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下表选择或输入词牌名: 注:资料引用自《钦定词谱》。
瑞鹧鸪词谱
瑞鹧鸪 《宋史·乐志》:中吕调。元高拭词注:仙吕调。《苕溪词话》云:唐初歌词,多五言诗,或七言诗,今存者止《瑞鹧鸪》七言八句诗,犹依字易歌也。 按,《瑞鹧鸪》,原本七言律诗,因唐人歌之,遂成词调。冯延巳词,名《舞春风》;陈彭年词,名《桃花落》;尤袤词,名《鹧鸪词》;元丘长春词,名《拾菜娘》;《乐府纪闻》,名《天下乐》;《梁溪漫录》词,有“行听新声太平乐”句,名《太平乐》,有“犹传五拍到人间”句,名《五拍》。此皆七言八句也。至柳永有添字体,自注般涉调,有慢词体,自注南吕宫,皆与七言八句者不同。

瑞鹧鸪 双调五十六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两平韵 冯延巳

  才罢严妆怨晓风 粉墙画壁宋家东 蕙兰有恨枝犹绿 桃李无言花自红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燕燕巢时罗幕卷 莺莺啼处凤楼空 少年薄幸知何处 每夜归来春梦中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此调本律诗体,七言八句,宋词皆同。其小异者,惟各句平仄耳。此词前后段起句、结句,第二字、第六字俱仄声,中二句第二字、第六字俱平声,宋人如此填者甚少,惟陈彭年词“尽出花钿散宝冿,云鬟初剪向残春。因惊风烛难留世,遂作池莲不染身。贝叶乍疑翻锦绣,梵声才学误梁尘。从兹艳质归空后,湘浦应无解佩人。”平仄同此,余皆照贺体填。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六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两平韵 贺 铸

  月痕依约到西厢 曾羡花枝拂短墙 初未识愁那是泪 每浑疑梦奈余香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歌逢袅处眉先妩 酒半醒时眼更狂 闲倚绣帘吹柳絮 问人何似冶游郎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此词前后段起句、结句第二字、第六字俱平声,中二句第二字、第六字俱仄声,宋人俱照此填。其余平仄,惟取协调,可不必拘,故不复注。

又一体 双调六十四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柳 永

  三吴嘉景占风流 渭南往岁忆来游 西子方来 越相功成去 千里沧波一叶舟 
  中平平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

  至今无限盈盈者 尽来拾翠芳洲 最好簇簇寒村 遥认南朝路 晚烟收 三两人家古渡头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中中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仄平


此词前段起二句、结句,后段起句、结句,仍作七言,与《瑞鹧鸪》同,余则摊破句读,自度新声。如前段第三句,作四字一句、五字一句,即词家添字法;后段第二句,作六字句,即减字法;第三句,作六字一句、八字一句,即添字法;多押一韵,即偷声法。本集自注般涉调,为黄钟之羽声,与中吕调为夹钟之羽声、仙吕调为夷则之羽声,皆羽声也。 按,柳词别首、晏殊词二首,俱与此同,惟晏词前段起句“越娥红泪泣朝云”,越字仄声;后段起句“前村昨夜深深雪”,前字平声,昨字仄声;第三、四句“何时驿使西归,寄与相思路、一枝新”,何时二字俱平声,寄字仄声。又,柳词别首,后段第三、四句“恨听烟坞深中,谁恁吹羌笛、逐风来”,烟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余参所采《梅苑》词。

又一体 双调六十四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后段六句三平韵《梅苑》 无名氏

  临鸾带恁整妆梅 枝枝仙艳月中开 可煞天心 故与多端丽 那更罗衣峭窄裁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几回瞻觑魂销黯 芙蕖匀透双腮 好将心事 都分付与 时暂到 小庭来 玉砌红芳点绛苔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此与柳词同,惟后段第三、四句,作四字两句、六字一句异。 宋李之仪《姑溪词话》云:唐人歌词,但以诗句而用和声,抑扬以就之。至唐末,遂因其声之长短,而以意填之,始一变以成音律。按此则知,贺体犹沿唐调,柳词、晏词及此词,惟起结犹作七言,中间长短错综,实系新声也。所以元曲用宋调,不增减者,名为“引子”,添入新声,则为“过曲”,亦此意耳。

