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白石烂 拼音:bái shí làn
古诗《饭牛歌》之一歌辞中语。谓山石洁白耀眼。《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宁戚 饭牛车下,而 桓公 任之以国” 裴駰 集解引 汉 应劭 曰:“ 齐桓公 夜出迎客,而 宁戚 疾击其牛角而 商 歌曰:‘……白石烂,生不遭 尧 与 舜 禪。短布单衣适至骭,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公召与语,説之,以为大夫。”后亦用以代称《饭牛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七:“醉上 山公 马,寒歌 宁戚 牛。空吟白石烂,泪满黑貂裘。” 唐 李白 《南奔书怀》诗:“遥夜何漫漫!空歌白石烂。 宁戚 未匡 齐 , 陈平 终佐 汉 。”词语解释:饭牛 拼音:fàn niú
(1).喂牛,饲养牛。《庄子·让王》:“ 鲁 君闻 颜闔 得道之人也,使人以币先焉。 颜闔 守陋閭,苴布之衣,而自饭牛。”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卫庆》:“自是家产日滋,饭牛四百蹄,垦田二千亩。” 清 钱澄之 《田园杂诗》之四:“呼儿且饭牛,吾去烧东菑。”
(2).寓不慕爵禄,过劳动自适的生活之意。 宋 刘克庄 《沁园春·平章生日丁卯》词序:“短衣饭牛而至旦,业已归耕;搢笏笼鸽以放生,末由旅贺。”《虞初新志》卷四引 清 林璐 《丁药员外传》:“卜筑东冈,躬自饭牛。”
(3).比喻贤才屈身于卑贱之事。语本《管子·小问》:“ 百里徯 , 秦国 之饭牛者也, 穆公 举而相之,遂霸诸侯。”又《吕氏春秋·举难》:“ 宁戚 欲干 齐桓公 ,穷困无以自进,於是为商旅将任车以至 齐 ,暮宿於郭门之外。 桓公 郊迎客,夜开门,辟任车,爝火甚盛,从者甚众。 宁戚 饭牛居车下,望 桓公 而悲,击牛角疾歌。 桓公 闻之,抚其僕之手曰:‘异哉!之歌者非常人也!’命后车载之。”《汉书·公孙弘卜式儿宽传赞》:“ 卜式 拔於芻牧, 弘羊 擢於贾竖, 卫青 奋於奴僕, 日磾 出於降虏,斯亦曩时版筑饭牛之朋已。” 唐 刘禹锡 《唐故中书侍郎平章事韦公集纪》:“古今相望,落落然如骑星辰,与夫起版筑饭牛者异矣。” 清 方文 《除夕咏怀》之四:“挽鹿实无偕隐妇,饭牛空有辟兵符。”词语解释:饭牛歌 拼音:fàn niú gē
又名《扣角歌》、《牛角歌》、《商歌》。古歌名。相传 春秋 时 卫 人 宁戚 喂牛于 齐国 东门外,待 桓公 出,扣牛角而唱此歌。《楚辞·离骚》“ 宁戚 之謳歌兮, 齐桓 闻以该辅” 王逸 注引《三齐记》所载歌辞:“南山矸,白石烂,生不遭 尧 与 舜 禪,短布单衣适至骭,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后遂用作寒士自求用世的典故。 宋 陆游 《羸卧》诗:“马上元无听鸡句,原头那有饭牛歌。” 沉砺 《送友北上》诗:“市上已无屠狗辈,车前试唱饭牛歌。”词语解释:范叔 拼音:fàn shū
