宋、元词俱照此填,惟秦观词,前段起句“千里潇湘接蓝浦”,蓝字平声;葛胜仲词,后段起句“今夜那愁煞风景”,今字平声,那字仄声,风字平声,间作拗句。又,黄机词,前后两结“驿程那复记,魂梦已先飞”、“绿阴幽邃处,不管尽情啼”,那字仄声,幽字平声,谱内据此。若赵长卿词,后段第四句“仙源正闲散”,闲字或用平声,此偶误,不必从。其余字句,与诸家同者,可平可仄悉可参校,故不复注。

又一体 双调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晏几道

  东野亡来无丽句 于君去后少交亲 追思往事好沾巾 白头王建在 犹见咏诗人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学道深山空自老 留名千载不干身 酒筵歌席莫辞频 争如南陌上 占取一年春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此与贺词同,惟前后段第二句,各添一字,作七字句异。宋词仅见此体,无别首可校。

又一体 双调五十九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冯延巳

  冷红飘起桃花片 青春意绪阑珊 画楼帘幕卷轻寒 酒馀人散后 独自凭阑干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夕阳千里连芳草 萋萋愁杀王孙  徘徊飞尽碧天云 凤笙何处 圆月照黄昏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亦张词体,惟前结五字两句,又前后段换韵异。

又一体 双调五十九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王 观

  别浦相逢何草草 扁舟两岸垂杨 绣屏珠箔绮香囊 酒深歌拍缓 愁入翠眉长 
  仄中平中平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燕子归来人去也 此时无奈昏黄 桃花应似我愁肠 不禁微雨 流泪湿红妆 
  仄中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与冯词同,惟前后段不换韵异。 按,冯延巳“秣陵江上”词,前结“青帘斜挂里,新柳万枝金”,后结“天长烟远,凝恨独沾襟”;又,秦观“髻子偎人”词,前结“断肠携手处,何事太匆匆”,后结“夕阳流水,红满泪痕中”,正与此同。但妆词前后段两起句,“秣陵江上多离别”、“隔江何处吹横笛”,平仄与此异。
历代作品
共738,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续上)
毛熙震 (2首)
何蓑衣道 (1首)
侯置 (2首)
侯蒙 (1首)
俞国宝 (2首)
俞紫芝 (1首)
倪称 (7首)
刘埙 (1首)
刘学箕 (1首)
刘彤 (1首)
刘袤 (1首)
史浩 (8首)
叶景山 (2首)
向滈 (2首)
临江仙 其一(唐·毛熙震)
  押先韵

南齐天子宠婵娟,六宫罗绮三千,潘妃娇艳独芳妍。

椒房兰洞,云雨降神仙。

纵态迷欢心不足,风流可惜当年,纤腰婉约步金莲。

妖君倾国,犹自至今传。


临江仙 其二(唐·毛熙震)
  押庚韵

幽闺欲曙闻莺转,红窗月影微明,好风频谢落花声。

隔帏残烛,犹照绮屏筝。

绣被锦茵眠玉暖,炷香斜袅烟轻,淡蛾羞敛不胜情。


临江仙(宋·何蓑衣道)

在世为仙须有分,不须素食持斋。

寸丝不著挂形骸。

蓑衣为伴侣,箬笠作家怀。

行满三千上界,奉敕宣至金台。

传言问汝有何哉。

人生长富贵,阴骘种将来。


临江仙(宋·侯置)
  押尤韵

失脚青云何所往,故山松竹应秋。

痴儿官事几时休。

可怜双白鬓,斗栗尚迟留。

尊酒偷闲聊放旷,夜凉河汉西流。

从教孤笛喷高楼。

与君同一醉,明日旋分愁。


临江仙(宋·侯置)