又一体 双调八十八字,前后段各九句,五平韵 柳 永

  宝髻瑶簪 严妆巧 天然绿媚红深 绮罗丛里 独逞讴吟 一曲阳春定价 何啻值千金 倾听处 
  中仄平平平平仄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王孙帝子 鹤盖成阴 
平平仄仄中仄平平

  凝态掩霞襟 动象板声声 怨思难任 嘹亮处 迥压弦管低沈 时恁回眸敛黛 空役五陵心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须信道 缘情寄意 别有知音 
平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


此词见《乐章集》,亦名《瑞鹧鸪》,其字句与前两体截然不同,因调名同,故为类列。其可平可仄,有柳词别首可校。

又一体 双调八十六字,前后段各九句,五平韵 柳 永

  吴会风流 人烟好 高下水际山头 瑶台绛阙 依约蓬丘 万井千闾富庶 雄压十三州 触处青蛾画舫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红粉朱楼 
平仄平平

  方面委元侯 致讼简时丰 继日欢游 襦温裤暖 已扇民讴 旦暮锋车命驾 重整济川舟 当恁时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沙堤路稳 归去难留 
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此词《乐章集》不载,见《花草粹编》,与前“宝髻瑶簪”词同,惟前段第八句作六字句,少一字,后段第四、五句,作四字两句,少一字异。
历代作品
共147,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续上)
方岳 (1首)
无名氏 (7首)
晏殊 (2首)
李清照 (1首)
杜安世 (1首)
柳永 (3首)
欧阳修 (1首)
汪元量 (1首)
程垓 (2首)
苏轼 (2首)
葛立方 (1首)
贺铸 (1首)
赵彦端 (2首)
赵长卿 (2首)
辛弃疾 (5首)
瑞鹧鸪(宋·方岳)
  押萧韵

中元过后恰三朝。因甚庭闱喜气飘。

李谪若非当此夕,甲生应是在今宵。

满斟绿醑歌檀口,慢拍红牙舞柳腰。

富贵荣华谁得似,祝公千岁乐逍遥。


瑞鹧鸪(宋·无名氏)
  押支韵

试问谢庭兰与芝。根花何似接花奇。

琼蕤不自香闺种,桂种当从月地移。

须信祝螟成蜾蠃,那须梦虺及熊罴。

夜来梦报蟾宫籍,新注江家五岁儿。


瑞鹧鸪(宋·无名氏)
  押灰韵

临鸾常恁整妆梅。

枝枝仙艳月中开。

可杀天心、故与多端丽,那更罗衣峭窄裁。

几回瞻觑魂消黯,芙蕖匀透双腮。

好将心事、都分付与,时暂到、小庭来。

玉砌红芳点绿苔。


瑞鹧鸪(宋·无名氏)
  押尤韵

璇源一派接天流。秀毓君家公共侯。

满月佳时近重九,生朝令节踵千秋。

旦评指日腾佳誉,蟾苑他年快壮游。

气宇如今复何似,相应十倍虎窥牛。


瑞鹧鸪(宋·无名氏)
  押元韵

汉宫铅粉净无痕。蜡点寒梢水畔村。

忍犯冰霜欺竹柏,肯同雪月吊兰荪。

骚人咏去清诗健,驿使传来旧典存。

病眼浑疑春思早,一枝聊洗画图昏。


瑞鹧鸪(宋·无名氏)
  押麻韵

柳未回青兰未芽。谁知此物在君家。

绿窗借得先春手,黄蜡吹成耐冻花。

衣麝暗薰香仿佛,山峰误认影横斜。

凭君说与徐熙道,翰墨从今不足夸。


瑞鹧鸪慢/瑞鹧鸪(宋·无名氏)