战国 魏 人 范雎 ,字 叔 。尝从 魏 中大夫 须贾 使 齐 。既归, 须贾 以 雎 有通 齐 之嫌告 魏 相。 魏 相 魏齐 大怒,使舍人笞击 雎 ,折胁摺齿, 雎 佯死得免。乃伏匿,更姓名曰 张禄 。后随 秦 使 王稽 赴 秦 ,以远交近攻、加强王权之策说 秦昭王 , 昭王 大悦,用以为相,封 应侯 。 范雎 相 秦 , 秦 号曰 张禄 ,而 魏 不知。 魏 闻 秦 将伐 韩 魏 ,使 须贾 赴 秦 。 范雎 布衣微行,至客馆见 须贾 。 须贾 大惊,曰:“ 范叔 固无恙乎?”又曰:“ 范叔 一寒如此哉!”乃取一绨袍赐之。 须贾 旋如 秦 相 张禄 即 范雎 ,乃肉袒膝行趋前请罪。 范雎 数其罪有三,然以绨袍之赠,尚有故人之意,赦而释之。 唐 高适 《咏史》:“尚有綈袍赠,应怜 范叔 寒;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参阅《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词语解释:飞书 拼音:fēi shū
(1).用箭系书射送。 汉 王充 《论衡·超奇》:“是故 鲁连 飞书, 燕 将自杀。”《三国志·魏志·赵俨传》:“诸将皆喜,便作地道,箭飞书与 仁 ,消息数通。”
(2).指疾速传送文书。《晋书·乐志下》:“ 吴 人放命,冯海阻 江 。飞书告諭,响应来同。”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传》:“ 文静 飞书迎 文皇 看棋。”
(3).紧急的文书。《后汉书·五行志一》:“ 光武 崩, 山阳王 荆 哭不哀,作飞书与 东海王 ,劝使作乱。” 郭希仁 《从戎纪略》:“一面草飞书进省请兵,又派人持大令迎促西来援兵。”
(4).匿名信。《后汉书·梁松传》:“四年冬,乃悬飞书诽谤,下狱死。” 李贤 注:“飞书者,无根而至,若飞来也,即今匿名书也。”《南史·萧引传》:“ 吴璡 竟作飞书, 李 蔡 证之,坐免官,卒於家。”
(5).迅速书写。 晋 傅咸 《纸赋》:“鳞鸿附便,援笔飞书。”词语解释:非烟 拼音:fēi yān
(1).亦作“ 非烟 ”。《史记·天官书》:“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是谓卿云。卿云,喜气也。”后因以“非烟”指庆云,五色祥云。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序》:“夕望汤池,观仰月之势;朝瞻美气,眺非烟之色。” 唐 权德舆 《杂诗》之一:“婉彼 嬴氏 女,吹簫偶 萧史 。綵鸞驾非烟,绰约两仙子。”
(2).喻藻绘绚烂。 宋 王禹偁 《贺南郊大赦表》:“不得涌非烟之词,濡甘露之笔,藻绘於玉册,发挥於皇谋,亦臣之不幸也。”
(3). 唐 人小说中的人名。 唐 河南府 功曹参军 武公业 之妾 步非烟 ,貌纤丽,善文墨。邻居 赵象 见而悦之。题诗唱和,互相爱慕。后为 公业 所知。鞭挞 非烟 致死。事见 唐 皇甫枚 《非烟传》。 明 徐翽 《春波影》第二折:“原不比和新诗的 非烟 侍女,怎做得识英雄的执拂歌姬。”词语解释:分虎竹 拼音:fēn hǔ zhú
亦作“ 分虎节 ”。 分虎。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三:“留我一白羽,将以分虎竹。” 前蜀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功高分虎节,位下耻龙驤。”词语解释:狗盗 拼音:gǒu dào
伪装成狗进行偷盗。后泛指窃贼。《史记·孟尝君列传》:“最下坐有能为狗盗者……乃夜为狗,以入 秦 宫臧中,取所献狐白裘至,以献 秦王 幸姬。” 汉 王充 《论衡·论死》:“世有衣狗裘为狗盗者,人不觉知,假狗之皮毛,故人不意疑也。” 唐 白居易 《答〈箭镞〉》诗:“闻有狗盗者,昼伏夜潜行。” 清 刘献廷 《饮杨涵斋宅次前韵》:“厮养椎埋狗盗徒,深衣缝掖列为儒。”词语解释:狗盗鸡鸣 拼音:gǒu dào jī míng