一抹烟林屏样展,轻花岸柳无边。

连朝春雨涨平川。

冬冬迎社鼓,渺渺下陂船。

同事多才饶我懒,乘闲纵饮郊园。

髻花攲侧醉巾偏。

时丰容卒岁,游乐更明年。


临江仙(宋·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

无端良匠画形容。

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

雨余时候夕阳红。

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临江仙(宋·俞国宝)
  押先韵

春到江南江北了,东皇未识花权。

直将和气入巴川。

逢迎天上客,来作地行仙。

满捧一杯听细说,只今谁似公贤。

愿推功业辅尧年。

都将闲日月,来醉百花前。


临江仙(宋·俞国宝)

落落江湖三岛,才高懒住清都。

手携黄石一编书。

醉眠莘垄月,闲钓渭川鱼。

见说玉阶三尺地,思君来讲唐虞。

夜来南极一星孤。

不知天子梦,曾到傅岩无。


临江仙(宋·俞紫芝)
  押灰韵

弄水亭前千万景,登临不忍空回。

水轻墨澹写蓬莱。

莫教世眼,容易洗尘埃。

收去雨昏都不见,展时还似云开。

先生高趣更多才。

人人尽道,小杜却重来。


临江仙(宋·倪称)

结束征鞍临驿路,长林积雪消初。

天回春色到平芜。

不禁杯酒罢,便与故人疏。

一曲阳关歌未彻,仆夫催驾修途。

非君思我更谁欤。

西风吹过雁,应有寄来书。


临江仙(宋·倪称)
  押支韵

木落西风秋已半,正当璧月圆时。

为登绝岭赋新诗。

酒摇金凿落,波净碧琉璃。

细看冰轮还有意,要君把盏休辞。

看看两鬓欲成丝。

明年当此夜,千里共相思。


临江仙(宋·倪称)
  押支韵

湖上青山千万叠,倏如阵马交驰。

平湖百顷却逶迟。

晴光相荡激,倒影落沦漪。

何日漾舟深碧处,细听羌笛高吹。

多君起我以新诗。

未能同寓目,聊复一伸眉。


临江仙(宋·倪称)
  押阳韵

竹里轩窗真可爱,况当暑退新凉。

檐前岩桂向人芳。

清阴团翠盖,金粟淡微黄。

坐到夜深明月出,好风时度幽香。

莫辞沈醉倒霞觞。

一枝聊赠子,早冠绿衣郎。


临江仙(宋·倪称)
  押庚韵

鸟语朝来新雨霁,杖藜呼我闲行。

天晴腰脚上山轻。

清风收积润,斜日弄新晴。

最爱飞泉鸣野涧,清如万壑松声。

回风溅沫湿冠缨。

归来魂梦冷,幽响杂瑶琼。


临江仙(宋·倪称)
  押灰韵

万里凉风收积雨,一天晴碧新开。

暮云归尽绝纤埃。

金波明静夜,玉露湿苍苔。

坐有霜髯诗酒客,平生见月衔杯。

传闻丹诏日边来。

莫辞通夕醉,对景且徘徊。


临江仙(宋·倪称)
  押删韵

茅屋三间临木杪,门前流水潺潺。

林泉得趣喜身闲。

开窗延翠竹,剪树纳青山。

行乐政须筋力健,莫令白发衰颜。

与君藜杖极跻攀。

岭头舒望眼,天末数烟鬟。


临江仙(宋·刘埙)
  押庚韵

朔雪驱将残腊去,东风放出新晴。

绣衣瑞彩照岩城。

江天收宿霭,湖水动春声。

要净狐嗥并鳝舞,未烦鹤怨猿惊。

元龙老气正峥嵘。

毫端肤寸润,野烧绿痕生。


临江仙(宋·刘学箕)
  押尤韵

人在空江烟浪里,叶舟轻似浮沤。

此心无怨也无忧。

汉江迷望眼,衮衮知东流。

两岸荻芦青不断,四山岗岭绸缪。

晚风吹袂冷飕飕。

谁知三伏暑,全似菊花秋。


临江仙(宋·刘彤)
  押阳韵

千里长安名利客,轻离轻散寻常。

难禁三月好风光。

满阶芳草绿,一片杏花香。

记得年时临上马,看人眼泪汪汪。

如今不忍更思量。

恨无千日酒,空断九回肠。


临江仙(宋·刘袤)