北暴东顽,纳款慕义争来。

日新君德更明哉。歌咏载衢街。

清宁海宇无余事,乐与民同燕春台。

一年一度上元回。愿醉万年杯。


瑞鹧鸪慢/瑞鹧鸪(宋·无名氏)
  押先韵

海东今日太平天。喜望龙云庆会筵。

尾扇初开明黼座,画帘高卷罩祥烟。

梯航交凑端门外,玉帛森罗殿陛前。

妾献皇龄千万岁,封人何更祝遐年。


瑞鹧鸪(宋·晏殊)

越娥红泪泣朝云。

越梅从此学妖嚬。

腊月初头、庾岭繁开后,特染妍华赠世人。

前溪昨夜深深雪,朱颜不掩天真。

何时驿使西归,寄与相思客,一枝新。

报道江南别样春。


瑞鹧鸪(宋·晏殊)

江南残腊欲归时。

有梅红亚雪中枝。

一夜前村、间破瑶英拆,端的千花冷未知。

丹青改样匀朱粉,雕梁欲画犹疑。

何妨与向冬深,密种秦人路,夹仙溪。

不待妖桃客自迷。


瑞鹧鸪(宋·李清照)

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为奴。

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谁教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

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


瑞鹧鸪(宋·杜安世)
  押阳韵

夜来风雨损余芳。数片衰红落槛傍。

媚景背人容易去,半轩飞絮日空长。

从来不信相思切,及至如今倍感伤。

独立黄昏绣帘外,可堪新月露圆光。


瑞鹧鸪(宋·柳永)
  押侵韵

宝髻瑶簪。

严妆巧,天然绿媚红深。

绮罗丛里,独呈讴吟。

一曲阳春定价,何啻值千金。

倾听处,王孙帝子,鹤盖成阴。

凝态掩霞襟。

动象板声声,怨思难任。

嘹亮处,迥压弦管低沈。

时恁回眸敛黛,空役五陵心。

须信道,缘情寄意,别有知音。


瑞鹧鸪(宋·柳永)
  押灰韵

天将奇艳与寒梅。

乍惊繁杏腊前开。

暗想花神、巧作江南信,鲜染燕脂细剪裁。

寿阳妆罢无端饮,凌晨酒入香腮。

恨听烟坞深中,谁恁吹羌管逐风来。

绛雪纷纷落翠苔。


瑞鹧鸪(宋·柳永)
  押尤韵

吴会风流。

人烟好,高下水际山头。

瑶台峰厥,依约蓬丘。

万井千闾富庶,雄压十三州。

触处青娥画舸,红粉朱楼。

方面委元侯。

致讼简时丰,继日欢游。

襦温胯暖,已扇民讴。

旦暮锋车命驾,重整济川舟。

当凭时,沙堤路稳,归去难留。


瑞鹧鸪(宋·欧阳修)
  押先韵

楚王台上一神仙,眼色相看意已传。

见了又休还似梦,坐来虽近远如天。

陇禽有恨犹能说,江月无情也解圆。

更被春风送惆怅,落花飞絮雨翩翩。


瑞鹧鸪(宋·汪元量)

