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下表选择或输入词牌名: 注:资料引用自《钦定词谱》。
临江仙词谱
临江仙 唐教坊曲名。《花庵词选》云:唐词多缘题所赋,《临江仙》之言水仙,亦其一也。宋柳永词注:仙吕调;元高拭词注:南吕调。李煜词名《谢新恩》;贺铸词,有“人归落雁后”句,名《雁后归》;韩淲词,有“罗帐画屏新梦悄”句,名《画屏春》;李清照词,有“庭院深深深几许”句,名《庭院深深》。 按,《乐章集》又有七十四字一体,九十三字一体,汲古阁本俱刻《临江仙》,今照《花草粹编》校定,一作《临江仙引》,一作《临江仙慢》,故不类列。 按,《临江仙》调,起于唐时,惟以前后段起句、结句辨体,其前后两起句七字、两结句七字者,以和凝词为主,无别家可校。其前后两起句七字、两结句四字、五字者,以张泌词为主,而以牛希济词之起句用韵、李煜词之前后换韵、顾夐词之结句添字类列。其前后两起句俱六字、两结俱五字两句者,以徐昌图词为主,而以向子諲词之第四句减字类列。其前后两起句俱七字、两结俱五字两句者,以贺铸词为主,而以晏几道词之第二句添字、冯延巳词之前后换韵、后段第四句减字、王观词之后段第四句减字类列。盖词谱专主辨体,原以原始之词、正体者列前,减字、添字者列后,兹从体制编次,稍诠世代,故不能仍按字数多寡也。他调准此。

临江仙 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 和 凝

  海棠香老春江晚 小楼雾榖空濛 翠鬟初出绣帘中 麝烟鸾佩惹苹风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中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碾玉钗摇鸂鶒战 雪肌云鬓将融 含情遥指碧波东 越王台殿蓼花红 
  中仄中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仄平平


此词前后段两结句,俱七字,见《花间集》和词二首,唐、宋、元人无照此填者。 按,和词别首,前段起句“披袍窣地红宫锦”,披字平声,窣字仄声;第二句“莺语时啭轻音”,莺字、时字俱平声,语字仄声;后段起句“肌骨细匀红玉软”,肌字平声,细字仄声;第三句“娇羞不肯入罗衾”,不字仄声;结句“兰膏光里两情深”,兰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张 泌

  烟消湘渚秋江静 蕉花露泣愁红 五云双鹤去无踪 几回魂断 凝望向长空 
  中中平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翠竹暗流珠泪怨 闲调宝瑟波中 花鬟月鬓绿云重 古祠深处 香冷雨和风 
  中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此词前后段两结,俱四字一句、五字一句。按,《花间集》顾夐、尹鹗、毛熙震词,与此同,惟孙光宪词,前段起句“暮雨凄凄深院闭”,与鹿虔扆词“金锁重门荒苑静”同。宋欧阳修、蔡伸、赵彦端、张抡诸词本之。又,李煜词,后段起句“春光镇在人空老”,宋柳永词本之。皆与此词平仄全异,至平仄小异者,李煜词,前后段第二句“蝶翻轻粉双飞”、“望残烟草低迷”,蝶字、望字俱仄声,轻字、烟字俱平声;欧阳修词,前段第三句“如今薄宦老天涯”,如字平声,薄字仄声;孙光宪词,后段第三句“不堪心绪正多端”,不字仄声,心字平声;尹鹗词,两结“逡巡觉后,特地恨难平”、“梧桐叶上,点点露珠零”,逡字、梧字俱平声,觉字、叶字、特字、点字俱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八字,前段五句四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 牛希济

  柳带摇风汉水滨 平芜两岸争匀 鸳鸯对浴浪痕新 弄珠游女 微笑自含春 
  仄中平中仄中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轻步暗移蝉鬓动 罗裙风惹轻尘 水晶宫殿岂无因 空劳纤手 解佩赠情人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此即张词体,但前段起句用韵。按,《花间集》牛词七首皆然,惟一首前段起句,或作“谢家仙观寄云岑”,又一首,或作“洞庭波浪飐晴天”,与毛文锡词“暮蝉声里落斜阳”、阎选词“两停荷芰逗浓香”句同,俱与此词平仄全异,其余可平可仄,已见张词,故不复注。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南唐 李煜

  庭空客散人归后 画堂半掩珠帘 林风淅淅夜厌厌 小楼新月 回首自纤纤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春光镇在人空老 新愁往恨何穷  金刀力困起还慵 一声羌笛 惊起醉怡容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亦张词体,惟前后段换韵异。此词字句悉同张词、牛词,其可平可仄亦同,不复注。