樱桃结子春归尽,蝶翻金粉双飞。

子规啼月小楼西。

玉钩罗幕,惆怅卷金泥。

门巷寂寥人去后,望残烟草低迷。

何时重听玉骢嘶。

扑帘飞絮,依约梦回时。


临江仙(宋·史浩)

腊月正当三十夜,几人到此惺惺。

一轮明月本圆明。

朗然无挂碍,何用问前程。

况有长生真秘□,岁华虽换休惊。

但将歌酒乐升平。

尘缘如未了,明日贺新正。


临江仙(宋·史浩)
  押麻韵

忆昔来时双髻小,如今云鬓堆鸦。

绿窗冉冉度年华。

秋波娇殢酒,春笋惯分茶。

居士近来心绪懒,不堪老眼看花。

画堂明月隔天涯。

春风吹柳絮,知是落谁家。


临江仙(宋·史浩)

槛竹敲风初破睡,楚台梦雨精神。

背屏斜映小腰身。

山明双剪水,香满一钗云。

炉袅金丝帘窣地,绮窗秋静无尘。

半钩春笋带湘筠。

兰亭初写就,愁杀卫夫人。


临江仙(宋·史浩)
  押先韵

曾向泗滨浮玉质,也居十二峰前。

飞来藓发尚如拳,郁纷因出岫,巧镂是谁镌。

挈榼凭栏成胜赏,老夫亦自颓然。

坐疑霭霭上瑶天。

已为苏旱雨,却放老龙眠。


临江仙(宋·史浩)

绣幕罗裙风冉冉,象床毡幄低垂。

兽炉香袅锦屏围。

不贪攲钿枕,偏爱倚花枝。

软玉红绡轻暖透,温温翠袖扶持。

正忺安稳坐移时。

雨云忘峡梦,身境是瑶池。


临江仙(宋·史浩)

衮绣蝉联三重客,朝回晓日曈昽。

绿杨门巷拥花骢。

喜承天上语,来作主人公。

况值瑶林风露爽,冰轮碾上晴空。

桂香和影堕金钟。

莫辞通夕醉,明日是秋中。


临江仙(宋·史浩)

自古圣贤皆寂寞,祗教饮者留名。

万花丛里酒如渑。

池台仍旧贯,歌管有新声。

欲识醉乡真乐地,全胜方丈蓬瀛。

是非荣辱不关情。

百杯须痛饮,一枕拚春酲。


临江仙(宋·史浩)

试凭阑干春欲暮,桃花点点胭脂。

故山凝望水云迷。

数堆苍玉髻,千顷碧琉璃。

我本清都闲散客,蓬莱未是幽奇。

明朝归去鹤齐飞。

三山乘缥缈,海运到天池。


临江仙(宋·叶景山)

清晓于门开寿宴,绮罗香袅芳丛。

红娇绿软媚光风。

绣屏金翡翠,锦帐玉芙蓉。

珠履争驰千岁酒,葡萄满泣金钟。

人生福寿古难逢。

好将家庆事,写入画图中。


临江仙(宋·叶景山)
  押灰韵

杨柳池塘桃李径,华堂寿宴初开。

香团翠幕舞风回。

东山携妓女,北海罄樽罍。

玉笋轻敲红象板,金荷潋潋传杯。

笙歌缭绕宴春台。

华阳闲日日月,绿野醉蓬莱。


临江仙(宋·向滈)
  押侵韵

瘦损东阳缘底事,离愁别恨难禁。

夜长谁共拥孤衾。

来时青鬓在,今已二毛侵。

流水青山依旧是,兰桡往事空寻。

一番风雨又春深。

桃花都落尽,赢得是清阴。


临江仙(宋·向滈)

乱后此身何计是,翠微深处柴扉。

即今双鬓已如丝。

虚名将底用,真意在鸱夷。

治国无谋归去好,衡门犹可栖迟。

不妨沈醉典春衣。

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