内家雨宿日辉辉。夹遥桃花张锦机。

黄纛软舆抬圣母,红罗凉伞罩贤妃。

龙舟缥缈摇红影,羯鼓喧哗撼绿漪。

阿监柳亭排燕处,美人斗把玉箫吹。


瑞鹧鸪(宋·程垓)
  押侵韵

门前杨柳绿成阴。翠坞笼香径自深。

迟日暖熏芳草眼,好风轻撼落花心。

无多春恨莺难语,最晚朝眠蝶易寻。

惟有狂醒不相贷,酿成憔悴到如今。


瑞鹧鸪(宋·程垓)
  押灰韵

东风冷落旧梅台。犹喜山花拂面开。

绀色染衣春意静,水沈熏骨晚风来。

柔条不学丁香结,矮树仍参茉莉栽。

安得方盆载幽植,道人随处作香材。


瑞鹧鸪(宋·苏轼)
  押虞韵

城头月落尚啼乌。朱舰红船早满湖。

鼓吹未容迎五马,水云先已漾双凫。

映山黄帽螭头舫,夹岸青烟鹊尾炉。

老病逢春只思睡,独求僧榻寄须臾。


瑞鹧鸪(宋·苏轼)
  押支韵

碧山影里小红旗。侬是江南踏浪儿。

拍手欲嘲山简醉,齐声争唱浪婆词。

西兴渡口帆初落,渔浦山头日未攲。

侬欲送潮歌底曲,尊前还唱使君诗。


瑞鹧鸪(宋·葛立方)

榴花庭院戏氍毹。水剪双眸画不如。

莫恨未能通瑟僩,只今先已辩之无。

虎晴浅缀新花帽,龙脑浓熏小绣襦。

乃祖未须贻厥力,及时须读五车书。


吹柳絮/瑞鹧鸪(宋·贺铸)
  押阳韵

月痕依约到西厢。曾羡花枝拂短墙。

初未识愁那得泪,每浑疑梦奈余香。

歌逢袅处眉先妩,酒半酣时眼更狂。

闲倚绣帘吹柳絮,问何人似冶游郎。


瑞鹧鸪(宋·赵彦端)
  押东韵

芙蓉池馆一重重。留得黄花寿斝中。

春到小春如有信,月临良月正相同。

芝兰美应瑶阶瑞,苹藻香吹翠沼风。

此夜隔墙闻凤管,人间元自胜蟾宫。


瑞鹧鸪(宋·赵彦端)
  押庚韵

榴花五月眼边明。角簟流冰午梦清。

江上扁舟停画桨,云间一笑濯尘缨。

主人杯酒留连意,倦客关河去住情。

都付驿亭今日水,伴人东去到江城。


瑞鹧鸪(宋·赵长卿)
  押支韵

宝奁常见晓妆时。面药香融傅口脂。

扰扰亲曾撩绿鬓,纤纤巧与画新眉。

浓欢已散西风远,忆泪无多为你垂。

各自从今好消遣,莫将红叶浪题诗。


瑞鹧鸪(宋·赵长卿)
  押尤韵

结丝千绪不胜愁。莫怪安仁鬓早秋。

檀口未歌先愠泪,柳眉将敛半凝羞。

杯倾潋滟送行酒,岸舣飘飘欲去舟。

待得名登天府后,归来茱菊映钗头。


瑞鹧鸪(宋·辛弃疾)
  押冬韵

江头日日打头风。憔悴归来邴曼容。

郑贾正应求死鼠,叶公岂是好真龙。

孰居无事陪犀首,未办求封遇万松。

却笑千年曹孟德,梦中相对也龙钟。


瑞鹧鸪(宋·辛弃疾)
  押支韵

暮年不赋短长词。和得渊明数首诗。

君自不归归甚易,今犹未足足何时。

偷闲定向山中老,此意须教鹤辈知。

闻道只今秋水上,故人曾榜北山移。


瑞鹧鸪(宋·辛弃疾)
  押尤韵

胶胶扰扰几时休。一出山来不自由。

秋水观中山月夜,停云堂下菊花秋。

随缘道理应须会,过分功名莫强求。

先自一身愁不了,那堪愁上更添愁。


瑞鹧鸪(宋·辛弃疾)
  押微韵

声名少日畏人知。老去行藏与愿违。

山草旧曾呼远志,故人今又寄当归。

何人可觅安心法,有客来观杜德机。

却笑使君那得似,清江万顷白鸥飞。


瑞鹧鸪(宋·辛弃疾)
  押灰韵

期思溪上日千回。樟木桥边酒数杯。

人影不随流水去,醉颜重带少年来。

疏蝉响涩林逾静,冷蝶飞轻菊半开。

不是长卿终慢世,只缘多病又非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