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下表选择或输入词牌名: 注:资料引用自《钦定词谱》。
瑞鹧鸪词谱
瑞鹧鸪 《宋史·乐志》:中吕调。元高拭词注:仙吕调。《苕溪词话》云:唐初歌词,多五言诗,或七言诗,今存者止《瑞鹧鸪》七言八句诗,犹依字易歌也。 按,《瑞鹧鸪》,原本七言律诗,因唐人歌之,遂成词调。冯延巳词,名《舞春风》;陈彭年词,名《桃花落》;尤袤词,名《鹧鸪词》;元丘长春词,名《拾菜娘》;《乐府纪闻》,名《天下乐》;《梁溪漫录》词,有“行听新声太平乐”句,名《太平乐》,有“犹传五拍到人间”句,名《五拍》。此皆七言八句也。至柳永有添字体,自注般涉调,有慢词体,自注南吕宫,皆与七言八句者不同。

瑞鹧鸪 双调五十六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两平韵 冯延巳

  才罢严妆怨晓风 粉墙画壁宋家东 蕙兰有恨枝犹绿 桃李无言花自红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燕燕巢时罗幕卷 莺莺啼处凤楼空 少年薄幸知何处 每夜归来春梦中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此调本律诗体,七言八句,宋词皆同。其小异者,惟各句平仄耳。此词前后段起句、结句,第二字、第六字俱仄声,中二句第二字、第六字俱平声,宋人如此填者甚少,惟陈彭年词“尽出花钿散宝冿,云鬟初剪向残春。因惊风烛难留世,遂作池莲不染身。贝叶乍疑翻锦绣,梵声才学误梁尘。从兹艳质归空后,湘浦应无解佩人。”平仄同此,余皆照贺体填。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六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两平韵 贺 铸

  月痕依约到西厢 曾羡花枝拂短墙 初未识愁那是泪 每浑疑梦奈余香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歌逢袅处眉先妩 酒半醒时眼更狂 闲倚绣帘吹柳絮 问人何似冶游郎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此词前后段起句、结句第二字、第六字俱平声,中二句第二字、第六字俱仄声,宋人俱照此填。其余平仄,惟取协调,可不必拘,故不复注。

又一体 双调六十四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柳 永

  三吴嘉景占风流 渭南往岁忆来游 西子方来 越相功成去 千里沧波一叶舟 
  中平平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

  至今无限盈盈者 尽来拾翠芳洲 最好簇簇寒村 遥认南朝路 晚烟收 三两人家古渡头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中中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仄平


此词前段起二句、结句,后段起句、结句,仍作七言,与《瑞鹧鸪》同,余则摊破句读,自度新声。如前段第三句,作四字一句、五字一句,即词家添字法;后段第二句,作六字句,即减字法;第三句,作六字一句、八字一句,即添字法;多押一韵,即偷声法。本集自注般涉调,为黄钟之羽声,与中吕调为夹钟之羽声、仙吕调为夷则之羽声,皆羽声也。 按,柳词别首、晏殊词二首,俱与此同,惟晏词前段起句“越娥红泪泣朝云”,越字仄声;后段起句“前村昨夜深深雪”,前字平声,昨字仄声;第三、四句“何时驿使西归,寄与相思路、一枝新”,何时二字俱平声,寄字仄声。又,柳词别首,后段第三、四句“恨听烟坞深中,谁恁吹羌笛、逐风来”,烟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余参所采《梅苑》词。

又一体 双调六十四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后段六句三平韵《梅苑》 无名氏

  临鸾带恁整妆梅 枝枝仙艳月中开 可煞天心 故与多端丽 那更罗衣峭窄裁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几回瞻觑魂销黯 芙蕖匀透双腮 好将心事 都分付与 时暂到 小庭来 玉砌红芳点绛苔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此与柳词同,惟后段第三、四句,作四字两句、六字一句异。 宋李之仪《姑溪词话》云:唐人歌词,但以诗句而用和声,抑扬以就之。至唐末,遂因其声之长短,而以意填之,始一变以成音律。按此则知,贺体犹沿唐调,柳词、晏词及此词,惟起结犹作七言,中间长短错综,实系新声也。所以元曲用宋调,不增减者,名为“引子”,添入新声,则为“过曲”,亦此意耳。