(1).比喻具有微末技能。 金 元好问 《示怀祖》诗:“狗盗鸡鸣皆有用,鹤长鳧短果如何?” 林之夏 《高轩过》诗:“十年湖海侠游多,狗盗鸡鸣不可得。”亦作“ 狗盗鸡啼 ”。 明 陆采 《明珠记·江会》:“ 函关 脱离,又何须狗盗鸡啼?”参见“ 鸡鸣狗盗 ”。
(2).比喻偷偷摸摸。《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报仇的这桩事,是桩光明磊落,见得天地鬼神的事,何须这等狗盗鸡鸣、遮遮掩掩。”
词语解释:鸡鸣狗盗 拼音:jī míng gǒu dào
亦作“鷄鸣狗盗”。 见“ 鸡鸣狗盗 ”。
亦作“ 鸡鸣狗盗 ”。亦作“鷄鸣狗盗”。 1.学雄鸡啼明,装狗进行偷窃。语本《史记·孟尝君列传》:“﹝ 秦昭王 ﹞囚 孟尝君 ,谋欲杀之。 孟尝君 使人抵 昭王 幸姬求解。幸姬曰:‘妾愿得君狐白裘。’此时 孟尝君 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无双,入 秦 献之 昭王 ,更无他裘。 孟尝君 患之,徧问客,莫能对。最下坐有能为狗盗者,曰:‘臣能得狐白裘。’乃夜为狗,以入 秦 宫藏中,取所献狐白裘至,以献 秦王 幸姬。幸姬为言 昭王 , 昭王 释 孟尝君 。 孟尝君 得出,即驰去,更封传,变名姓以出 关 。夜半至 函谷关 。 秦昭王 后悔出 孟尝君 ,求之,已去。即使人驰传逐之。 孟尝君 至 关 , 关 法鸡鸣出客, 孟尝君 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为鸡鸣,而鸡齐鸣,遂发传出。”后用以称有卑微技能者。《汉书·游侠传》:“繇是列国公子……皆藉王公之势,竞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 清 赵翼 《坐守》诗:“始觉 孟尝 门下客,鸡鸣狗盗亦奇才。” 钱锺书 《围城》二:“有时得用着她们,这就是 孟尝君 结交鸡鸣狗盗的用意。”
(2).形容行为低下卑劣。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七:“ 鲁仲连 固不肯与鸡鸣狗盗者伍也, 汲长孺 固不肯与奴颜婢膝者齿也。” 徐迟 《牡丹》七:“原来的那个鸡鸣狗盗的 南京 政府是毫无意思的,他也没有能够取而代之。”词语解释:击角歌 拼音:jī jiǎo gē
扣角歌。 唐 鲍溶 《秋思》诗:“徒为击角歌,且惭雕剑字。”参见“ 扣角 ”。
词语解释:扣角 拼音:kòu jiǎo
相传 春秋 时 卫 人 宁戚 家贫,在 齐 ,饭牛车下,适遇 桓公 ,因击牛角而歌。 桓公 闻而以为善,命后车载之归,任为上卿。见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五》。后以“扣角”为求仕的典故。 晋 葛洪 《抱朴子·擢才》:“奇士扣角而见遏,况乃潜於皋藪乎。” 前蜀 韦庄 《东游远归》诗:“扣角干名计已疎,剑歌休恨食无鱼。” 金 元好问 《除夜》诗:“折腰真有 陶潜 兴,扣角空传 宁戚 歌。” 高旭 《怀太一北京》诗:“漫漫长夜何时旦,扣角羞过将相门。”亦作“ 扣角歌 ”。 清 顾炎武 《哭归高士》诗:“常为扣角歌,不作穷途哭。”词语解释:鸡鸣狗盗 拼音:jī míng gǒu dào
亦作“鷄鸣狗盗”。 见“ 鸡鸣狗盗 ”。