又一体 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三平韵 顾 夐

  碧染长空池似镜 倚楼闲望凝情 满衣红藕细香清 象床珍簟 山障掩 玉琴横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暗想昔时欢笑事 如今赢得愁生 博山炉暖淡烟轻 蝉吟人静 残日傍 小窗明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此亦张词体,惟两结句各添一字,作三字两句异。在《花间集》,亦仅见此体,无别首可校。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 浮生长恨飘蓬 回头烟柳渐重重 淡云孤雁远 寒日暮天红 
  中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今夜画船何处 潮平淮月朦胧 酒醒人静奈愁浓 残灯孤枕梦 轻浪五更风 
  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中仄仄中仄仄平平


此词前后段第一、二句,俱六字两句,校张词减一字;两结俱五字两句,校张词添一字。宋晏几道、陈师道、陆游、史达祖、高观国、赵长卿、元詹正诸词,俱本此填。但前段第一句,如晏词之“旖旎仙花解语”、陈词之“曲巷闲街信马”、赵词之“春事犹余十日”、史词之“草脚轻回细腻”,后段第一句,如晏词之“沈水浓熏绣被”、赵词之“香淡无心浸酒”、陆词之“只道真情易写”、高词之“前度诗留醉袖”,第五字皆用仄声,与此小异。又,晏几道词,后段第四、五句“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梦字仄声,又与诸家小异。谱内据之,其余即参向词。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向子諲

  新月低垂帘额 小梅半出檐牙 高堂开宴静无哗 麟孙凤女 学语正咿哑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宝鼎胜熏沈水 琼浆烂醉流霞 芗林同老此生涯 一川风露 总道是仙家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此词前后段起二句,与徐昌图词同,第二句以下仍与张词同。按,《惜香乐府》“破靥盈盈”词、“夜久笙箫”词,正与此同。

又一体 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贺 铸

  巧剪合欢罗胜子 钗头春意翩翩 艳歌浅笑拜嫣然 愿郎宜此酒 行乐驻华年 
  中中中中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仄平中仄仄中仄仄平平

  未至文园多病客 幽襟凄断堪怜 旧游梦挂碧云天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 
  中中中中平中仄中平平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仄中仄仄平平


此词前后段第四句,校张词各添一字,宋、元词俱照此填,惟秦观词,前段起句“千里潇湘接蓝浦”,蓝字平声;葛胜仲词,后段起句“今夜那愁煞风景”,今字平声,那字仄声,风字平声,间作拗句。又,黄机词,前后两结“驿程那复记,魂梦已先飞”、“绿阴幽邃处,不管尽情啼”,那字仄声,幽字平声,谱内据此。若赵长卿词,后段第四句“仙源正闲散”,闲字或用平声,此偶误,不必从。其余字句,与诸家同者,可平可仄悉可参校,故不复注。

又一体 双调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晏几道

  东野亡来无丽句 于君去后少交亲 追思往事好沾巾 白头王建在 犹见咏诗人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学道深山空自老 留名千载不干身 酒筵歌席莫辞频 争如南陌上 占取一年春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此与贺词同,惟前后段第二句,各添一字,作七字句异。宋词仅见此体,无别首可校。

又一体 双调五十九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冯延巳

  冷红飘起桃花片 青春意绪阑珊 画楼帘幕卷轻寒 酒馀人散后 独自凭阑干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夕阳千里连芳草 萋萋愁杀王孙  徘徊飞尽碧天云 凤笙何处 圆月照黄昏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亦张词体,惟前结五字两句,又前后段换韵异。

又一体 双调五十九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王 观

  别浦相逢何草草 扁舟两岸垂杨 绣屏珠箔绮香囊 酒深歌拍缓 愁入翠眉长 
  仄中平中平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燕子归来人去也 此时无奈昏黄 桃花应似我愁肠 不禁微雨 流泪湿红妆 
  仄中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与冯词同,惟前后段不换韵异。 按,冯延巳“秣陵江上”词,前结“青帘斜挂里,新柳万枝金”,后结“天长烟远,凝恨独沾襟”;又,秦观“髻子偎人”词,前结“断肠携手处,何事太匆匆”,后结“夕阳流水,红满泪痕中”,正与此同。但妆词前后段两起句,“秣陵江上多离别”、“隔江何处吹横笛”,平仄与此异。
历代作品
共738,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续上)
吕希纯 (1首)
吕胜己 (1首)
太学士人 (1首)
姚述尧2 (8首)
姜特立 (1首)
孙居敬 (2首)
宋先生 (1首)
张伯寿 (6首)
张元干 (4首)
张抡 (2首)
张纲 (2首)
张继先 (3首)
临江仙(宋·吕希纯)
  押尤韵