又一体 双调八十八字,前后段各九句,五平韵 柳 永

  宝髻瑶簪 严妆巧 天然绿媚红深 绮罗丛里 独逞讴吟 一曲阳春定价 何啻值千金 倾听处 
  中仄平平平平仄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王孙帝子 鹤盖成阴 
平平仄仄中仄平平

  凝态掩霞襟 动象板声声 怨思难任 嘹亮处 迥压弦管低沈 时恁回眸敛黛 空役五陵心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须信道 缘情寄意 别有知音 
平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


此词见《乐章集》,亦名《瑞鹧鸪》,其字句与前两体截然不同,因调名同,故为类列。其可平可仄,有柳词别首可校。

又一体 双调八十六字,前后段各九句,五平韵 柳 永

  吴会风流 人烟好 高下水际山头 瑶台绛阙 依约蓬丘 万井千闾富庶 雄压十三州 触处青蛾画舫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红粉朱楼 
平仄平平

  方面委元侯 致讼简时丰 继日欢游 襦温裤暖 已扇民讴 旦暮锋车命驾 重整济川舟 当恁时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沙堤路稳 归去难留 
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此词《乐章集》不载,见《花草粹编》,与前“宝髻瑶簪”词同,惟前段第八句作六字句,少一字,后段第四、五句,作四字两句,少一字异。
历代作品
共147,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续上)
韩淲 (1首)
尹志平 (7首)
王哲 (21首)
谭处端 (11首)
瑞鹧鸪(宋·韩淲)
  押支韵

南兰陵郡鹧鸪词。底用登临更赋诗。

贵不能淫非一日,老当益壮未多时。

人间天上风云会,眼底眉前岁月知。

只有海门横北固,宦情随牒想推移。


瑞鹧鸪(元·尹志平)
  押庚韵

为人幸遇教门兴。折莫因循着世荣。

节食减眠神自爽,忘情去欲气偏清。

暂时戒慎离灾苦,久远行持出死生。

奉劝高明宜省悟,闻身强健早修行。


瑞鹧鸪(元·尹志平)
  押庚韵

六年动作小功成。固蒂深根渐次荣。

东院西宫闲客坐,南来北往道人行。

十方和气精神爽,四海同心道眼明。

天运玄风来此地,燕山路上好前程。


瑞鹧鸪 与延真观小贾师(元·尹志平)
  押阳韵

道人起念不寻常。宿业牵缠惹祸殃。

朴实修真方得久,浮虚学道岂能长。

旋生旋灭心难定,不动不摇意易防。

早悟知常功累足,恁时许尔志坚刚。


瑞鹧鸪 劝世(元·尹志平)
  押歌韵

长春教法付清和。普劝高明出爱河。

道德勤修天赐乐,尘情苦恋世生魔。

目前放下游真境,身后功深赴大罗。

我有忠言新说破,看君听了意如何。


瑞鹧鸪 示众(元·尹志平)