亦作“ 鸡鸣狗盗 ”。亦作“鷄鸣狗盗”。 1.学雄鸡啼明,装狗进行偷窃。语本《史记·孟尝君列传》:“﹝ 秦昭王 ﹞囚 孟尝君 ,谋欲杀之。 孟尝君 使人抵 昭王 幸姬求解。幸姬曰:‘妾愿得君狐白裘。’此时 孟尝君 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无双,入 秦 献之 昭王 ,更无他裘。 孟尝君 患之,徧问客,莫能对。最下坐有能为狗盗者,曰:‘臣能得狐白裘。’乃夜为狗,以入 秦 宫藏中,取所献狐白裘至,以献 秦王 幸姬。幸姬为言 昭王 , 昭王 释 孟尝君 。 孟尝君 得出,即驰去,更封传,变名姓以出 关 。夜半至 函谷关 。 秦昭王 后悔出 孟尝君 ,求之,已去。即使人驰传逐之。 孟尝君 至 关 , 关 法鸡鸣出客, 孟尝君 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为鸡鸣,而鸡齐鸣,遂发传出。”后用以称有卑微技能者。《汉书·游侠传》:“繇是列国公子……皆藉王公之势,竞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 清 赵翼 《坐守》诗:“始觉 孟尝 门下客,鸡鸣狗盗亦奇才。” 钱锺书 《围城》二:“有时得用着她们,这就是 孟尝君 结交鸡鸣狗盗的用意。”
(2).形容行为低下卑劣。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七:“ 鲁仲连 固不肯与鸡鸣狗盗者伍也, 汲长孺 固不肯与奴颜婢膝者齿也。” 徐迟 《牡丹》七:“原来的那个鸡鸣狗盗的 南京 政府是毫无意思的,他也没有能够取而代之。”词语解释:济南生 拼音:jǐ nán shēng
谓 汉 朝 伏生 。 秦 博士, 西汉 今文《尚书》最早传播者。 伏生 , 济南 人,故称。 唐 李白 《赠何七判官昌浩》诗:“羞作 济南生 ,九十诵古文。” 唐 皇甫冉 《沣水送郑丰鄠县读书》诗:“上古全经皆在口, 秦 人如见 济南生 。”词语解释:客卿 拼音:kè qīng
(1). 秦 有客卿之官。请其他诸侯国的人来 秦 国做官,其位为卿,而以客礼待之,故称。后亦泛指在本国做官的外国人。《战国策·秦策三》:“ 秦昭王 召见与语,大説之,拜为客卿。”此指 燕 人 蔡泽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一》:“ 济水 又东逕 秦 相 魏冉 冢南, 冉 , 秦 宣太后 弟也,代客卿 寿烛 为相。” 唐 皎然 《送潘秀才之舒州》诗:“东道思才子,西人望客卿。”《资治通鉴·周显王三十六年》:“ 仪 得见 秦王 。 秦王 説之,以为客卿。” 胡三省 注:“ 秦 有客卿之官,以待自诸侯来者,其位为卿而以客礼待之也。” 鲁迅 《准风月谈·华德焚书异同论》:“他收罗许多别国的客卿,并不专重‘ 秦 的思想’,倒是博采各种的思想的。”
(2). 唐 代鸿胪卿的别称。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官称别名》:“ 唐 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今漫疏於此……鸿臚为客卿、睡卿。”
(3). 汉 扬雄 《〈长杨赋〉序》:“是时,农民不得收歛。 雄 从至射熊馆,还,上《长杨赋》,聊因笔墨之成文章,故藉翰林以为主人, 子墨 为客卿以风。”后因以“客卿”为墨的典故。 宋 王安石 《详定试卷》诗之二:“童子常夸作赋工,暮年羞悔有 扬雄 。当时赐帛倡优等,今日论才将相中。细甚客卿因笔墨,卑于《尔雅》注鱼虫。” 宋 洪刍 《上墨工》诗:“ 子墨客卿 妙一世, 怀玉山 中五丈夫。”词语解释:扣角 拼音:kòu jiǎo
相传 春秋 时 卫 人 宁戚 家贫,在 齐 ,饭牛车下,适遇 桓公 ,因击牛角而歌。 桓公 闻而以为善,命后车载之归,任为上卿。见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五》。后以“扣角”为求仕的典故。 晋 葛洪 《抱朴子·擢才》:“奇士扣角而见遏,况乃潜於皋藪乎。” 前蜀 韦庄 《东游远归》诗:“扣角干名计已疎,剑歌休恨食无鱼。” 金 元好问 《除夜》诗:“折腰真有 陶潜 兴,扣角空传 宁戚 歌。” 高旭 《怀太一北京》诗:“漫漫长夜何时旦,扣角羞过将相门。”亦作“ 扣角歌 ”。 清 顾炎武 《哭归高士》诗:“常为扣角歌,不作穷途哭。”词语解释:扣角歌 拼音:kòu jiǎo gē