□□□□□□□,□□□□□□。

莫交闲虑到心头。

有来忧不得,无后不须忧。

□□□□□□□,□□□□□□。

万般希望不如休。

无来求不得,有后不须求。


临江仙(宋·吕胜己)

忽忆裴公台上去,远空秋气棱棱。

万山一水秀还明。

此时三楚客,何意续骚经。

爱竹子犹参杖履,能诗候喜同登。

赓酬不尽古今情。

清风生白尘,侧月照疏星。


临江仙(宋·太学士人)

莫怪钱神容易致,钱神尽是愚夫。

为何此鬼却相于。

只因频展义,长是泣穷途。

韩氏有文曾饯汝,临行慎莫踌躇。

青灯双点照平湖。

蕉船从此逝,相共送陶朱。


临江仙(宋·姚述尧2)

云度岩扉风振谷,迅雷惊起蛟龙。

天威汹汹变晴空。

搅翻银汉水,倾入宝莲宫。

雪浪奔冲凌翠麓。

陇头低挂双虹。

人间热恼尽消融。

此流长不断,万折竟朝东。


临江仙(宋·姚述尧2)

山县登高真胜事,满筵当代英奇。

黄花无语笑东篱。

龙山真鼠辈,巴岭漫羁栖。

醉后风流情更好,笑谈落落珠玑。

莫将乌帽任风吹。

动容皆是舞,出语总成诗。


临江仙(宋·姚述尧2)

忆昨曾将明使指,轺车踏遍东城。

重来游戏拥双旌。

江山皆故部,英俊尽门生。

杖策翩然归去也,送行满坐簪缨。

尊前雨泪不胜情。

曲终人散后,江上数峰青。


临江仙(宋·姚述尧2)

材刃纵横森武库,箫台旧日梅仙。

累陪簪盖醉花前。

吴门归去后,一别动经年。

曾到赤城真隐处,飘飘凤举龙蟠。

勒回俗驾向长安。

好将医国手,从此活人间。


临江仙(宋·姚述尧2)
  押灰韵

佳节喜逢长久日,翩翩凫舄朋来。

霜清天宇绝纤埃。

遥怜巴岭月,拟上曲江台。

怀县从容留客宴,追欢正好传杯。

使君归骑莫相催。

更拼明日醉,未放菊花开。


临江仙(宋·姚述尧2)

橘绿橙黄秋正好,霜飙洗尽炎威。

园林木落望中奇。

俊游方得意,楚客为谁悲。

况有风流文字饮,何妨同醉东篱。

狂歌犹记少陵诗。

地偏初衣襫,山拥更登危。


临江仙(宋·姚述尧2)

万石家声夸第一,清材更美姿容。

笑谈落落与谁同。

烟分丹篆碧,香泛小槽红。

准拟中秋圆月好,暮云忽翳晴空。

共将清致敌西风。

举头连玉兔,乘兴沃金钟。


临江仙(宋·姚述尧2)

一去吴山三改火,我来两见寒梅。

君今先向斗城回。

尊前方重别,征骑莫相催。

堪笑人生如逆旅,明年我亦言归。

羡君平步到天涯。

吴侬如有问,为我说归期。


临江仙(宋·姜特立)
  押阳韵

桃李飞花春渐老,海棠次第芬芳。

庭前红叶已成行。

酴醾开未到,犹更有花王。

从此便须排日醉,莫将闲事相妨。

老来不是太疏狂。

尊前君看取,潘宾已成霜。


临江仙(宋·孙居敬)

触事老来情绪懒,西湖债未曾还。

试呼小艇访孤山。

昔年鸥鹤侣,总笑鬓斓斑。

仙去坡翁山耐久,烟霏空翠凭阑。

日斜尚觉酒肠宽。

水云天共色,欸乃一声间。


临江仙(宋·孙居敬)

摘索枝头何处玉,吹来万里春风。

须臾陆地遍芙蓉。

珠帘和气扑,一笑夺炉红。

文字红裙相间出,主人钟鼎仙翁。

清谈隽语与香浓。

太平欢意远,人在玉壶中。


临江仙(宋·宋先生)

说甚坎离龙共虎,休言火候周天。

阳精不走自神全。

双关明有路,直上至泥丸。

牢锁金关并玉户,日魂月魄烹煎。

三宫都满体牢坚。

阳神朝上帝,永劫作天仙。


临江仙(宋·张伯寿)