论道谈禅斗捷机。朦胧合眼便昏迷。

贪名竞利心犹在,损己安人行岂知。

益友不侵贤圣远,良朋难近虎狼随。

一朝数满无由悔,闻早收心莫纵欺。


瑞鹧鸪 过龙泉峪(元·尹志平)
  押先韵

西山一带好人烟。曲水环山若洞天。

无是无非无宠辱,有花有果有林泉。

家家奉道养闲客,户户钦坛礼大仙。

如此勤心行吉善,太平快乐过丰年。


瑞鹧鸪 咏西山(元·尹志平)
  押麻韵

西山深处道人家。养道修真何处加。

九夏高眠无暑气,三秋结实有新瓜。

乱山坡下宜禾黍,浑水河边长桑麻。

四季平和人事少,三餐终日是生涯。


报师恩(元·王哲)
  押支韵

为何不倦写诗词。这个明因只自知。

一笔书开真正觉,三田般过的端慈。

回光返照缘观景,固蒂深根恰及时。

密锁玄机牢闭户。唤来便去赴瑶池。


报师恩 俗瑞鹧鸪(元·王哲)
  押先韵

地仙中仙与天仙。认得三田月正圆。

自己若能施笑面,那人未肯便兴拳。

撇憢弄脚虚粘地,猛烈回头合上天。

若被利名牵绊住,十分失了好因缘。


报师恩 藏头(元·王哲)
  押文韵

言云语莫听闻,眼味香不属君。

内减除人我相,前无有死生分。

圭和合凭三照,水焚烧按九雯。

又武平清净出,头临月弄祥云。


瑞鹧鸪(元·王哲)
  押阳韵

春季裁量十四郎。风流玉貌好轻狂。

每夜房中怜美妇,常时腹内痛饥肠。

以此街前来背箱。利多扑入彩帛行。

刀尺使时无作念,妻儿爱处越馨香。


瑞鹧鸪(元·王哲)
  押萧韵

昨朝今日与来朝。饮水无加只自浇。

醉后恁铺金藓甲,醒时复采玉芝苗。

锦衣公子谈三岛,皂帔佳舞六么。

一曲合成玄妙处,白云片片恣飘飘。


瑞鹧鸪(元·王哲)
  押东韵

我咱别有赤穷穷。物物俱无事事通。

清里清来全寂阒,闲中闲至住虚空。

能邀迥照堪亲日,会捉轻飙便害风。

此际黑云何处去,莹照衮出一团红。


瑞鹧鸪(元·王哲)
  押尤韵

黄麦秀变随秋。内烧身日日忧。

被儿孙长与便,遭妻女每添愁。

中戚戚多般恪。内孜孜少得休。

弃金花如觉悟,今专劝早回头。


瑞鹧鸪(元·王哲)
  押先韵

长春景致等长年。不夜乡中永不眠。

自在从容除我想,逍遥来往有谁权。

唯知物外浑无物,独看天中别有天。

五彩霞光长作伴,金花围绕大罗天。


瑞鹧鸪(元·王哲)
  押阳韵

夏季裁量十四郎。炎炎火焰越忙忙。

百巧场中夸意锐,万人丛里用心刚。

丝绢罗纨铺内藏。金银珍宝架头光。

独做辛勤心自苦,浑家丰足业谁当。


瑞鹧鸪(元·王哲)
  押阳韵

秋季裁量十四郎。忧愁思虑动凄怆。

陡改红颜衰体瘦,渐生白发老容光。

腰曲头低力不刚。耳聋眼暗泪汪汪。

日往月来添疾病,妻嫌女怨受恓惶。


瑞鹧鸪(元·王哲)
  押阳韵

今朝细细问朱郎。因甚常眠黑鬼房。

得与青龙为伴侣,亦令白虎助清凉。

便将铅汞堪成宝,好把刀圭更入钢。

斫断乌龟四只脚,爽邀风月上昆岗。


瑞鹧鸪(元·王哲)
  押阳韵

争似休休事事忘。虚无境内觅清凉。

若是会探潭底月,便教认得雪中霜。

共我为邻住洞房。凭作伴爇心香。

不日修成功与行,骑鸾跨凤入仙乡。


瑞鹧鸪(元·王哲)
  押先韵

修行孰是炼金丹。炼就方知两事全。

七返不容开四户,九还应是转三田。

气神交结为珍宝,灵性分明作大仙。

今日却归元本路,自然清静永恬然。


瑞鹧鸪(元·王哲)
  押阳韵

堪当姹女嫁丁郎。认得婴儿住癸房。

幸有甲田知出入,不无兑地做炎凉。

铅刀起处通神妙,汞剑开时仗慧钢。

杀却三尸阴鬼尽,一团红焰覆琼岗。


瑞鹧鸪(元·王哲)
  押侵韵

修行莫炼外容红。只要当中起赤心。

从此能生木上火,自然养就水中金。

瑶芳宝树同相守,玉叶琼枝共厮侵。

休去他方寻伴侣,个中真个是知音。


瑞鹧鸪(元·王哲)
  押阳韵

冬季裁量十四郎。百端尪瘁早粘床。

五藏受寒内结积,三焦发热外生疮。

一息不来四假僵。儿孙掇出卧丘荒。

七魄有缘归地府。三魂无分上天堂。


瑞鹧鸪(元·王哲)
  押阳韵

原误作点绛唇,兹依律改。但上下片一二两句俱仄起,又与瑞鹧鸪异

昔日人言拾菜郎。根荄菜甲总盈筐。

春夏秋冬闲不得,温炎凉冷镇长忙。

今日予言截彩郎。能为斡运做经商。

愿静一心休作用,好将四季细消详。


瑞鹧鸪(元·王哲)