见“ 扣角 ”。
词语解释:扣角 拼音:kòu jiǎo
相传 春秋 时 卫 人 宁戚 家贫,在 齐 ,饭牛车下,适遇 桓公 ,因击牛角而歌。 桓公 闻而以为善,命后车载之归,任为上卿。见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五》。后以“扣角”为求仕的典故。 晋 葛洪 《抱朴子·擢才》:“奇士扣角而见遏,况乃潜於皋藪乎。” 前蜀 韦庄 《东游远归》诗:“扣角干名计已疎,剑歌休恨食无鱼。” 金 元好问 《除夜》诗:“折腰真有 陶潜 兴,扣角空传 宁戚 歌。” 高旭 《怀太一北京》诗:“漫漫长夜何时旦,扣角羞过将相门。”亦作“ 扣角歌 ”。 清 顾炎武 《哭归高士》诗:“常为扣角歌,不作穷途哭。”词语解释:鲁连箭 拼音:lǔ lián jiàn
同“ 鲁连书 ”。 唐 李白 《江夏寄汉阳辅录事》诗:“君草 陈琳 檄,我书 鲁连 箭。”词语解释:鲁连书 拼音:lǔ lián shū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齐 田单 攻 聊城 岁餘,士卒多死而 聊城 不下。 鲁连 乃为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 燕 将…… 燕 将见 鲁连 书,泣三日,犹豫不能自决,欲归 燕 ,已有隙,恐诛;欲降 齐 ,所杀虏於 齐 甚众,恐已降而后见辱。喟然叹曰:‘与人刃我,寧自刃。’乃自杀。 聊城 乱, 田单 遂屠 聊城 。”后以“鲁连书”谓以文克敌,不战而胜。 唐 李白 《奔亡道中》诗之三:“仍留一隻箭,未射 鲁连 书。” 宋 苏轼 《送蒋颖叔帅熙河》诗:“愿为 鲁连 书,一射 聊城 笴。”词语解释:宁戚歌 拼音:níng qī gē
《楚辞·离骚》“ 宁戚 之謳歌兮” 洪兴祖 补注谓《三齐记》载其歌曰:“ 南山 矸,白石烂,生不遭 尧 与 舜 禪。短布单衣适至骭,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后遂以“宁戚歌”为不遇之士自求用世的典实。 宋 叶适 《题贾俨不忘室》诗:“每识饭牛下,有作 宁戚 歌。” 唐 许浑 《送李文明下第鄜州觐兄》诗:“ 宁 歌还夜苦, 宋 赋更秋悲。”参见“ 宁戚 ”。
词语解释:宁戚
春秋 卫 人, 齐 大夫。《楚辞·离骚》:“ 宁戚 之謳歌兮, 齐桓 闻以该辅。” 王逸 注:“ 宁戚 修德不用,退而商贾,宿 齐 东门外。 桓公 夜出, 宁戚 方饭牛,叩角而商歌。 桓公 闻之,知其贤,举用为客卿,备辅佐也。” 晋 葛洪 《抱朴子·接疏》:“若积素行乃託政,则 宁戚 不显於 齐 矣。”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采英奇於仄陋,宣皇明於巖穴,此 宁子 商歌之秋,而 吕望 所以投纶而逝也。”一本作“ 寗 ”。词语解释:牛下歌 拼音:niú xià gē
见“ 牛角之歌 ”。
词语解释:牛角之歌 拼音:niú jiǎo zhī gē
春秋 时, 宁戚 很穷,想见 齐桓公 而出仕,一天,乘 桓公 出城迎客的机会,在车下喂牛,“扣牛角疾歌”。 桓公 闻而赞其为“非常人”,命后车载之,拜为上卿。见《吕氏春秋·举难》、《晏子春秋·问下二》。 汉 刘向 《说苑·尊贤》亦载此事。后以“牛角之歌”、“牛下歌”为穷士自求用世的典故。 唐 韩愈 《上兵部李侍郎书》:“夫牛角之歌,辞鄙而义拙;堂下之言,不书於传记。” 宋 黄庭坚 《次韵无咎阎子常携琴入村》:“ 明光 昼开九门肃,不令高才牛下歌。”词语解释:齐歌 拼音:qí gē
