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毵毵碧瓦沟 六宫眉黛惹香愁 晚来更带龙池雨 半拂阑干半入楼 平仄平平仄仄平韵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仄平仄仄平平仄句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阴阴垂柳乱蝉嘶,柳外娇莺自在啼。
心事太平山色好,开轩坐到日沈西。
墙宇周回院落深,日光风色净阴阴。
柔条一似孙荆玉,贴地反腰衔宝簪。
魏王堤暗雨垂垂,还似春残欲别时。
传语西风且停待,黛残黄浅不禁吹。
春至风花各自荣,就中杨柳最多情。
自从初学宫腰舞,直至飘绵不老成。
丝丝烟雨弄轻柔,偏称黄鸟与白鸥。
才着一蝉嘶晚日,西风容易便成秋。
倚岸依依一两株,溪风吹影暮烟疏。
青条拂水长如线,钓叟折来穿白鱼。
颜色鲜明能几时,未辞黄叶已辞枝。
都缘爱管闲离别,多恨多愁故早衰。
灵和殿里最风流,三月飞花满御楼。
换得玉人眉样巧,一春浑不下帘钩。
淡黄初弄正纤柔,便向东风舞不休。
独记西湖相识旧,只今缕缕是春愁。
唯有高枝高莫攀,不堪攀处只堪看。
怪得楼头画眉妇,春朝长自凭阑干。
汴水堤边薪可束,永丰巷口绿成堆。
盛衰到底皆惆怅,何不移根种马嵬。
独于高处接阳和,占得春风分外多。
须信繁华易催折,不如柔弱拂江河。
门前杨柳君莫折,长于折处生两枝。
两枝难作一枝合,一心分作两心时。
不问章台与楚楼,一根半树亦风流。
看来的是多情物,爱杀春光怕杀秋。
燕子楼边柳色新,画眉人去镜生尘。
来年羞结空床梦,闲拨琵琶过一春。
松菊犹存岁晚期,五株柳树复奚为。
风流不在春风日,要看秋风摇落时。
忆别东湖两度春,西湖柳眼又新新。
想因一样湖边柳,一样春风一样青。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汴水隋堤总寂寥,春风吹恨未曾肖。
长条本自无拘束,也向人前学舞腰。
江头杨柳麴尘姿,斜压渔家短短篱。
日暖游丝飞絮落,和风得路合偏吹。
渭水桥边送别时,马前折赠笛中吹。
若教系得离情在,那管千丝又万丝。
□天纤□起新愁,青眼鹅黄忆旧游。
唯有长丝牵不断,洛阳城里映朱楼。
一阵杨花一阵愁,绿阴阴处暂停舟。
莫嫌不折长条赠,有个黄莺在上头。
腊雪逢春次第消,等闲著脚上溪桥。
柳条毕竟带儿女,一夜东风眼便娇。
相尚津涯临画舫,栽从亭馆近华筵。
别离自是无聊赖,于甚垂杨有纠牵。
为尔生来体态柔,因情感物寓风流。
汝无血气何知觉,自是诗人想像求。
非绿非青曲雨尘,颠头倒尾乱江阴。
金衣公子经过处,不辨其身只辨音。
腰舞东风未肯休,西风吹叶翠眉愁。
谁知此是多情树,最爱春光最怕秋。
静是无憀动是狂,秋蝉两两抱斜阳。
不知才思能多少,瘦得腰肢似沈郎。
宣阳门前三月初,家家杨柳绿藏鸟。
欢似白花飘荡去,忍能弃掷博山炉。
白雪虽然比絮花,艳阳不得共繁华。
为群故人鸟衣巷,飞舞风流谢传家。
五柳先生门作开,宅边植杖久徘徊。
陌头遥认颜光禄,诘旦先乘瘦马来。
行人白马去遥遥,初上金堤欲过桥。
望尘不见遮人眼,苦怨无情万万条。
多愁万是别离深,折条相赠各沾襟。
留住不住居人意,欲去未去行人心。
新丰道上灞陵头,又送夫君去远游。
借问柳枝有寄否,古今共有几多愁。
舞腰缤纷长乐东,柳间怅饮送春风。
请君试望邯郸道,青门袅袅彻新丰。
双双春燕扬云霄,楚国宫深乐事饶。
会待急管繁弦际,试取织条并舞腰。
长门宫晓未成妆,结雨萦风蔽琐窗。
莫令透人华梁燕,那堪负汝更双双。
属车隐隐还如雷,陈后愁眉久不开。
杨花都不知人意,故人长门宫里来。
君王游豫赏青春,折柳为弮赐侍臣。
莫怪长条低拂地,只缘供扫属车尘。
依依高村出宫墙,摇曳青丝百尺长。
愿与宣温万年树,年年岁岁奉君王。
烟满上林春未归,三三两两雪花飞。
柳条别得东皇意,映堤拂水已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