白灵根蒂长晴空。碧绿枝条袅细风。

叶禀月华添雅翠,花凭日气蘸殷红。

四般颜色虽然异,一道馨香分外浓。

透过丹霄归甚处,便教收在蕊珠宫。


瑞鹧鸪(元·王哲)
  押真韵

这回捉住四时春。夺得温和养本真。

跳出世情居异世,尽教人道不凡人。

何须苦苦调精气,不在区区漱液津。

莹处晴空开日月,锐然特放九光新。


瑞鹧鸪(元·王哲)
  押麻韵

三才剖判做辉华。三教分明吐甲芽。

三宝炼烧红焰宝,三车搬运紫河车。

三峰影里观真宅,三耀光中是本家。

三岛十洲堪捣药,三清十极聚青霞。


瑞鹧鸪(元·王哲)
  押豪韵

石中火隐怎生昭。水里金藏要却遭。

石火须凭心火取,水金决得肺金淘。

火教煅炼真铅汞,金要增添快剑刀。

二件相投成一件,大罗天上列仙曹。


瑞鹧鸪(元·谭处端)

莫言容易做修持。损损存存恐碍违。

两饭虑频侵道友,一钱外恐损希夷。

众中戒口忘矜俊,独坐防心断骋驰。

十二时中常返照,犹疑暗察有无私。


瑞鹧鸪(元·谭处端)

修行非易亦非难。应物慈悲认内闲。

意上有尘山处市,心中无事市居山。

常耕清净田三段,定守无为舍一间。

地久天长专一志,自然结就紫金丹。


瑞鹧鸪(元·谭处端)
  押先韵

修行须唱落花莲。损损闲闲任自然。

日上莫谈他事短,时中频整自心偏。

休离方寸搜丹药,莫外周游觅妙玄。

长使灵台无一物,便成九转产胎仙。


瑞鹧鸪(元·谭处端)

修行频剔性中灯。照破从来暗里昏。

物物头头休染著,昏昏默默绝言论。

超凡入圣非由我,地狱天堂总在君。

唯有一条真正路,居常牢闭四城门。


瑞鹧鸪(元·谭处端)

人人学道慕腥膻。嗜酒迷花罪孽缠。

心慕腥膻伤物命,意生贪爱损根源。

唯论药术矜能解,岂信金科秘妙玄。

如悟本空休歇去,一齐放下学修仙。


瑞鹧鸪(元·谭处端)

修行心炼似寒灰。放下痴贪气色财。

人我怎生成道果,是非难得产真胎。

无明灭尽朝金阙,情欲俱忘拜玉阶。

修炼直须烟火灭,为心低处有蓬莱。


瑞鹧鸪(元·谭处端)

修行休觅虎龙儿。只要灵明识本机。

昏则弥陀成外盗,悟来烦恼是菩提。

常搜己过心明显,唯见他非性转边。

打破般般休歇去,虚堂深处伴牟尼。


瑞鹧鸪(元·谭处端)

本来真性是玄机。只有灵明悟得时。

火灭烟消成大药,境忘心尽见菩提。

虚闲清净真仙路,寂寞无为出世梯。

一法不生无挂碍,修行唯是这些儿。


瑞鹧鸪(元·谭处端)

修行休觅虎龙儿。火灭烟消财色离。

内炼气神成九转,外除情欲却三尸。

居常休话他长短,处净宜搜自己非。

长使灵根无挂碍,自然证果佛菩提。


瑞鹧鸪 赠王公云庵(元·谭处端)

王公幽隐远佳餐。保护灵根守内闲。

意上有情山处市,心中无欲市居山。

颐神须要常温暖,炼气功成拒暑寒。

专一始终无变异,自然凝结宝琅玕。


瑞鹧鸪 赠郭公(元·谭处端)

休心损事养根源。寂淡清虚守自然。

积德仁风师孔孟,僻潜高洁效颜原。

定观明月三秋夜,妙趣玄风九夏天。

诗酒琴书谁可并,野夫常许似龙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