(1).指 齐 宁戚 饭牛作歌,为 齐桓公 相。 唐 李峤 《咏牛诗》:“ 齐 歌初入相, 燕 阵早横功。”
(2).齐声歌唱。《汉书·高帝纪上》“皆歌謳思东归” 唐 颜师古 注:“謳,齐歌也,谓齐声而歌。或曰 齐 地之歌。”词语解释:青云料 拼音:qīng yún liào
谓获取高官显位的手段。 唐 高适 《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诗:“羈旅虽同 白社 游,诗书已作青云料。”词语解释:青云路 拼音:qīng yún lù
喻高位或谋求高位的途径。 唐 张乔 《别李参军》诗:“静想青云路,还应寄此身。”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白日圜文》:“未得青云路,且坐白日圜。”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一:“《白雪》曲高,青云路阻。”词语解释:青云器 拼音:qīng yún qì
指胸怀旷达、志趣高远的人才。《文选·颜延之〈五君咏·阮始平〉》:“ 仲容 青云器,实秉生民秀。” 李善 注:“青云,言高远也。” 李周翰 注:“青云器,高大者也。” 唐 杜甫 《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诗:“嚮者玉珂人,谁是青云器?” 仇兆鳌 注:“ 颜延之 《五君咏》‘ 仲容 青云器’,言其器之高远;此云‘谁是青云器’,叹贵者未必贤也。”《警世通言·蒋淑真刎颈鸳鸯会》:“尝嫌 武生 粗悍,非青云器也。” 清 董樵 《刘旅皇半剌》诗:“嗟尔青云器,徘徊将焉如?”词语解释:青云直上 拼音:qīng yún zhí shàng
南朝 齐 孔稚圭 《北山移文》:“度白雪以方絜,干青云而直上。”后因以“青云直上”喻指飞黄腾达。 唐 刘禹锡 《寄毘陵杨给事》诗之二:“青云直上无多地,却要斜飞取势迴。”《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但我虽不曾中那进士,却也教育了无数英才,看去将来大半都要青云直上。” 丁玲 《杜晚香·平凡不平凡》:“看起来 杜晚香 像开顺风船似地青云直上,实际同 长江 大河 一样有暗流险滩。”词语解释:青云志 拼音:qīng yún zhì
喻指远大的志向。 唐 张九龄 《照镜见白发》诗:“宿昔青云志,蹉跎白髮年。” 五代 李中 《秋夕书事寄友人》诗:“未遂青云志,那堪素髮侵。”词语解释:卿云 拼音:qīng yún
(1).即庆云。一种彩云,古人视为祥瑞。《竹书纪年》卷上:“十四年,卿云见,命 禹 代 虞 事。”《史记·天官书》:“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是谓卿云。卿云见,喜气也。” 清 赵翼 《养疾未愈书感》诗:“岁晚沧江几回首,卿云五色丽高旻。”
(2).歌名。传说 虞舜 将禅位给 禹 时和百官一起唱的歌。《尚书大传》卷二:“ 舜 为宾客而 禹 为主人……于时卿云聚,俊乂集,百工相和而歌《卿云》,帝乃倡之曰:‘卿云烂兮,糺縵縵兮,日月光华,旦復旦兮。’” 郑玄 注:“卿,当为‘庆’。”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通变》:“ 虞 歌《卿云》,则文於 唐 时。” 唐 元稹 《郊天日五色祥云赋》:“昔者《卿云》作歌於 虞舜 ,《白云》著词於 汉武 。”