家住清湘云外窟,肯随玉笋同班。

竹林风味正相联。

独高霜外节,微露管中斑。

吏隐丛祠聊寄傲,胸襟半是湖山。

此君端可助跻攀。

支颐供鹤立,拱膝看鳌翻。


临江仙(宋·张伯寿)
  押阳韵

龙首凤池家鼎贵,庆传仙李芬芳。

凛然冰雪照闺房。

诞弥当此日,佳气满华堂。

锦袖新封开大国,诏书急欲徵黄。

莫辞沉醉九霞觞。

蟠桃看子实,地久与天长。


临江仙(宋·张伯寿)
  押歌韵

吴越家声传铁券,当年功指山河。

公侯衮衮后来多。

休符钟俊杰,气宇禀冲和。

磊落胸襟清庙器,鹏程背可天摩。

他时帝里笑鸣珂。

双椿犹鹤算,二女已鸾坡。


临江仙(宋·张伯寿)

天上姮娥元不老,人间紫府长春。

朱颜鹤发更清新。

观音常自在,水月净无尘。

有子飘飘麟阁像,有孙庭下诜诜。

他年看取递成名。

进封加上国,荣拜太夫人。


临江仙(宋·张伯寿)
  押尤韵

瑞气薰城春色早,光生帘幕飞浮。

五陵应是产风流。

冰清兼玉润,轩冕一时游。

已得长生元妙术,庄椿不数春秋。

徐卿一醉百无忧。

但知从此去,衮衮出公侯。


临江仙(宋·张伯寿)
  押先韵

爆竹声残天未晓,金炉细爇沉烟。

儿孙戏彩映芳鲜。

共倾元日酒,同祝大椿年。

我愿儿孙如我寿,高低富贵随缘。

不须厚禄与多田。

诗书为世业,清白是家传。


临江仙(宋·张元干)

玉立清标消晚暑,胸中一段冰壶。

画船归去醉歌珠。

微云收未尽,残月炯如初。

鸳鹭行间催阔步,秋来乘兴凫趋。

烦君为我问西湖。

不知疏影畔,许我结茅无。


临江仙(宋·张元干)
  押阳韵

十日篱边犹袖手,天教冷地藏香。

王孙风味最难忘。

逃禅留坐客,度曲出宫妆。

判却为花今夜醉,大家且泛鹅黄。

人心休更问炎凉。

从渠簪发短,还我引杯长。


临江仙(宋·张元干)

露坐榕阴须痛饮,从渠叠鼓频催。

暮山新月两徘徊。

离愁秋水远,醉眼晓帆开。

泛宅浮家游戏去,流行坎止忘怀。

江边鸥鹭莫相猜。

上林消息好,鸿雁已归来。


临江仙(宋·张元干)

莺唤屏山惊睡起,娇多须要郎扶。

荼蘼斗帐罢熏炉。

翠穿珠落索,香泛玉流苏。

长记枕痕销醉色,日高犹倦妆梳。

一枝春瘦想如初。

梦迷芳草路,望断素鳞书。


临江仙(宋·张抡)

闻道彤庭森宝仗,霜风逐雨驱云。

六龙扶辇下青冥。

香随鸾扇远,日射赭袍明。

帘卷天街人隘路,满城喜望清尘。

欢声催起岭梅春。

欲知天意好,昨夜月华新。


临江仙(宋·张抡)
  押东韵

玉宇凉生清禁晓,丹葩色照晴空。

珊瑚敲碎小玲珑。

人间无此种,来自广寒宫。

雕玉阑干深院静,嫣然凝笑西风。

曲屏须占一枝红。

且图攲醉枕,香到梦魂中。


临江仙(宋·张纲)

绿蚁浮觞香泛泛,黄花共荐芳辰。

清霜天宇净无尘。

登高宜有赋,拈笔戏成文。

可奈园林摇落尽,悲秋意与谁论。

眼中相识几番新。

龙山高会处,落帽定何人。


临江仙(宋·张纲)

追想京都全盛日,蓬弧初记生时。

朝来朱绂照庭闱。

谁知衰谢老,还有宁馨儿。

休记蓝田生美玉,举杯听取歌词。

年方强仕未应迟。

高风轻借便,一鹗看横飞。


临江仙(宋·张继先)

莫怪精神都素淡,全谙千载松头。

羽人幽意苦相投。

殷勤争点写,展转动吟酬。

况有咸阳兄弟事,教人闻见忘忧。

我生曾是眷仙标。

一从挥洒后,相继未能休。


临江仙(宋·张继先)

自古清真灵妙降,安妃来就杨君。

因缘冥会异常伦。

仙风聊设相,真道本无亲。

惟有元规能访问,深将此意相闻。

大家宜赏缀新文。

免教尘世士,诮笑上天人。


临江仙(宋·张继先)
  押真韵

蠢动含灵天赋与,逍遥性分元均。

莫生异见乱吾真。

只今中有主,浑与化为人。

那更徽词清彻底,轻埃欲染无因。

惟应得此便凝神。

百魔咸息战,六道永停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