(3). 汉 代辞赋家 司马相如 (字 长卿 )、 扬雄 (字 子云 )的并称。《南齐书·文学传论》:“ 卿 云 巨丽,升堂冠冕; 张 左 恢廓,登高不继。” 南朝 陈 徐陵 《报尹义尚书》:“才冠 卿 云 ,智同 荀 郭 。” 宋 陆游 《答人贺赐第启》:“此盖伏遇某官学穷 游 夏 ,文媲 卿 云 。”词语解释:商歌 拼音:shāng gē
悲凉的歌。商声凄凉悲切,故称。《淮南子·道应训》:“ 宁戚 饭牛车下,望见 桓公 而悲,击牛角而疾商歌。 桓公 闻之,抚其僕之手曰:‘异哉,歌者非常人也。’命后车载之。”后以“商歌”比喻自荐求官。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此 宁子 商歌之秋,而 吕望 所以投纶而逝也。” 晋 陶潜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诗:“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 唐 杜甫 《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郑少尹审》诗:“滥窃商歌听,时忧 卞 泣诛。”词语解释:系书 拼音:xì shū
见“ 繫帛书 ”。
词语解释:系帛书 拼音:xì bó shū
谓缚帛书于雁足以传音信。《汉书·苏武传》:“﹝ 常惠 ﹞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 上林 中,得雁,足有繫帛书,言 武 等在某泽中。”繫,一本作“ 係 ”。 唐 杨炯 《送东海孙尉诗序》:“但当晨看旅鴈,君逢繫帛之书;夕望牵牛,余候乘槎之客。”亦省作“ 繫书 ”。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裂帛繫书,誓还 汉 恩。”词语解释:燕将书 拼音:yàn jiāng shū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燕 将攻下 聊城 , 聊城 人或谗之 燕 , 燕 将惧诛,因保守 聊城 ,不敢归。 齐 田单 攻 聊城 岁餘,士卒多死而 聊城 不下。 鲁连 乃为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 燕 将…… 燕 将见 鲁连 书,泣三日,犹豫不能自决。欲归 燕 ,已有隙,恐诛;欲降 齐 ,所杀虏於 齐 甚众,恐已降而后见辱。喟然叹曰:‘与人刃我,寧自刃。’乃自杀。”后以“燕将书”指劝归或劝降的书信。 北周 庾信 《燕歌行》:“属国征戍久离居, 阳关 音信絶能疏。愿得 鲁连 飞一箭,持寄思归 燕 将书。” 唐 杜甫 《收京》诗之一:“暂屈 汾阳 驾,聊飞 燕 将书。” 仇兆鳌 注引 朱鹤龄 曰:“自 香积寺 北之捷,王师振威,贼徒胆落, 严庄 来降, 思明 纳款, 河 北事势,折简可定,故用 仲连 射书事。”词语解释:逸书 拼音:yì shū
(1).特指古文《尚书》。因 西汉 时出自 孔子 旧宅壁中,未立博士传之,故名。 唐 刘知几 《史通·古今正史》:“至於 后汉 , 孔氏 之本遂絶。其有见於经典者,诸儒皆谓之《逸书》。” 宋 欧阳修 《日本刀歌》:“ 徐福 行时书未焚,《逸书》百篇今尚存。” 章炳麟 《訄书·清儒》:“而 仁和 邵懿辰 ,为《尚书通义》、《礼经通论》,指《逸书》十六篇、《逸礼》三十九篇为 刘歆 矫造。”
(2).泛指散佚失传的书籍。 宋 徐积 《和路朝奉新居》之九:“都无长物垂空橐,却有闲房聚逸书。” 鲁迅 《集外集·选本》:“﹝《世说新语》﹞被 清 代学者所宝重,自然因为注中多有现今的逸书,但在一般读者,却还是为了本文。”